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
目的:探讨脂肪肝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对策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100例,再在同一人群中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脂肪肝者10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的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脂肪肝组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0);脂肪肝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也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两组的血糖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245)。脂肪肝组高血糖患病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P=0.258)。结论:体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影响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以避免脂肪肝的发生。
作者:陈晓熹;陈建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按国家标准GB 3358.1~3-1993《统计学术》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中位数仍用 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x ;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风险评估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避免或降低风险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透析的56例患者的1580次血透,评估分析血透风险的原因,并实施护理对策。结果:各种风险的发生率降低或未发生。结论:血透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效控制血透中的风险。
作者:刘丽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 ,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 ,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1.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对我市1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1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经救治后症状好转。患者无明确的活禽及市场暴露史,咽拭子检测 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2名密切接触者中有1名出现呼吸道症状,经采样检测也均排除H7N9禽流感;其他密切接触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通过扩大监测流感样病例(IL I )1188例以及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 A RI )20例,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结论:患者的感染来源不明,应加大宣传力度,减少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风险。
作者:陈兵;马智超;饶东平;刘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运动神经元病起病隐匿缓慢,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在基层医院易被疏忽误诊。本文介绍1例糖尿病患者出现运动系统损害,而误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脑梗死,后出现呼吸衰竭,以引起基层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周美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通过观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的水平变化,探讨hsCRP、HCY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因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住院患者23例,因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ICVD)住院的患者42例,共6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及HCY检测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与HCY呈正相关(r=0.128,P<0.05)。(3)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sCRP、HCY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浆hsCRP、HCY高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史丽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4年2月19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比较采用疏肝利胆方的治疗组与采用消炎利胆片的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4%、85.87%,两者差异显著( P<0.05)。结论:应用疏肝利胆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建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郁雪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脑卒中后继发抑郁为当前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精神性疾病,近年来,中医针灸疗法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愈发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故本文从几个具体的方面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刘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发现右颈前肿块20天余”入院。肿物约乒乓球大小,患者无疼痛不适,无呼吸困难,无性格改变等。查体:T 37.2℃,颈部外观无畸形,无颈静脉怒张,颈软,气管居中。右甲状腺Ⅱ度肿大,右颈甲状腺下极可扪及一大小约4cm ×4cm ×3cm肿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界尚清,甲状腺左叶未扪及明显异常。检查血甲状腺功能三项、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B超示甲状腺右叶见一囊性肿块,大小约3.5cm×3.5cm×2.8cm,境界尚清;甲状腺左叶及峡部见数个结节,大者约4.5cm ×4.5cm ×4cm ,呈低回声,境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周围无暗环,彩色多普勒示其内部及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右叶肿块切除+甲状腺左叶小结节切除术。术中所见:甲状腺右叶肿块大小4cm ×4cm ×3cm ,包膜光滑。甲状腺左叶见2个米粒大小结节,深部未见明显肿块。术后病理诊断:滤泡型腺瘤(甲状腺右叶);淋巴结内见个别腺体(甲状腺左叶),见图1,转移性甲状腺癌不能排除。
作者:高福平;魏谨;马平;薛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挑选本院2013年80例细菌感染的住院患儿(观察组)和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并同时做血常规检测,并对以上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升高,其中有76例hs-CRP明显升高,白细胞升高63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是一个快速、灵敏的指标,在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月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赵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未作此声明者,本刊视为作者已同意文章被收录在上述数据库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术后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生命质量评分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等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低,实验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状况要明显上升,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给予患者比较科学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治疗需求,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李传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在下腹手术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结果。方法:将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输注6%羟乙基淀粉组(A组)和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结果:B组在麻醉后SBP下降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心率增快明显高于A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和应用麻黄碱的量B组也高于A组(P<0.01)。结论: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抢救措施与血胆碱酯酶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清水彻底洗胃、导泻、利尿促进排泄,必要时给予血液灌流,反复给予阿托品,尽早足量使用复能剂,在使用复能剂前、12h内阿托品化时、12~24h、48~96h、144~192h观察Bche活力的情况。结果:Bche活力随时间变化情况,使用复能剂前401±215,12h内阿托品化时525±232,12~24h :1032±423,48~96h:2351±568,144~192h:4967±963。但有6例患者在中毒后长时间处于低酶状态而没有回升,结果3例出现反跳,2例出现呼吸肌麻痹,导致死亡2例。结论:合理使用复能剂,避免低酶状态,尽量使Bche活力随时间变化逐步提高并稳定在正常值的50%~60%,结合Bche活力情况来指导阿托品的用量,尽早达到并维持阿托品化,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蒋华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分析椎管减压后采用利多卡因继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及常规硬膜外麻醉后MAP、HR及SpO2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继续麻醉后及手术后MAP、HR及SpO2,治疗组患者MAP及 HR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SpO2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继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在椎管减压后具有显著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英芳;段志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传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循证护理模式),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可提高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钟洪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频B超在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癌检查的120例患者采用高频B超检查,筛选出乳腺癌患者68例,确诊的致密型乳腺癌患者34例,然后将34例患者进行钼靶片检查,观察记录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结果:高频B超检测出来的致密型乳腺癌患者有33例,检出率达到97.06%,其中发现微小肿块29例,微小钙化4例;采用钼靶片时,检测出来的乳腺癌患者有25例,检出率为73.53%,其中微小肿块19例,微小钙化6例。结论:利用高频B超检查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的有效率高于钼靶片检查,高频B超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检查方法,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吴洪斌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