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门诊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探索

傅雯萍

关键词:儿科, 门诊, 临床见习, 教学方法
摘要:儿科门诊见习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为了提高儿科门诊实习教学质量,我科采用了图片加声音录制两种手段收集临床资料,以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儿科门诊见习,克服了儿科门诊见习中的许多困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初始阶段更好地把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相结合。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X-Y 理论相结合在培养年轻护士积极职业态度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X-Y理论相结合在培养年轻护士积极职业态度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80、90后的124名年轻护士实施X-Y理论相结合管理,并与未实施该新方法前作对比。从护士流失率、护理质量考核达标率、护士素质考核达标率、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防范率六方面的统计得到在实施新管理方法前、后年轻护士的职业态度。结果:实施X-Y理论相结合管理后,护士在护士流失率、护理质量考核达标率、护士素质考核达标率、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防范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X-Y理论相结合管理方法的运用,年轻护士的职业态度积极正面发展,护理队伍得到一定的稳定,护士工作责任心得到加强,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医院、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肖鸭花;胡椒;熊拥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对比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尿路感染中的控制效果,分析微生物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培养并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300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肠埃希氏菌采取微生物检验手段,对照组大肠埃希氏菌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轻度感染的发生率为67.3%,对照组为3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中度感染的发生率为30.7%,对照组为4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重度感染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明显降低尿路感染患者的感染程度,感染预防以及控制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新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 PCIA)的效果及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 ,PONV)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芬太尼1mg+生理盐水80ml;观察组:芬太尼1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80ml ,分别予自控镇痛泵持续静脉自控泵注2ml/h ,观察镇痛、镇静效果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Prince-Henry疼痛评分,在术后1h、2h、4h及8h时间点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术后16h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24h及48h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镇静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上,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芬太尼,且能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业伟;郭惠梅;庄文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城市公立幼儿园儿童体检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公立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为幼托机构进一步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7所公立幼儿园3183名儿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营养不良15例,患病率0.47%,其中,低体重9例,患病率0.28%,3~4岁患病率高;消瘦8例,患病率0.25%,4~5岁患病率高;发育迟缓4例,患病率0.13%,3~4岁患病率高;肥胖136例,患病率4.27%,5岁以上患病率高;龋齿1368例,患病率42.98%,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轻度贫血71例,患病率2.23%,3~4岁患病率高;视力不良254例,患病率7.98%;上呼吸道感染78例,患病率2.45%,4岁以下患病率较高;沙眼41例,患病率1.29%,各年龄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隐睾1例,患病率0.03%;包茎7例,患病率0.22%;疝气15例,患病率0.47%;鞘膜积液3例,患病率0.09%,各年龄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定期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对促进幼儿园加强保健和卫生管理,维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剖宫产术预用麻黄碱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预用麻黄碱的临床效果,探讨麻黄碱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价值。方法:将12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1例,两组产妇入室后均常规吸氧,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对照组快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500ml后实施CSEA ,观察组肌注麻黄碱20mg ,然后实施CSEA。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前 MAP、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 MAP高于对照组;HR、SHS发生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麻黄碱可以明显减少 CSEA 过程中SHS的发生,使剖宫产手术麻醉过程血压、HR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作者:戴东明;胡乃浩;是阳;沈进;吴淦;盛和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跖趾关节病变的超声表现和临床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滑膜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双手、腕和足部小关节。目前主要诊断依据是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关节滑膜、滑膜的血流情况以及软骨和骨的侵蚀性病变,在关节病变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多[1]。跖趾关节是R A易侵犯的小关节,在R A的诊断、临床治疗和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0例RA患者的跖趾关节进行观察,同时与临床检查一一对比,分析RA患者跖趾关节病变的超声表现与临床检查的一致性。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与实践

    根据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结合学校教改规划,构建“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编写了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方案,并以此为依托,采用“图”、“案”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作者:刘建春;苗宇船;高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脑出血的 CT 定位及介入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出血的C T定位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每组各67例。介入治疗组行CT定位的介入治疗,保守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疗效,判断急性脑出血CT定位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介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57%,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3.73%,介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CT定位的介入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陆晖;卢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多功能电离子与液氮冷冻治疗皮赘60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多功能电离子和液氮冷冻在皮赘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60例皮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对照组使用液氮冷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一次性治愈率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一次性治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功能电离子在皮赘的治疗中优于液氮冷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门诊进行诊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2HREZ/4HR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治疗效果以及痰菌转阴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经统计学处理 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较大,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86.7%,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5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痰菌转阴率高,建议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关于数字的用法

