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法;刘彩玲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人阑尾炎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12月16例80岁以上的高龄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6例高龄老人阑尾手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对于高龄老人阑尾炎术后需要更加耐心细致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丁秀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10年8月-2011年7月我科15例行CABG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术前均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监护,注意低心排、心律失常、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全组除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余14例经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CABG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基础.
作者:谢敏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用普通高速手机配合去骨劈开法拔除下颌智齿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共185例智齿阻生牙采用普通高速手机配合去骨劈开法拔除下颌智齿阻生.对术后张口度、疼痛、肿胀程度、出血情况及干槽症进行回访.结果:术后张口受限5例,局部肿胀12例,明显疼痛5例,未出现出血,干槽症2例.结论:普通高速手机配合去骨劈开法拔除下颌智齿阻生牙用时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轻,得到患者认可,与传统单纯锤凿法相比,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祖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采用高脂、高果糖饲料喂养8周造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药物组采用替米沙坦5mg/(kg·d)灌胃给药8周.测空腹血糖水平,随即处死大鼠取附睾周围白色脂肪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脂肪细胞GLUT4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第二、三次空腹血糖检测均明显增高,脂肪细胞GLUT4蛋白表达下降.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第三次空腹血糖降低、脂肪细胞GLUT4表达增加.结论: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具有降低作用,对脂肪细胞GLUT4蛋白的表达具有增加作用,替米沙坦降血糖作用可能通过增加脂肪细胞GLUT4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陈亚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孕囊、绒毛或胚胎着床于既往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微小缝隙上,终止妊娠时极易子宫穿孔和破裂大出血,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妊娠类型[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也逐渐增多.我科自2010年8月-2011年8月共收治子宫疤痕妊娠患者8例,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行人流术的治疗方法,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王长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经明确诊断的 24例垂体微腺瘤MRI资料,所有病例均常规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0例行延迟扫描.结果:24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单发.MRI平扫15例在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在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呈稍低信号,10例为等信号.注药后动态增强扫描21例为低或稍低信号,3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平扫时显示病灶15例(63%),增强后显示病灶21例(88%).结论:垂体微腺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应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方法,延迟扫描可作为动态增强扫描的补充.
作者:徐春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妇科盆腔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本文搜集我院105例超声检查的妇科盆腔肿块病例,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图像进行全面观察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做出超声诊断.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1.43%(96/105),漏误诊率为8.57%(9/105).结论:妇科盆腔肿块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种多,图像结构复杂,易误诊、漏诊,超声检查方法迅速简便,结合临床表现及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综合分析对妇科盆腔肿块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春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提高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效率的方法和路径.方法: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多年来对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流程摸索,总结出<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指挥调度接警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而对中心调度员调度接警流程进行规范,比较<接警流程>实施前后的调度台受理时间、中止任务率、空车率.结果:调度台平均受理时间缩短、中止任务率提高、空车率下降.结论:建立急救指挥调度接警流程,能规范调度程序,提高调度效率和调度质量,同时有利于节约有限的急救资源,更好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作者:胡远扬;洪建芳;付丽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8月-2010年8月难治性产后出血采集介入治疗26例,分析止血效果、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结果:该病多由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结论:介入治疗是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尤其为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安全的抢救方法.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癌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要承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易产生恐惧、抑郁和厌世情绪甚至自杀.自杀是一种由于自身意识的动作或行为所造成的死亡[1].癌症患者是自杀的高危群体,有资料显示癌症患者自杀死亡率1%~25%不等[2].癌症患者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患者长期受到疼痛的折磨,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了信心,性格孤僻,一旦失去生活乐趣,就可能产生自杀心理.
