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平;刘筱韵;魏谨;马平
目的:探讨一种T型管支撑法在胆肠吻合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T型管支撑胆肠吻合口组(研究组)及直接胆肠吻合组(对照组)两组,并随访1~2年,比较两组的减黄效果、胆漏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具有相同的减黄效果;术后胆漏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年随访研究组胆肠吻合口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2年随访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1> P>0.05)。结论:T型管支撑胆肠吻合口法能有效预防胆肠吻合术早期胆漏的发生,对远期胆肠吻合口狭窄的预防尚缺乏证据。
作者:蔡军;张彤;王翔;章应峰;孙仁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结果,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过强心剂、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但是有一些患者使用各种药物均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继而成为难治性心衰[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骨骼肌萎缩、四肢发冷、发绀等症状,患者病情可迅速变化,并且预后差,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难治性心衰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治疗方法上也多种多样,血液透析便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在常规药物治疗难治性心衰无显著疗效时,运用血液透析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本文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树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72例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回顾分析,平均分为A、B两组,对A组36例患者行有创通气治疗,对B组36例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并就血浆脑钠肽水平(BNP)、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动脉压三个方面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情况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研究机械通气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从纵向看,治疗24h后,所有患者BN P水平指标和肺动脉压、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从横向看,治疗后的A组在以上三个方面改善效果都要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在治疗IC 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上有明显的效果。并且不同的机械通气方式效果有差异,有创机械通气疗效较无创机械通气显著。
作者:罗泳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根据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教改规划,构建“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编写了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方案,并以此为依托,采用“图”、“案”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作者:刘建春;苗宇船;高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 ,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 ,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1.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造口袋的护理。方法:对6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即刻连贴造口袋,并分析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换药、造口尿外渗、皮炎、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术后即刻连贴造口袋可以减少造口尿外渗,减少换药次数及护理量,对切口愈合也无明显影响。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膀胱造口袋安全有效。
作者:祁志红;陈小霞;卢亚艺;王建玲;赖秀香;罗广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运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予以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及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患者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腹泻、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消化道重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腹泻、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世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对比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尿路感染中的控制效果,分析微生物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培养并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300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肠埃希氏菌采取微生物检验手段,对照组大肠埃希氏菌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轻度感染的发生率为67.3%,对照组为3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中度感染的发生率为30.7%,对照组为4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重度感染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明显降低尿路感染患者的感染程度,感染预防以及控制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新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原因和改进策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男、女护士共86名的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原因有一定的差异性,个人因素方面主要为家庭因素、身体情况、职业规划、性格理想;工作因素方面主要为工作福利、工作环境、升值潜力、职业存在感、工作内容;社会因素方面为教育背景、家庭亲友、社会舆论、社会满意度等,各项因素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了解男、女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并做好应对措施,对于提高职业认同感有积极作用。
作者:林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非语言沟通在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呼吸监护室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60例,按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为非语言沟通护理组(A组,n=30)和常规护理组(B组,n=30),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护理调查的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经非语言沟通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的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27.3±5.7、31.3±5.2和39.2±8.1、38.2±7.3,t=21.43、19.52,P<0.05)。A组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和护理调查满意度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93.3%、50.0%和96.7%、83.3%,χ2=11.32、18.43,P均<0.05)。结论:非语言沟通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呼吸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护理调查满意度。
作者:陈建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帕诺洛司琼与利多卡因用于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效果的比较。方法:200例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A S 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各50例。给予静脉预处理液前关闭补液,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 ,B组静脉注射帕诺洛司琼0.25mg ,C组注射利多卡因40mg ,D组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利多卡因40mg ;1min后开放补液,予咪达唑仑0.1mg/kg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予罗库溴铵0.6mg/kg ,以4点评级来评价患者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反应并记录疼痛发生的频数。结果:D组1~3级的例数均显著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诱导前予帕洛诺司琼联合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可有效减少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发生。
作者:邝立挺;张涛;修欢欢;徐康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科对5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施行胸腔微创引流术,对57例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无胸腔活动性出血及胸腔感染发生,患者胸闷症状均有改善。结论:微创引流技术可避免对患者的多次穿刺,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游强;朱俊;陈一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永康市采供血点进行无偿献血的18871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分析在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18871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315名采血量不足,占采血总人数的1.7%。在采血量不足的无偿献血者中,静脉穿刺技术造成165名,占52.4%;个人心理因素造成110名,占34.9%;其他因素造成40名,占12.7%。结论: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穿刺的技术,其次是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素质,采血的环境及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的认知均会对采血量造成影响。
作者:童凤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0例输卵管结扎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0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焦虑状况,满意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较轻,症状自评总分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输卵管结扎手术患者焦虑状况,减少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作者:韩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52例 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46.05%;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占83.55%;引发ADR的药物多的是抗感染药(占27.63%)和中药注射剂(占17.11%);ADR的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洪喜;王佃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骨科术后伤口的感染情况,调查病原菌的构成、动态以及药敏变化。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两年中骨科术后伤口分泌物培养的115例阳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调查中,G+球菌感染占35.7%, G -杆菌感染占64.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16.1%,铜绿假单胞菌占17.9%。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达到83.3%,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100%敏感,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有60.0%以上的耐药率。G-杆菌对喹诺酮类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耐药率在35.0%以上,对头孢三代的耐药率在50.0%以上。结论:骨科伤口感染菌谱发生变化,G+球菌感染呈下降趋势,非发酵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机会致病菌感染增加。细菌的耐药程度逐年增加,应根据分离株耐药特点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丁才智;谈涛;张大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1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治疗组7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吸氧、吸痰、镇静、止咳、支持疗法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硫酸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两组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64.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很好的平喘、止咳效果,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避孕作用及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的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正常健康要求避孕的妇女1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要求避孕及治疗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小于3cm )要求避孕及治疗11例,子宫腺肌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要求避孕及减少复发的分别为10例,适时放置曼月乐,定期随访及复查,观察避孕、月经及痛经情况,子宫及卵巢囊肿大小变化。结果:曼月乐带器妊娠率为0%,放置曼月乐后12个月,所有妇女的月经量均较放置前明显较少,子宫腺肌症患者及内异症患者痛经明显缓解,子宫缩小,CA125水平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曼月乐在避孕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方面有一定疗效。
作者:郭红艳;董金菊;王玉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对心率失常患者进行急诊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之间接收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挑选出6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年龄55~90岁,将60例患者进行治疗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普通心率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只进行普通治疗。结果:经过治疗,60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心率和血压水平趋于平稳。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采用美托洛尔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美托洛尔疗效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脏功能及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雪花;拓小义;崔琼;麻兵娟;刘文惠;白金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240例人工流产的女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人流术后服用抗生素和产妇安合剂,观察组加用妈富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月经复潮、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妊娠等情况3个月。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及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闭经、经量减少、盆腔炎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月经复潮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3个月无再次妊娠。结论:人流术后开始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妈富隆能减少人流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并能安全有效避孕,减少重复流产。
作者:张媛;张源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