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版权声明

关键词:版权, 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 信息交流渠道, 收录, 期刊综合评价, 信息化建设, 期刊数据库, 中文, 声明, 核心期刊, 知识, 学术, 遴选, 科技, 处理
摘要: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未作此声明者,本刊视为作者已同意文章被收录在上述数据库中。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揉按在女扎局麻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局部揉按在女扎术中局部浸润麻醉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女扎术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需行小切口开腹输卵管结扎术的受术对象1005例。随机将位于偶数的502例受术对象使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立即手法揉按局麻部位约30s再施行手术的受术者设为观察组,将位于奇数的503例受术对象使用1%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后直接施行手术的受术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配合状况提升30.5%( 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揉按提高了局部浸润麻醉的麻醉效果,减轻了受术者痛苦,提高了女扎术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兰英;肖水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100例子宫切除患者中医情志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子宫切除术病患不良情绪临床有效性及护理体会。方法:将10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妇科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病患的理解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医情志护理,观察两组病患神志改善以及术后康复的具体情况等。结果:相对干预之前,治疗组病患术后汉密顿抑郁量表以及焦虑量表的评分均有所改善,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病患术前焦虑、抑郁程度较重,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减轻了病患的心理压力,使其恢复身心健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永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应用疏肝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98例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4年2月19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资料,比较采用疏肝利胆方的治疗组与采用消炎利胆片的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4%、85.87%,两者差异显著( P<0.05)。结论:应用疏肝利胆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建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新进展

    脑卒中后继发抑郁为当前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精神性疾病,近年来,中医针灸疗法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愈发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故本文从几个具体的方面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刘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奥拉西坦治疗颅脑外伤硬脑膜下血肿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在治疗硬脑膜下血肿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由颅脑外伤造成的硬脑膜下血肿患者2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7例。对照组施行手术与抗生素、甘露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增加奥拉西坦。对患者追踪观察60d以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增加奥拉西坦的观察组在剧烈头痛、呕吐、躁动不安、偏瘫、失语等各项表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拉西坦对改善由颅脑外伤造成的硬脑膜下血肿后遗症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张家港市2010-2013年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及病原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张家港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及由我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289份病原监测标本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年中以2011年的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在289份手足口病咽拭子样本中,共检出239份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82.70%,其中男143例,女96例, EV71感染82例,CoxA16感染51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06例。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在性别、年龄上有明显差异,其他肠道病毒是导致我市手足口病发病的优势菌株,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及疫情监测,以更好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和诊断治疗工作。

    作者:周红娟;严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诊治中的应用进展探析

    生育是通过多环节精细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会导致妊娠失败。近年来,环境的不断变化,增加了干扰人生育潜能的因素,女性不孕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而且不孕成为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外的第三大疾病。由于生育涉及婚姻家庭,关系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如何诊治女性不孕,已成为紧迫且受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诊治女性不孕,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女性不孕的四种常见病因,探讨了腹腔镜在女性不孕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以提高不孕症阳性诊断率,为女性不孕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赵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敏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试验选取100例我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6月1日之间收诊的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100例非感染的健康儿童为对照对象,对比分析不同观察对象的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儿童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可知,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结果,可作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依据。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天麻素、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天麻素、倍他司汀,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率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西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超敏 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挑选本院2013年80例细菌感染的住院患儿(观察组)和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并同时做血常规检测,并对以上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升高,其中有76例hs-CRP明显升高,白细胞升高63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是一个快速、灵敏的指标,在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月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龙血竭在妇科有创治疗后期的外用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龙血竭在妇科有创治疗后期的外用疗效。方法:对2013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进行有创治疗后伤口延迟愈合、渗血、溃疡形成的30例患者,给予龙血竭粉末局部外用。结果:宫颈治疗后出血的6例放置3次出血停止,4例给予放药加阴道填塞1次,继续放药2次,出血停止,10例外阴H PV感染治疗后伤口延迟愈合的局部用药1周创面愈合,10例外阴白班治疗后溃疡形成的局部用药10d后溃疡愈合。结论:龙血竭外用对妇科有创治疗后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任丽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术后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生命质量评分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等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低,实验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状况要明显上升,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给予患者比较科学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治疗需求,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李传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妇科千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千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6例盆腔炎患者和进行人工流产的150例产妇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的剧烈腹痛例数少于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盆腔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静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预输注6%羟乙基淀粉预防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在下腹手术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结果。方法:将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预输注6%羟乙基淀粉组(A组)和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结果:B组在麻醉后SBP下降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心率增快明显高于A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和应用麻黄碱的量B组也高于A组(P<0.01)。结论: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承重运动对脑卒中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目的:明确承重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74例,随机分为承重运动治疗组1(56例,承重运动40min/d)、承重运动治疗组2(58例,承重运动80min/d)与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干预8个月。治疗前、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值(BM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估患者腰背痛症状。结果:每日行80min承重运动疗法的患者股骨颈BMD较治疗前明显提升,腰背痛症状明显改善;每日行40min承重运动及常规治疗不能提升股骨颈BMD并缓解腰背痛症状。结论:承重运动训练需达到一定时间才能对脑卒中患者的骨质疏松症产生治疗作用。

