林燕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并发症的诱因和处理进行实例分析归纳总结,有利于指导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来的212例本型手术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整理,归纳其并发症类别和诱因等情况。结果:本组病人主要的并发症有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急性附睾炎等,术后出血,尿管堵塞,未出现永久性小便失禁、大出血、勃起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安全性较高,严重并发症少见,可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丁建业;黄圳;李海涛;余学理;刘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252锎腔内后装治疗联合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直肠、膀胱并发症,对治疗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宫颈癌病例共89例,采用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和盆腔三维适形放疗同时进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6~7Gy/次,1次/周,共进行6~7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5~42Gy ;盆腔外照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46~50Gy ;A点全程总剂量达70Gy以上,治疗计划中直肠累积大受量<60Gy。结果:急性放射性膀胱损伤率为9.0%(8/89),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率为15.7%(14/89),1例患者出现RTOG 3级晚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及RTOG 2级晚期放射性膀胱反应。结论:252锎中子腔内放射治疗联合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在严格限制直肠累积受照剂量的条件下,合理提高A点照射剂量,并发症少。
作者:赖淑贞;廖卫坚;余晓文;封红胜;陈志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我县中青年干部“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患病状况。方法:将1305例(年龄23~59周岁)中青年干部进行测血压、血糖、血脂及肝脏B超检查,将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305例干部中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脂肪肝的共有509例(39.00%)。其中高血压有216例(16.55%)、高血脂有376例(28.81%)、高血糖有76例(5.82%)、脂肪肝有165例(12.64%)。各年龄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 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40岁的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的患者,其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我县中青年干部(特别是男性)身体状况欠佳,要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作者:彭玉英;谢小燕;郭萌萌;林冬梅;刘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可能发生的临床问题和并发症。方法:对108例早产儿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早产儿中治愈85例,好转20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综合管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晚期早产儿发生RDS比例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谈健民;郑玉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柳州辖区用血医院医生的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探讨促进医生提高输血相关知识的对策并为输血资质评审提供依据。方法:从42家医院中随机抽查了815名医生进行问卷答题调查。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生对所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为72.51%,各级医院医生平均得分为21.75分,各级医院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抽取经培训的35名医生答题的平均正确率为97.84%,平均得分为29.35分;随机抽取未经培训的41名医生对30个答题的平均正确率为73.90%,平均得分为22.0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医生所在的医院等级无关,与医院领导重视程度、培训情况相关,输血质量管理及资质评审将促进医院重视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作者:陈兴智;英健民;徐阳曦;韦海春;梁玉君;谢文英;黄伟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 B 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复位成功率(86.67%),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例复位失败,2例回肠套入回肠后又套入升结肠,2例回肠套入盲肠后又套入升结肠,4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B超监测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疗效确切,复位成功率高,且迅速而无痛苦,可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检查和治疗方法。
作者:吴妍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 M P-9)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演变及意义。方法:选择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按病情及是否发生脑血管痉挛(CVS )分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SA H后第1、4、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和M M P-9的表达。结果:病例组血清中IL-18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恶化,其表达也有升高趋势;SAH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在不同时间点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 H发生时,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且二者表达有密切的关系,共同参与SA H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贵香;张平;张新华;邹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本社区医院应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ADR )情况,了解阿奇霉素的药物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阿奇霉素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1月间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患者中,男26例(53.1%),女23例(46.9%),比例为1.13∶1,15岁以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大,为46.9%。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40例,占81.6%,口服所致不良反应9例,占18.4%。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42例(85.7%),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7例(14.3%),此外首次用药出现不良反应44例(89.8%),连续用药≥2次出现不良反应5例(10.2%)。不良反应共涉及7种类型,其中以消化道反应所占的比例大,为32.7%。结论:临床在使用阿奇霉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方法,用药期间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徐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胸部锐器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2013年间收治的37例胸部锐器伤的治疗。结果:成功救治35例,死亡2例,伤口感染3例,胸腔镜检查及治疗15例(其中改开胸3例),开腹2例。结论:伤口深度及损伤范围的充分估计,伤口的及时处理,积极的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镜的应用,有助于胸部锐器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胡聂;刘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骨折呈现上升趋势。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加上其行动欠灵活容易摔倒,也增加了骨折的发生率。患者手术治疗后因卧床时间长等原因,极易发生感染、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对我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心理、疼痛、功能锻炼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珍;戴国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妊娠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24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失败2例,治愈22例,治愈率91.67%。20例经产妇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2例初产妇为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瘢痕子宫妊娠,2例初产妇无特殊病史;及时手术,其中16例胎儿成活,4例胎儿死亡,另外4例术前经超声诊断,为子宫完全破裂,胎儿均死亡;患者及时行破口修补术或子宫次全、全切除术,无其他并发症,预后均良好。结论:分析妊娠子宫破裂患者的病史特别是剖宫产史,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常见的原因,临床医生应合理使用子宫收缩药物、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尽量控制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并积极提高诊治子宫破裂高危患者的能力。
