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郎朗;季宇彬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我科8例采用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一次性获得成功,术后随访1~12个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剑锋;刘鸿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实施风险管理前的(2009-2010年间)145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风险管理后的(2010-2011年间)145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事故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和术后切口感染率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手术事故发生率和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邱晓霞;刘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安普贴在老年ICU患者Ⅲ期压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33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8例有33处Ⅲ期压疮的患者作为干预组,15例有28处Ⅲ期压疮者作为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使用安普贴,对照组患者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其他预防压疮护理方法相同,疗程均为4周.采用统计学分析干预组及对照组1个疗程愈合例数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安普贴治疗Ⅲ期压疮效果确切、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达晓燕;马春娇;曹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软通道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接受普通开颅手术治疗,基本治愈9例(28.1%),死亡2例(6.3%),总有效率81.3%;30例通过软通道引流治疗,基本治愈14例(46.7%),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93.3%.两组比较,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作者:孟强;杨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58例患者经精心的护理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6例因结石过大行二期手术取石成功,1例出现术后出血,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PCNL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熟练的手术技巧,合理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芬芬;李培勇;骆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标准手术方式.但是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胆囊充血水肿,粘连严重,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增大,术后并发症相应增多.回顾分析我院102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病例,术后针对疾病特点加强护理,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式剖宫产娩头困难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新式剖宫产中娩头困难所占比例达7.1%.结论:正确分析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并采用有效措施预防并处理,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损伤的发病率,同时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病人的诊断及疗效行临床分析.结果:COPD病人因基础疾病复杂,肺功能差,多因呼吸道感染、剧咳而引起气胸,临床症状较重,低氧血症较明显,治疗困难.结论: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危重,诊治疑难,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马万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机体柔韧性与穿脱隔离衣污染点的关系.方法:通过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的培训,观察机体柔韧性的变化.结果:经10周的PNF培训后,学生机体柔韧性明显改善,穿脱隔离衣污染点明显减少.结论:PNF法可明显改善机体柔韧性,减少学生穿脱隔离衣时的污染.
作者:周冬梅;毛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重危病人术后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对74例危重病人术毕转运实施流程化管理,观察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严重不良事件和一般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与传统转运方法比较.结果:对危重病人术后转运实施流程化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降低转运途中严重和一般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优化程序管理后转送重危病人降低了转运的风险,保障了病人的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改善透析室环境,对患者从生活上、心理上、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优质护理使血液透析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维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 40例农村老年人口腔慢性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农村老年人口腔慢性感染大多是由于口腔中的残根、残冠及不良修复体(义齿)长期对牙槽黏膜刺激而形成压疮样溃疡感染,也有进而引起颜面部形成脓肿者.针对不同诱因分别采取拔除残根、残冠及去掉不良修复体,同时给予严格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做好疼痛护理、口腔卫生保健及心理支持等措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果:经过正确的治疗及护理使患者全部达到治愈.结论:在农村老年人口腔慢性感染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正确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唐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根除治疗期间的护理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消毒处理、用药和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179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60%降为4.7%.结论: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改变以往以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王晓云;曲伟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X线结合CT扫描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入院手术并经证实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X线与CT扫描结果重读,并分析两种检测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结合后诊断准确率为100%,与每种检测手段单独使用的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X线与CT扫描相结合能大幅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点的准确率,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采用西药苏榕和中药基本方治疗本病48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高,复发率明显减少.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活血逐淤、祛痹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齐淑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以大学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以大学生对高校医院有形载体、服务态度与意识、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服务与管理等四部分进行满意度调查,得出大学生对高校医院很不满意中前3项分别为医疗设施15.6%、服务态度14.3%、药品齐全度13.9%,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患者满意度评价的几点建议.
作者:马巧焕;褚洪;李素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输尿管结石为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输尿管结石部位以上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使结石易于显示.而对无扩张积水的输尿管结石不易诊断,易于漏诊.现选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来我院结石科就诊,经超声检查确诊,中药排石证实的120例无输尿管扩张的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徐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技巧.方法:50例肝癌患者使用微波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术前的准备、心理支持、护理,术后的常规护理,疼痛、发热、内出血、肝功能异常、肠梗阻的相应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50例肝癌患者经过微波消融术治疗及综合护理,顺利完成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有效地综合护理措施能使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提高存活率.
作者:覃美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自体输血工作的临床推进机制与提升临床医生对自体输血认知度和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方法:从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医患宣传,重视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自体输血工作的临床推进.结果:经过1年来的工作实践,自体输血开展比率已达标.正逐步向常态化、显效化、规范化迈进.结论:自体输血的推进工作需要医院多部门的协同,提高临床医生的认知度与参与的积极性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
作者:陈赛;彭传华;王群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在口腔不同诊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拔髓、拔牙和门诊清创缝合及小手术患者,均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拔髓治疗64例(A1、B1和C1组);拔牙治疗104例(A2、B2和C2组);门诊清创缝合及小手术治疗51例(A3、B3和C3组),分别用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进行麻醉,观察三种麻醉剂在不同诊疗中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拔髓治疗中,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麻醉效果好于利多卡因,P<0.01;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拔牙治疗中,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麻醉效果好于利多卡因,P<0.05;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必兰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门诊清创缝合及小手术治疗中,三种麻醉剂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麻醉剂在口腔不同诊疗中的麻醉效果不同,临床上可根据治疗项目所需麻醉强度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麻醉剂,以求达到麻醉效果好、经济、方便、安全的目的.
作者:王兵;肖朋;王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