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玲
目的:探索手术室分专业组管理的方法.方法:设置护士长-专科组长(1人)-专科护士(1人)-组员(2~3人)的管理模式.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6个专科配合小组,由专科组长固定配合专科手术.结果:医生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5.8%提高到设置专科组长后的98.5%;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2.8%提高到设置专科组长后的98.6%.结论:手术室分专业组管理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李春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AC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6.7%,与治疗组14.3%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能显著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时法;刘彩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因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治愈26例,显效30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2.4%,平均住院天数14.5d.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人近年增多,病因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感染难于控制且易并发多器官损害,死亡率高.早期查出糖尿病,积极对病人宣教,控制好血糖是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何世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比较腕带标识佩带于右足踝部与手腕部对ICU病人身份辨别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7月ICU收治的375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96例和对照组179例,将腕带标识分别佩带于病人右足踝部和手腕部,对两组病人身份辨别率及护士工作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腕带标识佩带于病人右踝部病人身份辨别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结论:ICU病人腕带标识更适合佩带于右足踝部.
作者:蔡梅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9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参苓白术散,对照组47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6.44%,对照组65.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
作者:张雄燕;颜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OX-2和MMP-9的表达.结果:(1)在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OX-2和MMP-9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65例胃癌组织中,二者阳性表达率分别63.08%和73.85%,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2)COX-2、MMP-9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COX-2、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5 1,P<0.01).结论:COX-2、MMP-9的表达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二者可能协同发挥作用.
作者:吴碧莲;林浩;肖颖;林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全麻苏醒和全麻诱导一样是整个麻醉实施过程中的高风险阶段,规范的处理及护理人员积极的配合有助于患者平顺度过全麻苏醒期,反之,可能发生严重的意外和并发症.2010年6月-2011年1月我科采取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麻醉科医生全麻苏醒期气管拔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是运动试验的阳性标准之一,但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较少见,其临床意义明确.我院共做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L)1 958例次,运动试验诱发ST段明显抬高的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阳红;胡征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因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四肢乏力、懒言、纳差、睡眠差、多梦,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及5%葡萄糖250ml,脉络宁20ml静滴.患者带药来我院门诊注射,护士询问无药物过敏史后,即给予静滴,滴速60滴/min.前2d用药后,无任何不适.第3天在静滴羟乙基淀粉130/0.4 氯化钠注射液约50ml时,患者感颜面发热、胸闷、心慌、呼吸困难.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3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经综合治疗和积极的全面整体护理,病情得以控制,未出现子痫和并发症,治疗中患者未出现硫酸镁中毒反应,均痊愈出院.结论: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降低了孕产妇及胎儿的病死率,保障了母婴健康,提高了产科的工作质量.
作者:魏静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98例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注重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全程观察患者心理和诊疗护理状况.结果:98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改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前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已普遍应用于诊断,在PTC的基础上可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以达到胆道减压引流的目的.除导管可进入梗阻端或狭窄段近端胆管进行引流外,导管尚可通过梗阻端或狭窄段进入远端胆管或十二指肠进行内引流.笔者在PTCD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15例后一种引流,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诊断技术的提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由于该病病程长,患者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选择和服用药物的依从性方面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指导.本文重点从糖尿病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方面进行阐释.
作者:包岳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改善颈椎损伤病人的呼吸功能,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病人预后,减少病死率.方法:对18例颈椎损伤的病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进行食管及气管推移训练,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术后加强环境的管理及呼吸道护理,采取加强呼吸肌功能训练,雾化排痰、体位引流.结果:18例颈椎损伤病人中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17例均接受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无呼吸道并发症.结论:加强对颈椎骨折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是预防和控制呼吸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董秀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心灵关怀对老年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癌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另外采取综合性的心灵关怀措施,帮助患者度过住院期间的焦虑状态,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和护理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灵关怀对老年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状态的康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作者:谭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婴幼儿肺炎治疗前、后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测定结果,为临床诊断及判定转归情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婴幼儿肺炎患儿92例,应用婴幼儿肺功能测试仪对患儿治疗前、后行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测定,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婴幼儿80例进行潮气呼吸测定,对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炎组患儿肺功能指标V_T/kg、ME/MI、PTEF、t_PTEF/t_E、VPTEF/V_TE、TEF25/PTEF呈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婴幼儿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提示肺炎患儿大小气道均有阻塞,但以小气道阻塞为主.治疗后大气道阻塞改善明显,ME/MI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但反映小气道阻塞的肺功能指标仍低于健康儿童,PTEF、t_PTEF/t_E、VPTEF/V_TE、TEF25/PTEF差异显著(P<0.01),需要跟踪观察.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能够准确反映出婴幼儿气道阻塞、气管痉挛的病情轻重程度,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及随访具有重要评价作用,可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断,评估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补充,应广泛推广于儿科临床.
作者:张碧清;范楚平;张彤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活跃期人工破膜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2010年9-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孕妇88例为观察组行活跃期人工破膜,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破模组与对照组比较活跃期平均缩短1h50min(P<0.05),总产程平均缩短2h15min(P<0.05).破膜组新生儿窒息率为4.5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破膜可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防止羊水粪染,减少新生儿窒息,有利于分娩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比较了PBL与LBL两种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探索和实践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认识到PBL为一种总体的教学策略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它提高了学生的推理和沟通能力,但相应有一定的知识缺陷,基础知识弱于LBL教学者;而LBL教学的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但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不够.为了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强化训练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引入双轨教学法.
作者:李建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院担负着驻地部队官兵的医疗保障和驻地部队医院的后送收治任务.坚持兴军为兵的服务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实施亲情化服务,持续提高为部队伤病员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为了更好的为兵服务,我院成立了军人病区,为伤病员提供了良好的休养环境.下面对我院住院军人实行的优质服务及管理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刘肖;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外伤患者行超声检查,回顾总结了经手术证实47例腹部闭合损伤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本组47例病例,其中实质脏器损伤33例占70%,空腔脏器损伤10例,占21%,其他脏器损伤4例,占9%.结论: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爱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