作者:郭春杏;刘婵娣;刘付小清;朱军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索Harris评分和EQ-5D、WOM AC评价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受试者65例,来源于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接受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患者,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随访3个月患者填写WOM AC、Harris、EQ-5D量表,并建立数据库,选取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Pearson检验,治疗前 Harris评分和EQ-5D(r=0.616)、Harris评分和WOMAC(r=-0.663)相关性较高,治疗后Harris评分和EQ-5D(r=0.586)、Harris评分和WOMAC(r=-0.683)相关性较高。结论: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患者自我评价指标和医生报告结局评价指标相关性较高。
作者:陈志伟;陈卫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性便秘与结肠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首次行结肠镜检查的60岁以上患者772例,其中便秘患者256例为病例组,其余516例无便秘症状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大肠息肉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便秘组)结肠息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非便秘组)( P<0.05),便秘病程大于5年者检出率远远大于5年以下患者(P<0.05),且便秘组息肉术后2年复发率也高于非便秘组(P<0.05)。结论:老年性便秘病例与结肠息肉相关,且便秘时间长,结肠息肉发生率更高,术后复发率亦高。老年便秘患者应早期、定期行肠镜检查,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
作者:徐林照;丘苑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医用胶水在儿童微创手术伤口处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小儿外科2013年6-9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患儿均采用腹腔镜手术。实验组,术后切口采用国产医用胶水(康派特0.5ml/支)涂抹;对照组采用创可贴粘贴伤口。比较两组患儿伤口愈合程度、局部过敏情况、尿液浸湿对创面影响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伤口愈合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儿局部无过敏、尿液浸湿对创面无不良影响,对照组部分患儿因尿液浸湿导致切口出现红肿,统计比较实验组患儿创面愈合优于对照组。结论:医用胶水应用于儿童微创手术伤口处理中安全可靠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何凤;敬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高压氧结合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与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CS、ADL评分分别为(13.5±1.4)分、(88.5±14.7)分,对照组分别为(8.6±1.1)分、(56.7±10.5)分,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88%,对照组为49.1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结论:针灸与高压氧结合治疗脑外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建航;李建华;林球润;吴以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利普刀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诊治的288名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利普刀治疗组(实验组)和CO2激光锥切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及排液持续的时间和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液天数、术后排液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出血天数、术后出血量、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LEEP术应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碧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我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单病种质量控制表治疗,为规范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0例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单病种质量控制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行 NYHA心功能分级、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住院后5例(2.5%)未应用β-阻滞剂,6例(3.0%)ACEI/ARBs未用。其余(94.5%)包括住院期间全部应用。出院带药的继续使用原来的药物。11例(5.5%)有指征,建议到三级医院行CRT 治疗。患者经治疗后全部出院,其中治愈出院56例(28.0%),好转142例(71.0%),未愈包括转上级医院2例(1.0%),198例(99.0%)接受健康教育。20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9±6.1)d,平均住院费用为(7085.9±1826.5)元。结论:可以强化医生规范心力衰竭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避免入院时治疗心衰使用药物的遗忘及其他相关必要措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单病种和临床医疗行为。
作者:赵玉红;关爽;杨浩;卢飞;金雅琼;钟梅芳;肖振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多重耐药菌(MDROs)株的分离和耐药菌谱检测,为临床有效控制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培养,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标准筛选MDROs并计算耐药率,同时追踪分析其易感因素。结果:195株多重耐药菌中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中病原菌,大部分耐>10种常用抗菌药物,其易感因素包括住院时间>2周、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以及多种有创操作和导管的留置。结论:多重耐药菌(MDROs)株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视MDROs的预防隔离工作,加强监控。
作者:林梅;肖一星;杨碧霞;张永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所选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病例,上述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常规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外,同时对患者实施疼痛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术后3d)的疼痛程度,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对疼痛的严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重度疼痛和高度疼痛发生率(18.0%)低于对照组的术后重度疼痛和高度疼痛发生率(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中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护理借鉴。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衣霉素(T unicamycin ,T M )对胃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浓度为0.3μmol/L和3μmol/L的衣霉素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24h ,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0.3μmol/L和3μmol/L衣霉素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24h后,细胞的侵袭性均减弱。结论:衣霉素可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力。
作者:付政祺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