    作者:徐东红;尚霄东;王培良;王惠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颈部淋巴结内见个别腺体1例病理探讨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发现右颈前肿块20天余”入院。肿物约乒乓球大小,患者无疼痛不适,无呼吸困难,无性格改变等。查体:T 37.2℃,颈部外观无畸形,无颈静脉怒张,颈软,气管居中。右甲状腺Ⅱ度肿大,右颈甲状腺下极可扪及一大小约4cm ×4cm ×3cm肿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界尚清,甲状腺左叶未扪及明显异常。检查血甲状腺功能三项、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B超示甲状腺右叶见一囊性肿块,大小约3.5cm×3.5cm×2.8cm,境界尚清;甲状腺左叶及峡部见数个结节,大者约4.5cm ×4.5cm ×4cm ,呈低回声,境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周围无暗环,彩色多普勒示其内部及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右叶肿块切除+甲状腺左叶小结节切除术。术中所见:甲状腺右叶肿块大小4cm ×4cm ×3cm ,包膜光滑。甲状腺左叶见2个米粒大小结节,深部未见明显肿块。术后病理诊断:滤泡型腺瘤(甲状腺右叶);淋巴结内见个别腺体(甲状腺左叶),见图1,转移性甲状腺癌不能排除。

    作者:高福平;魏谨;马平;薛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颞叶新皮质癫痫的病理特点以及其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发病的病理基础以及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43例NTLE行前颞叶切除术的颞叶新鲜标本按照统一的步骤以及方法进行处理,对分层结构及其细胞形态数量进行详细的描述,根据皮层的分布以及海马结构及其他病变组织的病理学特性来对其在颞叶癫痫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这些患者的病理结果主要可以分为8个类型,其中海马硬化型以及皮质发育不良型是常见的两种类型,占34例(79.07%),而这两种改变伴随出现在10例患者中,其中常见的是肿瘤性疾病。结论:颞叶癫痫病理改变常见的是海马硬化型以及皮质发育不良型,而且这两种改变经常一起出现,目前对于颞叶切除仍然以同时切除海马杏仁核为标准的手术方式。

    作者:郑玺;李长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抢救措施和血胆碱酯酶活力变化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抢救措施与血胆碱酯酶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清水彻底洗胃、导泻、利尿促进排泄,必要时给予血液灌流,反复给予阿托品,尽早足量使用复能剂,在使用复能剂前、12h内阿托品化时、12~24h、48~96h、144~192h观察Bche活力的情况。结果:Bche活力随时间变化情况,使用复能剂前401±215,12h内阿托品化时525±232,12~24h :1032±423,48~96h:2351±568,144~192h:4967±963。但有6例患者在中毒后长时间处于低酶状态而没有回升,结果3例出现反跳,2例出现呼吸肌麻痹,导致死亡2例。结论:合理使用复能剂,避免低酶状态,尽量使Bche活力随时间变化逐步提高并稳定在正常值的50%~60%,结合Bche活力情况来指导阿托品的用量,尽早达到并维持阿托品化,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蒋华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措施对卵巢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积极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瘤科晚期卵巢癌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年龄、体重、肿瘤分期均无明显差别( 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人性化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满意度、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和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有积极作用。

    作者:雷爱菊;刘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运动神经元病误诊为脑梗死1例

    运动神经元病起病隐匿缓慢,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在基层医院易被疏忽误诊。本文介绍1例糖尿病患者出现运动系统损害,而误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脑梗死,后出现呼吸衰竭,以引起基层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周美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