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柳州辖区用血医院医生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

陈兴智;英健民;徐阳曦;韦海春;梁玉君;谢文英;黄伟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 评审辅导, 医师, 输血资质, 输血质量管理, 输血相关知识
摘要:目的:了解柳州辖区用血医院医生的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探讨促进医生提高输血相关知识的对策并为输血资质评审提供依据。方法:从42家医院中随机抽查了815名医生进行问卷答题调查。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生对所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为72.51%,各级医院医生平均得分为21.75分,各级医院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抽取经培训的35名医生答题的平均正确率为97.84%,平均得分为29.35分;随机抽取未经培训的41名医生对30个答题的平均正确率为73.90%,平均得分为22.0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医生所在的医院等级无关,与医院领导重视程度、培训情况相关,输血质量管理及资质评审将促进医院重视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白细胞介素-18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演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 M P-9)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演变及意义。方法:选择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按病情及是否发生脑血管痉挛(CVS )分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SA H后第1、4、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和M M P-9的表达。结果:病例组血清中IL-18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恶化,其表达也有升高趋势;SAH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在不同时间点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 H发生时,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且二者表达有密切的关系,共同参与SA H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贵香;张平;张新华;邹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分别给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组的患儿死亡率1.3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儿死亡率8.67%( P<0.05);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8.0%高于常规护理组满意度88.0%(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明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肺大疱误诊为气胸分析

    肺大疱和气胸均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肺大疱常继发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肺泡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形成的直径超过1cm的囊泡状改变[1]。当肺大疱体积达到一侧胸腔的1/3~1/2时称为巨大肺大疱。由于肺大疱,特别是巨大肺大疱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与气胸很相似,易误诊为气胸。我院1999年10月-2013年6月共收治8例将肺大疱误诊为气胸的患者,为了提高对肺大疱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将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陈德忠;吴永丽;陈宽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探讨新法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出生的5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新法复苏抢救措施)和对照组(实施旧法复苏抢救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窒息以及死亡情况。结果:(1)病因分析:胎儿自身、孕妇分娩情况以及孕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2)抢救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窒息情况较对照组患儿有明显改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患儿采取新法复苏抢救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并发症防治分析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并发症的诱因和处理进行实例分析归纳总结,有利于指导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来的212例本型手术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整理,归纳其并发症类别和诱因等情况。结果:本组病人主要的并发症有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急性附睾炎等,术后出血,尿管堵塞,未出现永久性小便失禁、大出血、勃起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安全性较高,严重并发症少见,可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丁建业;黄圳;李海涛;余学理;刘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快速筛查治疗对控制梅毒效果研究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研究快速筛查治疗对控制梅毒效果研究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江门市某镇已婚妇女3000例,研究筛查和治疗梅毒的效果和效益。结果:共有3000例纳入研究,其中2529例完成了本研究,成功率为84.3%。其中孕妇326例,有11例已经知道自己患有梅毒。30例后确诊梅毒。其中一期梅毒8例,二期梅毒12例,三期梅毒10例。治愈27例(90%),其中一期梅毒8例,二期梅毒12例,三期梅毒7例。江门市已婚妇女孕妇发病率为1.8%,非孕妇发病率为1.1%,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治疗费用,孕妇高于非孕妇(P<0.05)。结论:快速筛查和治疗在江门市控制梅毒是极有效的,必将被病人所接受和重视,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志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声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儿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对34例临床怀疑肠系膜炎淋巴结肿大患儿进行检查,观察淋巴结肿大部位、形态、数目、大小等情况。结果:34例超声检查患儿均查出2个以上淋巴结肿大,纵径正常组为(9.8±1.89)mm,腹痛组为(12.8±2.21)mm(P=0.0315);横径正常组为(4.1±0.78)mm ,腹痛组为(5.7±1.53)mm(P=0.0727),纵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对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黄昌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52锎后装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252锎腔内后装治疗联合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直肠、膀胱并发症,对治疗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宫颈癌病例共89例,采用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和盆腔三维适形放疗同时进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252锎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6~7Gy/次,1次/周,共进行6~7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5~42Gy ;盆腔外照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46~50Gy ;A点全程总剂量达70Gy以上,治疗计划中直肠累积大受量<60Gy。结果:急性放射性膀胱损伤率为9.0%(8/89),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率为15.7%(14/89),1例患者出现RTOG 3级晚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及RTOG 2级晚期放射性膀胱反应。结论:252锎中子腔内放射治疗联合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在严格限制直肠累积受照剂量的条件下,合理提高A点照射剂量,并发症少。

    作者:赖淑贞;廖卫坚;余晓文;封红胜;陈志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遂川县中青年干部“三高”及脂肪肝的实验检测与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我县中青年干部“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患病状况。方法:将1305例(年龄23~59周岁)中青年干部进行测血压、血糖、血脂及肝脏B超检查,将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305例干部中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脂肪肝的共有509例(39.00%)。其中高血压有216例(16.55%)、高血脂有376例(28.81%)、高血糖有76例(5.82%)、脂肪肝有165例(12.64%)。各年龄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 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40岁的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的患者,其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我县中青年干部(特别是男性)身体状况欠佳,要积极开展预防工作。

    作者:彭玉英;谢小燕;郭萌萌;林冬梅;刘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多重耐药菌监测与临床分析

    目的:对多重耐药菌(MDROs)株的分离和耐药菌谱检测,为临床有效控制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培养,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标准筛选MDROs并计算耐药率,同时追踪分析其易感因素。结果:195株多重耐药菌中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中病原菌,大部分耐>10种常用抗菌药物,其易感因素包括住院时间>2周、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以及多种有创操作和导管的留置。结论:多重耐药菌(MDROs)株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视MDROs的预防隔离工作,加强监控。

