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骨折前入路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沈启香

关键词:颈椎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前入路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对21例颈椎骨折前入路内固定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经术前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后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脊髓神经功能观察、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均治愈和基本治愈出院.结论:颈椎骨折前入路内固定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对预防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药的储藏养护措施及体会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制作中药的各个过程都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中药炮制品的储藏及养护却经常被人忽略.很多中药都是因为储藏不当而发生了变质,从而改变了药物的功效,影响了治疗的疗效和实验的进度.本文针对中药炮制品在储藏过程中会出现的变异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养护措施.

    作者:邹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低场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有明显外伤史,X线检查无异常,但有明显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结果:62例发生单处骨挫伤34例,两处骨挫伤22例,三处以上骨挫伤6例;单纯性骨挫伤13例,合并韧带损伤30例,合并半月板损伤25例.结论:对于膝关节外伤的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挫伤,还可以发现其他附属结构的损伤,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玉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食管癌的螺旋CT检查价值

    食管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以往其检查方法主要是钡餐造影和食管内窥镜检查.笔者收集了2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的螺旋CT检查资料,探讨其螺旋CT检查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周相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引流的临床应用

    目前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已普遍应用于诊断,在PTC的基础上可施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以达到胆道减压引流的目的.除导管可进入梗阻端或狭窄段近端胆管进行引流外,导管尚可通过梗阻端或狭窄段进入远端胆管或十二指肠进行内引流.笔者在PTCD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15例后一种引流,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DTS)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01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按DTS不同分为低危组和中、高危组,对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Duke评分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结果:Duke评分中、高危组病人与Duke评分低危组病人对比,前者以多支、复杂病变为主,而后者则多为单支、简单病变为主.结论:准备行PCI的冠心病人可先行运动平板检查,并计算Duke评分,根据评分可有效预测病变类型,以便更充分术前准备,保证中、高危病人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林强;王玲;杨晓亭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针灸配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和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予常规降糖、降压、降血脂等基础治疗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针灸和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组)和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组(对照组),疗程均为45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反射等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35.71%(5/14),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 (12/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和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奎;范志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7例眼部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虹膜炎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治疗方法,降低眼部并发症的危害.方法:分析总结我科近1年来对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虹膜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结果:1例出现角膜白斑及上睑下垂,其余26例患者的角膜炎及虹膜炎均在15~30d内彻底治愈,半年随访无复发.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并发的角膜炎、虹膜炎效果明显,疗程缩短,后遗症少.

    作者:张瑞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护士锐器伤现状,并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院408名护士2009年1月-2010年12月锐器伤经历进行调查问卷,对锐器伤发生的原因、伤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79.41%的护士发生过锐器伤,其中87.04%的护士是被针刺伤,针刺伤多发生在拔针、抽血、分离针头操作中.锐器伤发生率高的科室是外科,发生率为93.18%,其次是急诊科和妇产科,分别为92.59%、86.96%.防护具使用情况,平均得分为(54.5±14.8)分.伤后处理正确117人(36.11%).受伤前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占83.95%.结论:锐器伤的发生与工作环境、工作年限、操作技术熟练程度及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有关.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护士标准化预防依从性,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保障防护用具供应,以促进护士职业安全.

    作者:辜丽江;胡玉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因分析和防治探讨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因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治愈26例,显效30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2.4%,平均住院天数14.5d.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人近年增多,病因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感染难于控制且易并发多器官损害,死亡率高.早期查出糖尿病,积极对病人宣教,控制好血糖是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何世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术中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Ho-MPCNL)的手术护理要点及经验.方法:对本院2007年12月-2011年2月配合完成Ho-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10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护理要点和经验.结果:96例一期取石成功,9例因术中出血较多而终止手术,留置肾造瘘管,二期成功取石.手术时间40~190min,平均100min.无1例转开放手术,术中诉发冷27例,其中6例出现寒战.术中输血3例,未发生与护理失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护理操作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彭传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运用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法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比较了PBL与LBL两种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探索和实践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认识到PBL为一种总体的教学策略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它提高了学生的推理和沟通能力,但相应有一定的知识缺陷,基础知识弱于LBL教学者;而LBL教学的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但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不够.为了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强化训练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引入双轨教学法.

    作者:李建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钛网联合颈椎前路锁定钢板系统进行颈椎前路融合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3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对其疗效及钛网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植骨均在12周达到临床愈合,6例患者在术后发生钛网下沉,颈椎椎间高度降低,但主观感觉满意.结论:钛网植骨可以避免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但钛网沉陷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常见并发症,正确处理终板、选择恰当的锁定钢板等可以降低下沉发生率.

    作者:李华;佟磊;林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析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是以学生看片读片、教师口授答疑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显微镜、挂图、幻灯片为主要教学手段,这种模式自上世纪40年代建立以来基本没有变化.同时,由于教师常常奔走于提出疑难问题的学生之间,进行示教或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难以对整个课堂适时监控.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能达到:(1)图像逼真,提高了示教效果.(2)资源共享,拓展了信息容量.(3)双向交流,提升了教学成效.(4)全程监控,增强了指导作用.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急诊晕厥的处理经验探讨

    目的:探讨晕厥的基层医院急诊处理.方法:观察27例晕厥患者的基层医院急诊处理方法及结果.结果:27例患者大多得到积极有效的急诊处理,有1例第2次就诊才明确病因但未造成不良后果,有1例未能及时明确病因死亡.结论:对急诊晕厥患者要高度重视,遵守首诊负责制的同时要积极会诊,并做好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

    作者:刘欢年;刘菊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io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2010年入院的60例细菌性感染的新生儿,分为重症感染组32例和局部感染组28例,检测患儿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并与30例非感染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5.3μg/L和24.3mg/L;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5μg/L和15mg/L,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有效的抗菌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儿的PCT、CRP浓度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T的敏感性和CRP相似(93.3%),PCT的特异性(83.3%)高于CRP(63.3%).结论:PCT、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PCT的特异性要优于CRP,动态检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判断疾病的转归.

    作者:张永丽;施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带状疱疹误诊4例分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表现为单侧性皮疹,上有簇状小水泡,沿受累周围神经带状分布并伴有神经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症状典型者诊断容易,部分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先有神经痛,很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现报道4例带状疱疹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病例,希望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华林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明显抬高1例分析

    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是运动试验的阳性标准之一,但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较少见,其临床意义明确.我院共做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L)1 958例次,运动试验诱发ST段明显抬高的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阳红;胡征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机械通气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fibrioscope,BFS)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在老年肺部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行机械通气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对灌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及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灌洗后取得良好效果,PaO2上升、PaCO2下降,ACS评分降低,外周血白细胞下降至正常,胸部X线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5%以上.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的老年肺部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琛;赵玲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心理的作用.方法:对15例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讲解精神病合并妊娠有关知识,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教会应对技巧等护理干预措施.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其焦虑情况,对15例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干预前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前、后家属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停药或减药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睡眠困难、紧张恐惧及希望得到帮助六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的焦虑心理.

    作者:韦秀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部队医院对住院军人实行全程优质服务及管理体会

    我院担负着驻地部队官兵的医疗保障和驻地部队医院的后送收治任务.坚持兴军为兵的服务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实施亲情化服务,持续提高为部队伤病员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为了更好的为兵服务,我院成立了军人病区,为伤病员提供了良好的休养环境.下面对我院住院军人实行的优质服务及管理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刘肖;解放军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