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L脑科粘贴巾在我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杨蓉

关键词:3L脑科粘贴巾, 外科手术, 应用
摘要:脑科手术专用3L粘贴手术巾(3L 医用制品集团公司生产),其构造为45cm×30cm 粘贴巾手术膜下方连接一边缘用细钢丝固定的漏斗型收集袋,漏斗尾端连接一直径为6cm,长90cm的导水管塑料袋, 带子尾端未封口,用于脑外科的手术,主要是保护手术切口的清洁干燥无菌.在使用时, 先消毒手术视野皮肤,待皮肤干燥后,将手术膜粘贴于手术视野皮肤上,一边剥离防粘纸,一边将薄膜平整粘贴于皮肤上,抹平手术膜, 将尾端收水管放入污水桶内.我科根据脑科手术专用3L粘贴手术巾的使用方法,将其运用于608例非脑科手术中, 效果满意.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开展抗生素分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抗生素分线使用,分级管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结果:我院抗生素应用得到了规范管理,达到了安全、有效、合理使用的目的.结论:通过对抗生素分线使用、分级管理,抗生素合理应用有了很大提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磊;宫京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白茅根对酒精中毒小鼠肝及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角度综合探讨白茅根对酒精中毒所致肝和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白酒灌胃建立酒精中毒模型,酒精中毒模型建立成功的小鼠分为酒精中毒模型组和白茅根治疗组.白茅根治疗组用白茅根提取液按中等剂量12g/kg给小鼠灌胃,连续灌胃21d;各组到相对应的时间点后测定肝及脑组织中SOD活力、MDA含量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中毒模型组小鼠肝及脑组织中SOD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经用白茅根治疗后SOD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白茅根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提示白茅根对酒精中毒所致的肝和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蓝贤俊;邓彩霞;陈永兰;农文田;颜小芳;黄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5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观察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应用CD117、CD34、SMA、S-100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合17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GIST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59.2岁.镜下观察:梭形细胞型42例,上皮样细胞型2例,混合细胞型6例.瘤细胞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丰富,弱嗜酸性,排列呈漩涡状、栅栏状或弥漫巢状.免疫组织化学:39例表达CD117,36例表达CD34,9例表达SMA,6例表达S-100蛋白.50例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为:GIST 13例,潜在恶性GIST 14例,恶性GIST 23例.17例GIST有随访资料.随访率34%,随访时间10~42个月,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P=0.361 3.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有较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化可协助鉴别诊断.

    作者:纪洪媛;董淑慧;潘彦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规范医院各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方法:对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查找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应急处理、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协调与合作.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加强职业防护,避免医疗废物流失,保护人体健康.结论:完善医疗废物监控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可有效预防医疗机构因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所带来的危害.

    作者:徐祥英;朱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49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现将我院2年间发生的49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院分娩总数829例,其中阴道分娩396例,剖宫产433例,产后出血49例.发生产后出血的资料中,年龄小20岁,大41岁,平均年龄34.71岁,其中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22例.

    作者:史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ICU护士应急救护能力的提高与护理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ICU已发展成为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是医院工作的缩影.抢救患者及时与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患者安危与预后,且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这不但要有高超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规范化管理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还离不开业务素质良好的护理人员.

    作者:黄小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科学实习带教中应用PBL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儿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疾病的认识过程除了授课教学以外,更多的需要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沉淀.通过对所有刚进入儿科实习的学生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儿科学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大,因为儿科学内容繁杂琐碎,知识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如何提高医学生学习儿科学的兴趣,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是临床教学工作者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

    作者:罗杰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晚期产后出血25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本文对我院10年间收治的25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10年12月,10年间我院分娩总数14 597例,其中经阴道分娩7 736例,剖宫产6 861例.按照产后出血发生在24h以后者称为晚期产后出血的定义,本组有25例,占同期分娩的0.17%,本组年龄小的24岁,大34岁,平均年龄28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有剖宫产史1例.

    作者:张润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胆囊切除术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择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组Ⅰ为硬膜外间断给药组,组Ⅱ为硬膜外持续给药组.分别记录注药前(T0)、首次剂量后5min(T1)、35min(T2)、65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阻滞不全发生例数、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辅助药物用量.结果:与组Ⅰ相比,组ⅡT2、T3时MAP的升高和HR的增加、阻滞不全发生率的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辅助药物用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应用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阻滞不全发生率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辅助药物用量减少.