作者:张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fibrioscope,BFS)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在老年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行机械通气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对灌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及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灌洗后取得良好效果,PaO2上升、PaCO2下降,ACS评分降低,外周血白细胞下降至正常,胸部X线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5%以上.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的老年肺部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琛;赵玲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婴幼儿肺炎治疗前、后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结果,为临床诊断及判定转归情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婴幼儿肺炎患儿92例,应用婴幼儿肺功能测试仪对患儿治疗前、后行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测定,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婴幼儿80例进行潮气呼吸测定,对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炎组患儿肺功能指标V_T/kg、ME/MI、PTEF、t_PTEF/t_E、VPTEF/V_TE、TEF25/PTEF呈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婴幼儿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提示肺炎患儿大小气道均有阻塞,但以小气道阻塞为主.治疗后大气道阻塞改善明显,ME/MI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但反映小气道阻塞的肺功能指标仍低于健康儿童,PTEF、t_PTEF/t_E、VPTEF/V_TE、TEF25/PTEF差异显著(P<0.01),需要跟踪观察.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能够准确反映出婴幼儿气道阻塞、气管痉挛的病情轻重程度,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及随访具有重要评价作用,可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断,评估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补充,应广泛推广于儿科临床.
作者:张碧清;范楚平;张彤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前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已普遍应用于诊断,在PTC的基础上可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以达到胆道减压引流的目的.除导管可进入梗阻端或狭窄段近端胆管进行引流外,导管尚可通过梗阻端或狭窄段进入远端胆管或十二指肠进行内引流.笔者在PTCD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15例后一种引流,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为使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认识戊二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能安全使用戊二醛以减少职业危害.方法:调查接触2%戊二醛的100名护理人员、了解有无职业危害发生以及采取过何种防护措施.结果:38名护理人员在接触2%戊二醛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12名护士在使用2%戊二醛未采取防护措施.结论:部分护理人员对戊二醛的职业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防护意识不强,造成接触戊二醛后发生职业损伤.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能降低戊二醛的职业危害.
作者:金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LEK-0800脉冲Nd:YAG泪道激光治疗机,对不同部位泪道阻塞158例(181只眼)行激光泪道成形术,对复发病例再次行激光联合插管治疗.结果:158例(181只眼)泪道阻塞中泪小点闭塞19只眼,治愈率100%;泪小管、泪总管阻塞46只眼,治愈率100%;鼻泪管阻塞82只眼,治愈率97.6%;慢性泪囊炎32只眼,治愈率84.4%;泪囊鼻腔吻合术后2只眼,治愈率50%;总治愈率95.6%.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道阻塞,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手术安全、疗效明显.
作者:万忻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因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治愈26例,显效30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2.4%,平均住院天数14.5d.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人近年增多,病因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感染难于控制且易并发多器官损害,死亡率高.早期查出糖尿病,积极对病人宣教,控制好血糖是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何世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门诊工作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接触患者时间早、人数多、范围广的部门.医院门诊工作可以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门诊诊疗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业风气.门诊部是为组织门诊的医疗活动而设立的协调组织管理的行政部门.主要负责门诊全面业务活动的计划、组织管理,督促检查各科室的门诊工作,及时了解医疗动态及社会对医院诊疗方面的需求,使医院门诊工作适应社会需求.
作者:沈林玲;沈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晕厥的基层医院急诊处理.方法:观察27例晕厥患者的基层医院急诊处理方法及结果.结果:27例患者大多得到积极有效的急诊处理,有1例第2次就诊才明确病因但未造成不良后果,有1例未能及时明确病因死亡.结论:对急诊晕厥患者要高度重视,遵守首诊负责制的同时要积极会诊,并做好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
作者:刘欢年;刘菊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众多医生认为,心电图的ST-T改变(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伴有或不伴有T波低平),就是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所致.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冠脉造影已成为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受到质疑,本文对36例心电图有ST-T改变的病人行18导联心电图(标准12导联加V7~V9,V3R~V5R)、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ST-T动态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作者:徐新诒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32例患者均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术后症状即改善,全部治愈.结论: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微创穿刺术,简化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陈彦龙;徐召理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