    作者:林梅;肖一星;杨碧霞;张永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浓度衣霉素对胃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衣霉素(T unicamycin ,T M )对胃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浓度为0.3μmol/L和3μmol/L的衣霉素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24h ,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0.3μmol/L和3μmol/L衣霉素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24h后,细胞的侵袭性均减弱。结论:衣霉素可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力。

    作者:付政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2007年6月-2013年6月脑梗死患者59例(实验组)和健康患者59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外周血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升高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尿铁蛋白肌酐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肖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56例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脑血管患者DSA下血管内诊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DSA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总结56例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管内介入诊疗的围手术期的准备、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全部患者采用规范、严格的护理管理,均得到治愈,保证了医疗质量。结论: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及精心护理,是良好DSA诊疗效果的重要条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管内诊疗的风险及并发症。

    作者:吴伟伟;高俊英;尹玉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观澜街道2008-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及时发现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对辖区82家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情况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2008-2012年消毒质量监测共采集样本5694份,合格率95.05%,个体诊所消毒监测合格率(93.15%)低于一级医院(99.42%)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9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18,P<0.01)。污水和无菌器械浸泡液的监测合格率为100%,其他5种样品监测合格率从高到低排位依次为使用中消毒剂(99.02%)>物体表面(97.50%)>室内空气(93.93%)>医护人员手(92.59%)>紫外线灯(89.98%)。结论:一级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消毒隔离工作基本得到落实,个体诊所消毒隔离工作亟待加强和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培训,促进医疗机构建立和健全组织制度,普及院感知识,加强感控队伍建设,促进院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作者:叶幼孟;黄振宇;刘开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中期妊娠引产术后妇女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中期妊娠引产术后妇女阴道出血行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药物引产妇女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妇女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妇女完全性流产率分别为97.1%(66/68)和77.9%(5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妇女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中期妊娠引产术后阴道出血,能够明显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阴道出血的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

    作者:赵菲晖;夏姿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7例急性颈椎损伤患者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颈椎损伤患者行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7例急性颈椎损伤患者的诊治过程和愈后效果随访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7例急性颈椎损伤患者中,除外1例C5螺钉、2例C7螺钉置入失败,14例患者的螺钉均置入成功,且复位固定效果满意;术后12个月复查,患者脊髓神经受损改善较好,没有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复位和减压结果均满意,且无钉棒断裂和变形病例。结论:使用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对急性颈椎损伤患者复位,术后其螺钉固定的稳定性良好,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在临床实践中是一种治疗急性颈椎损伤相对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磊;李得宝;王光辉;王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MCV 、MCH 、MCHC 、RDW-SD 和H bA 2在地贫筛查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液学指标MCV、MCH、MCHC、RDW-SD、HbA2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以基因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89例地中海贫血患者(α地贫142例,β地贫47例)的血液学检测指标,建立相应的截断值,比较单独与联合应用血液学指标筛查地贫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地贫患者与健康人MCV、MCH、MCHC、RDW-SD有明显差异(P<0.01),MCV、MCH、MCHC、RDW-SD 筛查地贫的截断值分别为71.90fL、23.85pg、333.50g/L、37.65fL ,灵敏度分别为91.40%、86.30%、52.40%、78.60%;HbA2在α地贫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无差异(P>0.05), HbA2在β地贫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HbA2筛查α地贫的截断值为2.45%,灵敏度为41.50%, HbA2筛查β地贫的截断值为3.25%,灵敏度为91.50%;MCV+MCH平行联合与MCV单独筛查α、β地贫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HbA2+MCV平行联合筛查α地贫的灵敏度明显高于 HbA2单独诊断α地贫(P<0.01),HbA2+MCV平行联合筛查β地贫特异度明显低于HbA2单独诊断β地贫(P<0.01)。结论:MCV筛查地贫灵敏度高;HbA2筛查β地贫的灵敏度高;HbA2+MCV平行联合可以提高筛查α地贫的灵敏度,减少漏检。

    作者:林梅双;许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DSA 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100例急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DSA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08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且无法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总结该项操作的优缺点及治疗价值。结果:100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全部经治疗后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胆囊炎的方法。

    作者:刘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冲应用在乳腺脓肿检查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冲应用在乳腺脓肿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外科2010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DIgiprince DP-8800型黑白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均行术前检查及穿刺,评价其在乳腺脓肿检查中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者共60个乳腺脓肿,经过3~4次穿刺冲洗治疗后均治愈,无明显疼痛及出血等并发症,超声可清晰监视手术进程及脓肿愈合情况。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冲在乳腺脓肿检查中具有住院时间短、疗效明显、并发症相对较少、操作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双洋;刘命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纱条填塞宫腔止血手术治疗前置胎盘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因前置胎盘造成术中、术后大出血的患者研究使用常规止血方式与纱条填塞方式在止血效果上的差异性,旨在了解纱条填塞止血在止血量方面的优越性,优化手术止血方式,提升手术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这3年时间内收治的因胎盘前置造成宫腔出血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式,观察组采用宫腔填塞止血方式。对比两组产妇在住院时间、术后发热人数、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阴道出血量这几个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发热方面具有差异性,但在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产妇住院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纱布将因胎盘前置出现生产时大出血的产妇宫腔填塞能够达到较好止血效果,产妇出血量相较于常规止血方式大幅减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京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