    作者:高云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时如何降低误吸的发生率,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为患者更好的提供营养支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鼻肠管喂养、胃管胃肠减压、抬高床头、匀速泵入营养液、增加胃动力药物、掌握好吸痰时机等方法.结果:通过上述肠内营养的方式以及加强对误吸相关因素的观察和护理,58例行肠内营养的机械通气患者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6例发生返流,经改进方法后,患者愈后好.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鼻饲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刘辉;赵玲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例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应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依靠心脏彩超、心脏血管造影及心脏CTA,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检出率和准确性都非常高,本文目的是通过1例右冠动脉-右房瘘,复习并进一步了解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探讨心脏CTA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咏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风病人的情志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于中风病人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90例中风病人进行情志护理干预,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干预前、后评价比较.结果:显示情志护理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5),护理干预后病人SDS、SAS 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结论:中风情志护理不仅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而且通过对中风病人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中风病人负性情感发生率及程度.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蛋白治疗HR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153例HRS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Ⅰ型36例,Ⅱ型117例),分为对照组和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蛋白治疗组(治疗组),分析HRS患者的基础疾病,总胆红素、肌酐、MELD评分、尿量变化以及住院病死率等.结果:Ⅰ型HRS患者治疗组治疗后除总胆红素外,肌酐、MELD评分以及尿量与对照组治疗后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肌酐及MELD评分降低、尿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HRS患者治疗组治疗后总胆红素、肌酐、MELD评分和尿量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总胆红素、肌酐及MELD评分降低,尿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HRS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住院死率(40.0%VS 8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3,P<0.05);Ⅱ型HRS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病死率(18.2%VS 4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2,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蛋白治疗HRS患者,有利于患者肝肾功能恢复,对HR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唐文;蒋明德;徐辉;秦建平;沈才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T细胞克隆与甲胎蛋白相关的研究进展

    T细胞克隆(T cell clone)指将单个T细胞从细胞群中分离出来后单独培养,使之重新繁殖成为单一克隆的T细胞群体.凭借T细胞克隆技术,可获得遗传背景一致且T 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均一的单克隆T细胞群体.甲胎蛋白(alpha-fetroprotein,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肝细胞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它只是胎儿时期肝脏内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成人后血清中水平很低,而发生恶变的肝细胞则又可恢复其合成的能力.因此AFP的血清含量变化对于肝癌的早期发现、疗效的检测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王晓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科学护理方法,提高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45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再植50个手指,成活49个手指,成活率98%.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正确康复指导是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蓝柳红;方永琴;郭愿愿;麦慧英;雷燕玲;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为适应现代职业卫生服务和职业卫生监督的需要,为了培养新时代的预防医学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对我院3届预防专业学生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施了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刘杰;罗彬;熊伟;汤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6例变异性心绞痛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变异性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确诊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86.1%)ST段抬高明显,持续时间超过1min者25例(69.4%).26例(72.2%)T波高耸,22例(61.1%)有室性早搏.常规心电图显示基本正常,两组心电图对照,全部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0例(83.3%)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结论:变异性心绞痛好发于睡眠和休息的时候,24h动态心电图能有效记录典型的ST段抬高、T波高耸等呈一过性的改变,对诊断变异性心绞痛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金黄膏外敷治疗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金黄膏外敷治疗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2月-2011年9月治疗的158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试验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头孢曲松钠、替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基础上行金黄膏外敷,试验组行金黄膏外敷患处,每隔1d换1次外敷药物,7~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痊愈19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67.31%,观察组痊愈30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92.45%,试验组痊愈27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90.57%,观察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与观察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单用或是与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联合应用,均对炎性包块的治疗具有显著性,治愈率高,单独采用金黄膏外敷比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方法更简单,疗效同样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春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中的应用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需长期输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常因方法不当造成堵塞,从而缩短了留置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有文献报道,普通外科住院患者选用生理液水10ml封管,堵管率为47%[1].我科通过运用循证护理对预防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发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春霞;周晓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拔管及拔管后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拔管指征,拔管前准备及拔管后护理.方法:严格掌握患儿拔管指证,充分做好拔管前准备工作,重视拔管后护理.结果:保证了患儿顺利拔管,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格掌握应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拔管指征,做好拔管后护理,使患儿安全渡过危险期,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证了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郑凤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