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合PBL理念培养口腔实习生临床思维的探索

陈培申;何永云;朱桂钱

关键词:以问题为中心教学, 临床思维培养, 口腔实习生
摘要: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非常强的临床学科,口腔临床实习过程中常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而忽略了临床思维的培养.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加强口腔实习医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ning,PBL)的教学法目前已在部分高校的口腔医学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中应用,并得到了广泛好评[1].PBL教学对临床思维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在培养口腔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过程中,初步结合运用了PBL教学理念,现总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1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15例ADR分别从患者概况、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15例ADR中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以抗菌药物多,老年患者发生ADR相对较多,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多.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和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连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腹水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ICC,immunocytochemistry)方法诊断胸腹水中细胞的良恶性和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学类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送检的胸腹水标本,除进行HE染色常规细胞学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片(TCT)检查外,还将胸腹水制成石蜡包埋细胞块(CB,cell block),进行石蜡包埋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BICC),诊断细胞的良恶性,确定肿瘤细胞的组织起源.结果:186例患者,胸腹水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别诊断出:良性病变52例;恶性肿瘤134例,其中乳腺癌24例,肺癌27例,甲状腺癌18例,胃肠道癌22例,卵巢癌19例,肝癌9例,前列腺癌7例和间皮肉瘤8例,恶性肿瘤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结论:病理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确定胸腹水中细胞的良恶性和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起源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具有客观、准确的特点,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作者:石龙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角部妊娠5个月破裂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19岁,因停经20+4周,下腹胀痛16h,于2012年10月20日入院(住院号1213077),平素月经规律,孕2产1,曾顺娩一女婴,末次月经2012年5月29日.患者发病当晚因开门不慎跌倒后感下腹胀痛,为持续性腹痛,开始以下腹痛为主,后转为满腹胀痛,无阴道出血.人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2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40mmHg(1mmHg=0.133kPa).患者由平车推人,神志清,皮肤苍白,腹膨隆,满腹压痛明显,腹部移动性浊音(+).

    作者:曾文娟;饶文琴;丰爱英;杨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胎儿畸形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576例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检出31例胎儿畸形中,均被引产和产后证实:颅面部畸形14例,腹部及泌尿系畸形9例,脊柱及四肢畸形6例,全身皮肤水肿及腹水2例.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图像立体直观,能够提示更多的诊断信息,使二维超声得到进一步验证及有效的补充,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张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剂量咪唑安定在抢救性气管插管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在抢救性气管插管时的作用.方法:将60例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不予任何镇静剂),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0.1~0.15)mg/kg].记录两组插管前、插管后1、5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难易程度.结果:两组插管前、插管后1、5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难易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pQ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咪唑安定用于抢救性气管插管安全有效,对改善插管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高贵;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预防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措施的探讨

    目的:针对百白破疫苗接种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在此基础上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300例儿童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对实验组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处理,对照组实行常规预防接种处理,根据接种后不同参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针疫苗接种之后,对照组出现18例弱反应,13例中度热反应,8例重度热反应,总发热率为26%;实验组出现8例弱反应,3例中度热反应,1例重度热反应,总发热率为8%,对比两组发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局部出现硬结为28例,硬结发生率为18.67%,实验组局部出现硬结5例,硬结发生率为3.33%.比较两组局部硬结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预防百白破接种产生的不良反应,在百白破接种之前将各类儿童身体状况实行评估,接种过程必须注意选择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接种技巧等的掌控,如果做到以上几点,可使百白破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降低,确保有效实施计划免疫.

    作者:曹取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半结构性访谈,产妇9例参加专题讨论,半结构性访谈12例;定量研究随机抽取10个社区产后42d左右的产妇200例问卷调查.结果:产妇“月子”期间常发生头疼、恶心、焦虑、恐惧、失眠以及照顾新生儿困难;半结构性访谈中有1例产妇处于产后抑郁症的临界,EPDS量表测定为12分;173例“月子”里有身心健康问题的产妇中,求助者91.3%,其中需要社区护理人员帮助的64.2%,但实际寻求帮助的只有13.9%.结论:实施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应针对产妇“月子”期间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护理支持与指导,做到预防为主.与此同时,应加强社区护理人员培训、强化社区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谢金娜;徐美群;徐立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青少年布加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青少年布加综合征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31例青少年布加综合征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青少年组BCS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A125、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动度、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及国际标准化比值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肝静脉型所占比例较高,临床表现腹胀、腹水多见,且病程短、1年复发率高.结论:青少年组BCS相对其他年龄组分型有所不同,凝血功能改变较其他年龄组明显,病程短、复发率高,应该加大对青少年BCS的研究,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降低误诊漏诊率,提高预后生存率.