    本刊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为一节。节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329.4765”。但字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而百分数公差其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其后写“%”。如(65±2)%,亦可写作“65%±2%”,不得写作“65±2%”。附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 ,而不能写成4×3×5cm。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2009年期间收治的4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结果:手术治疗39例,非手术治疗8例,转上级医院1例。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及时、准确诊断,以尽早手术治疗为主,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冯杰;张敏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T 型管支撑法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一种T型管支撑法在胆肠吻合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T型管支撑胆肠吻合口组(研究组)及直接胆肠吻合组(对照组)两组,并随访1~2年,比较两组的减黄效果、胆漏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具有相同的减黄效果;术后胆漏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年随访研究组胆肠吻合口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2年随访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1> P>0.05)。结论:T型管支撑胆肠吻合口法能有效预防胆肠吻合术早期胆漏的发生,对远期胆肠吻合口狭窄的预防尚缺乏证据。

    作者:蔡军;张彤;王翔;章应峰;孙仁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变异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先天性椎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152例患者行椎动脉超声检查,利用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观测椎动脉的管腔内径、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等。结果:152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横突孔位置异常者27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者32例,椎动脉起点位置异常者2例,单侧双支椎动脉者1例。所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发现椎动脉变异的患者于C T下亦均表现为异常的椎动脉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 T的终符合率达到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在先天性椎动脉变异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于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造口袋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造口袋的护理。方法:对6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即刻连贴造口袋,并分析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换药、造口尿外渗、皮炎、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术后即刻连贴造口袋可以减少造口尿外渗,减少换药次数及护理量,对切口愈合也无明显影响。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即刻使用膀胱造口袋安全有效。

    作者:祁志红;陈小霞;卢亚艺;王建玲;赖秀香;罗广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镇痛药物对慢性胰腺炎腹痛治疗的临床药学监护体会

    慢性胰腺炎在我国已越来越常见,疼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发作的频率逐渐增加,无症状期进行性缩短,终进展为持续性疼痛,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是一个难题,尽管治疗手段繁多,但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镇痛药物应用的不规范性,常以失败告终。近几年来,笔者在使用镇痛药物对慢性胰腺炎疼痛阶梯化、个体化治疗及药物监护方面取得一点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无偿献血中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永康市采供血点进行无偿献血的18871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分析在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18871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315名采血量不足,占采血总人数的1.7%。在采血量不足的无偿献血者中,静脉穿刺技术造成165名,占52.4%;个人心理因素造成110名,占34.9%;其他因素造成40名,占12.7%。结论: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出现采血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穿刺的技术,其次是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素质,采血的环境及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的认知均会对采血量造成影响。

    作者:童凤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145例剖宫产后产后出血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来我院实施剖宫产中的145例产后出血病患,基于出血原因的分析予以治疗,所用治疗方式主要为宫腔填塞法和B-L y nch外科缝扎法,观察和分析145例病患治疗情况。结果:在145例病患中有65例予以宫腔填纱手术止血,其止血率为93.8%;有5例出血量没有显著减少,转行子宫切除手术,其止血成功;有75例采取B-Lynch外科缝扎手术来止血,其止血率为98.7%。结论:从本文的结果来看,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宫腔填纱与B-L y nch外科缝扎术为两种有效、理想、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余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当前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寻求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健康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依据当前国家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院档案管理现状,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结果: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是院方领导重视度不够,档案管理质量偏低;工作制度尚不完善,档案实用价值未能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人员个人能力不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受到制约;现代化配套设施跟不上,档案管理模式还处于传统手工操作阶段。结论: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当前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注重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合理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与加大档案管理所需硬件设施的投入。

    作者:韦群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以2013年1-12月之间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使用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对其实施临床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新型溶血素临床检验指标中,PLT和WBC检验结果略高于传统溶血素(P>0.05),而新型溶血素技术的 Hb检查结果均明显高于传统溶血素(P<0.05)。结论:本文结果证实,利用新型溶血素进行临床检验,其 Hb指标值会明显偏高,因而需要加以纠正。

    作者:刘隆苹;吴辉云;余志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