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龄前儿童查漏补种实施效果体会

李柳茵;梁少林;韦丽春;彭妃;关春惠;陈均英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查漏补种, 效果
摘要:为巩固和提高接种率,多年来笔者对辖区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查漏补种.将2011年与2012年实施的查漏补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查漏补种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现将笔者的经验介绍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9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剂量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从市场驱动、顾客视角、价值品牌等谈医院体检服务营销策略

    目的:探讨在激烈的健康体检市场竞争新形势下,将营销理念与体检服务有机地整合,创建优质高效的营销策略.方法:通过更新观念,立足服务,着眼市场,结合实际从顾客视角、价值品牌、可感知服务等大力实施体检服务营销战略.结果:工作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增加,医院健康体检社会知名度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结论:开展体检服务营销,是体检中心必须面临的内部改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顺应时代需求和医院健康体检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雷小宝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及体会

    目的:通过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以期总结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取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者作为试验组且于同期选取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者作为对比研究视为对照组,同时予以两组患儿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治疗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予以观察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痊愈率和临床受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和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蓝海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82例住院患者,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PSQI总分及血压水平.结果:干预后82例患者的PSQI评分和血压水平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运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四肢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在四肢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DR平片检查后阴性,但临床怀疑骨折的病例36例,所有病例行螺旋CT扫描及MPR图像重组.结果:所有病例均见关节积液及软组织肿胀,明确骨折30例,未见骨折6例.结论: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技术,能直观的显示四肢关节的解剖关系,明确有无骨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吴春华;金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64排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分析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的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良好,显示近端及远端分支非常清晰;对轻度冠脉狭窄的准确性较高.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具有高质量图像和诊断的准确性,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郭佳;姚传顺;杨世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糜烂的效果与护理

    慢性宫颈炎是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聚焦超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新技术,对治疗宫颈糜烂有较好疗效.手术期前后护理对缓解患者精神焦虑,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利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实施循证护理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的实践和体会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早产儿喂养,并与未运用者进行比较.结果:运用循证护理大大缩短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时间.结论:循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新生儿科的护理质量,提高了全体护士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HE4、OPN、CA125在诊断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 (HE4) 和骨桥蛋白(OPN) 、CA125在诊断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价值.方法:测定EOC患者73例、交界性卵巢肿瘤1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56例及50例健康妇女的血清HE4、OPN和CA125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EOC组和交界组患者OPN、HE4的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0.05),后两者OPN、HE4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OPN和CA125对EO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56%和89.29%、79.45%和83.93%、67.12%和51.79%,且OPN预测黏液性囊腺癌的敏感度高于CA125和HE4.CA125与HE4、OPN三联检敏感性高可达95.89%,HE4+CA125敏感性93.15%,其特异性82.14%明显优于三联检的特异性57.14%.结论:血清HE4、OPN单检或与CA125联检对早期EO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HE4+CA125可能是EOC早期诊断的佳组合之一.

    作者:赵云红;张强;郝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脊柱外固定矫形器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矫形器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达到固定和矫正目的,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对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保证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痛苦,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许春凤;徐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支原体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中T细胞亚群的检测

    目的:观察T细胞亚群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支原体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肺炎支原体患者及对照组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法(APAAP)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CD8、CD4/CD8).结果:在5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T细胞亚群CD3、CD4降低、CD8增高、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在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

    作者:崔婷婷;郁涛;何艳辉;张继学;魏静;王中正;袁红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1.25ml加生理盐水2ml,压缩雾化吸入,3~5min/次,3次/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输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气喘、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部分患儿表现为面部潮红,未影响疗效.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保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结果的分析,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定情况以及食堂内餐具消毒检测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量化评定148户次,26.35%为良好,其中幼儿园食堂被评为良好的比例高.食堂随机抽检餐具样品348份,合格率为82.76%.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合格率分别为90.51%、76.82%、78.88%、81.66%.自办食堂与承包食堂的合格率分别为88.61%和68.62%.结论:苏州市沧浪区应加大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和指导力度,通过差异化管理,全面提高食堂卫生质量.

    作者:沈明亚;杨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卵巢功能影响及生育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卵巢功能及生育结局的近期影响.方法:在我院因不孕就诊患者输卵管妊娠121例,均行腹腔镜手术,行输卵管切除37例、输卵管切开取胚41例、部分输卵管切除43例,于术后1个月(月经第2~3天)、3个月(月经第2~3天)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与基础激素水平比较,术后随访共2年了解其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FSH、LH均增高、E2下降,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排卵率为82.45%,术后妊娠率为39.62%;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患者及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排卵率分别为91.32%、89.51%,术后妊娠率为43.62%、45.71%;与输卵管切除术患者相比,排卵率及术后宫内妊娠率均稍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病变的情况是决定手术方式的关键因素,尽量保留输卵管可以保留卵巢部分血供,避免影响手术后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黄诗敏;黄浩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照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半年,观察组在饮食、禁烟禁酒、合理锻炼、正常作息、服药依从性等生活习惯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临床效果确切,根据患者自身特点,提供个性化循证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乐于接受护理人员护理,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脱机中的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ASV和SIMV+PSV模式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患者脱机中的研究,为临床寻找一个更合适的脱机模式.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体外循环下行非复杂心脏外科手术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纳入研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常规转入ICU,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ASV组和SIMV+PSV组),分别给予ASV和SIMV+PSV两种通气模式,并按标准的脱机程序脱机.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机报警次数、人工操作次数、生命体征等指标.结果:共31例患者完成该研究,其中ASV组16例,SIMV+PSV组15例.ASV组与SIMV+PSV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223.9±22.1)min VS (302.9±30.2)min]、呼吸机报警次数[(2.0±1.3)bpm VS(4.0±1.8)bpm]人工操作次数[(4.8±1.4)bpm VS (8.2±3.4)bpm],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呼吸力学指标:ASV组与SIMV+PSV组相比,气道峰值压力[(15.8±1.4)cmH2O VS (20.4±1.3)cmH2O],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SV模式能加速气管插管的拔除,简化操作,ASV模式作为一个脱机模式安全有效.

    作者:邵俊;郑瑞强;卢年芳;林华;於江泉;窦英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为(7.3±1.5)min,明显快于硬膜外组(12.0±1.4)min,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为优者分别为78.1%、71.9%,腰-硬联合组患者平均麻药用量仅为硬膜外组的一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椎间盘摘除术起效快、肌松效果好、阻滞完全、麻药用量少,适合临床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作者:蒋仁发;何绍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

    目的:探讨妇产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常见问题.方法:将妇产科44名护理人员作为风险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1年间遇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统计,针对高风险问题出台相应制度,另统计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一般问题、制定规章、记录规章制度实行前、后患者及家属对科室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1年间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24起,护理风险因素多为环境因素97例(43.30%);发生护理问题的病例共统计749例,护理问题涉及多病种为肿瘤345例(46.06%);护理问题发生后患者常见后果为感染285例(38.05%);护理中多综合问题为环境因素造成,单因素中高为舆论影响,为152次(20.29%);规章制度实行后1年内风险事件明显减少且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较为复杂,及时发现风险及问题所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可有效减少问题发生,且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黄玲炜;周红英;王亚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将35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比较.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改变202例,占67.3%,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33例,占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异常以ST-T改变为主,应及时治疗.

    作者:黄世琼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护理经验,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6例实施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追溯性护理回顾.结果:2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芬;马同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