    作者:张静;朱子清;王慧;祖茂衡;陆召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袁峥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85例重症患者进行皮肤状况动态评估,给予保护性干预护理.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无1例出现与皮肤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根据患者疾病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防止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及感染率,减少医疗费用,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彭昭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报道

    近年来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因其对血细胞影响较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外文献1980年已有报道表明,EDTA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黏附,导致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发生.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抗凝全血,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临床上予以重视,以免误诊误治,我科今年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PTCP的典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晓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四种局部给药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对四种局部给药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选择240例口腔溃疡病例,随机分成A、B、C、D四组,分别给予碘甘油、外用溃疡散、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rbbFGF),观察各组疗效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B、C、D四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0.20、0.28、0.42、1.17.结论:使用外用溃疡散的方案B是佳的局部给药方案.

    作者:蒋元敏;杨学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NICU中早产儿多次低剂量X线暴露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NICU中早产儿多次低剂量X线暴露的安全性.方法:30例接受多次低剂量X线暴露早产儿为照射组,按1∶1匹配,30例未接受X线暴露早产儿为对照组,观察随访2年,分析比较临床资料.结果: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经过2年随访后患儿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皮肤、性腺器官、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变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X线暴露,患儿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作者:黄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妇女避孕和流产情况,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要求人工流产的682例妇女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未避孕和避孕方法低效、使用不当是造成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危人流上升、重复流产率增高的趋势.结论:加强妇女生殖健康教育,落实避孕措施,合理选择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是预防非意愿妊娠的关键,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

    作者:褚梅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进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又被称为产科胆汁淤积症(obstetric cholestasis,OC),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可引起早产、羊水胎粪污染、胎死宫内等不良围产儿结局,实验室检查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由于本病对胎儿的影响较大,因此临床上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将ICP分为轻度和重度进行治疗,产科临床的工作重点是对ICP要争取早期诊断、加强胎儿监护,合理制定临床治疗方案,运用药物治疗改善病情,适时终止妊娠,避免处理上的盲目性,大程度保障母要健康.本文就ICP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吉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在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共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采用NIPPV治疗,对照组19例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68.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R(次/min)、R(次/min)、收缩压(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mmHg)、SaO2 (mmHg)、PaO2 (mmHg)、PCO2 (mmHg)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加快CO2排除,降低CO2的潴留,从而降低患者的插管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劳可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合PBL理念培养口腔实习生临床思维的探索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非常强的临床学科,口腔临床实习过程中常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而忽略了临床思维的培养.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加强口腔实习医生临床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ning,PBL)的教学法目前已在部分高校的口腔医学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中应用,并得到了广泛好评[1].PBL教学对临床思维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在培养口腔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过程中,初步结合运用了PBL教学理念,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培申;何永云;朱桂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37例肝癌术后患者按舒适护理的模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96%,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对肝癌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温玲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致皮肤坏死1例护理

    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一般使用垂体后叶素持续静滴而达到止血目的.垂体后叶素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剂,静脉注射时可收缩小动脉、内脏静脉和小静脉.此药能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门脉及侧支循环压力从而控制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又由于其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我科曾出现1例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致组织坏死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会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冠脉CTA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参照,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CTA)在心绞痛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临床138例疑似心绞痛的患者分别进行CAG和冠脉CTA(以下简称CTA)检查,以CAG为参照标准,对CTA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CAG发现狭窄183支,其中轻度狭窄22支,中度狭窄84支,重度狭窄77支;CTA发现狭窄202支,其中轻度狭窄30支,中度狭窄89支,重度狭窄83支;CTA与CAG结果相符为135支.结论:CTA虽然无法完全取代CAG,但对于冠心病的筛查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晓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