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玉;郑小琼
目的:为提高三伏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对165例患儿穴位敷贴治疗与一般护理的同时,实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与家庭护理干预.结果:三伏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率为95.15%.结论:以家庭护理为主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并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卫生知识的了解及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冯新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提供依据,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共25起护理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引起纠纷的原因.结果:25起护理纠纷中,因护患沟通不到位投诉12例,安全管理不到位5例,服务态度问题4例,工作责任心不强2例,其他(患者及家属)原因2例.经过积极的沟通和处理,纠纷均得到圆满解决.结论:加强护患间的沟通,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强调工作责任心等措施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可有效地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陆青;黎艳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手术室人员、环境、物资、技术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结果:保证了各类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择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组Ⅰ为硬膜外间断给药组,组Ⅱ为硬膜外持续给药组.分别记录注药前(T0)、首次剂量后5min(T1)、35min(T2)、65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阻滞不全发生例数、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辅助药物用量.结果:与组Ⅰ相比,组ⅡT2、T3时MAP的升高和HR的增加、阻滞不全发生率的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辅助药物用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应用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阻滞不全发生率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辅助药物用量减少.
作者:高云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HBV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致病因子.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危害严重等特点.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属于HBV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1].每年因乙型肝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 600亿元人民币[2].防治乙型肝炎,减轻危害,降低损失,是当务之急.利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是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作者:陈华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肺结核的CT表现并评估CT的诊断价值.方法:213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年龄58~90岁,全部患者进行CT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中病变累及两叶和两叶以上者173例,中叶受累者59例,病变累及下叶基地段者37例,累及前段和舌段者79例.其中以纤维化为主要表现者132例,有空洞者82例,有结核球者21例,有胸膜改变者122例,CT发现肺门淋巴结肿大4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59例,其中49例见有淋巴结钙化.结论:老年肺结核在病灶的分布范围、部位上不同于青壮年,其病灶性质以空洞和广泛纤维环为特点[1].
作者:李海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玛斯(McMaster)大学首先把PBL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目前国内外许多医药院校已在基础和临床课程中采用了PBL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创设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思考、分析、讨论的课堂教学方法.
作者:汪胜;孟金兰;马娜;王建红;张希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提高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保持肛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方法:采用分段开窗切挂旷置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结果:98例均获一次性治愈,93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未发现肛门失禁、变形、狭窄等后遗症.结论:分段开窗切挂旷置引流术在保护肛门功能、缩小创面、减少损伤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国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早期发生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285例足月新生儿作回顾性分析.生后7d内胆红素水平(按小时龄)达到全国新生儿学组推荐的光疗干预标准的170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为黄疸组,同期该院产科出生未达光疗标准的115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出生体重、性别、有否窒息、生产方式等15项潜在的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黄疸组的窒息率、胎头吸引器助产率、3d内禁食(超过12h)率,G-6-PD缺陷发生率较对照组高,而对照组非第一产率较黄疸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产期窒息(A3)、G-6-PD缺陷(A9)、产后初3d禁食(A12)的偏回归系数是正值,而分娩胎次(A13)的偏回归系数是负值,黄疸发生的危险性=-0.37+1.200A3+1.216A9+2.193A12-0.637A13,回归方程的敏感性是66.3%,特异性是80.7%.结论:产后早期的禁食、围产期窒息、G-6-PD缺陷是新生儿早期出现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是否与黄疸的发生有关有待进一步分析.而多次分娩可能是保护因素.
作者:廖德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观察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应用CD117、CD34、SMA、S-100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合17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GIST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59.2岁.镜下观察:梭形细胞型42例,上皮样细胞型2例,混合细胞型6例.瘤细胞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丰富,弱嗜酸性,排列呈漩涡状、栅栏状或弥漫巢状.免疫组织化学:39例表达CD117,36例表达CD34,9例表达SMA,6例表达S-100蛋白.50例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为:GIST 13例,潜在恶性GIST 14例,恶性GIST 23例.17例GIST有随访资料.随访率34%,随访时间10~42个月,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P=0.361 3.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有较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化可协助鉴别诊断.
作者:纪洪媛;董淑慧;潘彦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我科收治的8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部位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结果:65例痊愈,18例有轻度皮下淤血,2例有重度皮下出血.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科学整体护理,减少了出血、皮下淤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肖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全身多处骨折合并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15例全身多处骨折伴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针对患者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正确的手术治疗、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恢复顺利,精神症状均恢复正常,康复出院.结论:全身多处骨折合并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治愈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加强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尤为重要.
作者:洪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炎胶囊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和奥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康复炎胶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能够改善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永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诊断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在诊刮术后第5天开始每晚定时口服妈富隆1片,连服21d为1个周期,停药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进行第2周期,连用3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39例仅行诊刮术.结果:观察组1个疗程后,贫血得以纠正,停药后月经恢复正常36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仅为18例,总有效率46.2%.两组间月经恢复正常及贫血纠正程度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诊刮术后使用妈富隆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是一种较好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封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为适应现代职业卫生服务和职业卫生监督的需要,为了培养新时代的预防医学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对我院3届预防专业学生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施了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刘杰;罗彬;熊伟;汤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抗体筛查是检测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是输血前检测的常规项目之一,通过该试验可以了解患者体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以及抗体的强弱,从而及时有效地为患者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避免含有不规则抗体的受血者因为输注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而出现红细胞输注无效,甚至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危及生命.因此,输血前进行抗体筛查对保障临床安全有效地输血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3 89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进行了不规则抗体筛检,结果如下.
作者:李元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增进健康行为.方法:对确诊为高血压患者120例建立个人档案,利用上门家访、门诊首诊测血压、电话追踪等方式进行反复的问卷式咨询,同时开展各项健康教育,进行1年的高血压社区干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实施社区干预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按时服药率、定期监测血压率明显升高;血压有效控制率显著提高,增进健康行为形成.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薛小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平台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时空性和互动性等优点,可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生理学课程建设为例,结合高职高专教育实际,设计和开发医学高职生适用的生理学网络课程平台,探索生理学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措施和思路.
作者:姚丹丹;黄善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共收治52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患者5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的观察、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护理、中药大承气汤经胃管注入加保留灌肠、应用生长抑制素、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全组病例于7~23d(平均18d)治愈出院;其中1例及时转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综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谭春娣;张彩萍;廖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网脱患者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注入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8例(208眼)复杂性网脱患者的玻璃体切除术,清除浑浊的中间质如浑浊的晶状体、玻璃体,然后向形成玻璃体后形成的空间注入硅油,使视网膜复位,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指导患者手术前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168眼(80.8%),部分复位32眼(15.4%),未复位8眼(3.8%),总有效率96.2%.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注入术是治疗复杂性网脱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秀华;冉令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