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建;唐峰波;何丽珍;苗立群;薛漫
目的:评估低场MRI机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临床疑似为脑梗死的37例患者包括超急性期(发病后6h内)5例,急性期(发病后6~3d内)32例进行DWI和常规MRI检查,对急性期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病变的演变规律.结果:DWI较常规MRI其他序列脑梗死更有明显优势,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为100%.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选择佳扫描参数,对急性期脑梗死作出诊断及治疗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仝占胜;郝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对银杏达莫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有银杏达莫与ACEI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1.4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分析,银杏达莫与ACEI联合用药治疗组在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SCr)、血浆黏度以及血纤维蛋白原等方面优于单用ACEI组 (P<0.05),但在降低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与ACEI联合用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疗效,但由于现有研究质量存在一定方法学问题,尚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RCT加以证实.
作者:张胜志;刘亚茹;于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7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可减少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量多,缓解贫血及痛经,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秀军;陈连萍;汪绍娟;赵振增;田荣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比较.方法:选择我院164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82例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对比分析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见效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镇痛作用维持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可改善镇痛效果,使术后镇痛作用的维持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陈忠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T(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50例ACS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5例;对照组45例.用Eleesys2010分析测定以上cTnT、Myo、CK-MBmass含量.结果:UAP组Myo、cTnT、Ck-MBmass的阳性率分别为25.6%、40.1%、12.0%;AMI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6.8%、87.0%、43.5%.结论:cTnT是反映心肌组织损伤的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在ACS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玉洁;王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病人86例,对比分析其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以及病人低蛋白血症、广谱抗生素使用情况,观察其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原因及措施.结果: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有关的是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病人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结论: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与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以及病人低蛋白血症、广谱抗生素使用密切相关.
作者:张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2年1-3月到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组)35例,然后进行统计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ADL分级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按ADL分级治疗良好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尤其是治疗1d后效果更为明显,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血肿清除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方法及其延伸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成立医院和社区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压疮高危人群、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知识培训、指导追踪,对60例社区长期卧床患者采用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评分,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结果:社区长期卧床患者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越小,发生压疮危险性越高,危险程度越大(P<0.05).结论:通过全程有效护理干预,应用Norton评分法评估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危险程度,减少社区压疮发生,有效预防社区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王玉媛;陶腊枝;徐莲香;陈素霞;游韶辉;方彩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囊虫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04例脑囊虫病患者行头颅CT平扫,83例做增强扫描.结果:脑实质型81例,脑室型4例,脑模型1例,混合型18例.结论:CT是诊断脑囊虫病好的影像技术之一,尤其对钙化检出优于MRI,部分典型病例平扫即可确定诊断.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囊虫抗体实验)均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田耀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类型与大小对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将其按照子宫肌瘤类型和肌瘤大小进行分组,对比各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黏膜下肌瘤组、肌壁间肌瘤组与浆膜下肌瘤组相比,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子宫肌瘤直径低于5cm的孕妇与子宫肌瘤直径5cm以上孕妇相比,早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位异常、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子宫肌瘤直径低于2cm的孕妇与直径为2~5cm的相比,并发症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应根据妊娠月份、肿瘤类型、大小、部位、临床症状、患者的年龄以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而定.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结果:从资料分析数据发现6例产科DIC均抢救成功.结论:产科DIC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快去除病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
作者:林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予Ponseti 方法治疗,跟腱挛缩严重者加行跟腱切开延长吻合术.结果:52例疗效均满意.43例采用Ponseti 方法治疗,9例加行跟腱切开延长吻合术.结论: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疗满意,是一种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保守疗法.
作者:张立新;李华庆;高云;刘海鹏;肖晓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按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分成两组,每组100例,手术完成后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优质护理前患者满意度92%,优质护理后满意度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
作者:王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 000g者称巨大胎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占出生总数的5.62%~6.49%,并有逐年上升趋势[1].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分娩巨大胎儿58例,占分娩总数的9.6%.巨大胎儿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均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传统观念认为:巨大胎儿的发生与糖尿病、产次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巨大胎儿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及营养状况关系密切.故现将如何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及正确掌握手术指征,适时计划分娩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对52例患者施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子宫体积:<孕8周者14例,孕8~11周者38例,患者平均年龄44.5岁,包括合并卵巢囊性病变8例,7例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肥胖体型或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病等23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7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术后24h拔除留置尿管后无排尿困难,肛门排气时间10~24h,无盆腔或阴道残端感染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便捷等优势,手术适应证广泛.
作者:汪文萍;孙盛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的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血清的细胞因子紊乱密切相关.2011年1-12月,我院对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3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TNF-α、IL-6、IL-8进行了对比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儿泻停颗粒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退热、止泻、止吐治疗,合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者给予补液及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儿泻停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止泻、脱水纠正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泻停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娟;刘彦民;林秀珍;姚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加强公众和临床医师对睾丸扭转的认识,提高首诊医生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32例延误诊断为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手术复位并行双侧睾丸固定,22例行患侧睾丸切除、健侧睾丸固定.结论:公众及首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是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超声医师经验不足误导、误诊也是原因之一.
作者:石志强;孙贵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科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的现状.方法:分别于口腔健康教育前、后通过问卷调查我院2008级临床专业203位学生,比较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临床医学专科生口腔健康教育培训,由他们协助或替代口腔专业人员为农村社区人口提供必要的口腔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可行的.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助产专业妇产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我校2010级助产专业中随机选取1个班为实验组(n=40),另1个班为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一实验内容进行教学,实验组依据OSCE设计综合性实验内容进行教学.结果:通过采用OSCE进行考核,实验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SCE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临床基本技能,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作者:邵怡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