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人区心电轴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

吴会兴

关键词:无人区, 心电轴,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诊断
摘要: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心电图学的一个热点.多数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是室性心动过速,但也可能是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或是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常是临床急症,需要医生在短时间内作出明确的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两者鉴别的心电图征象和标准很多,而无人区心电轴是近年来用于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一个新方法[1].本文通过无人区电轴对宽QRS波群心电图的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98例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注重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全程观察患者心理和诊疗护理状况.结果:98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改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加温开塞露用于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达88%[1].腹胀可致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胃部灼热,重度腹胀不仅使患者极度不适,而且因膈肌上升、运动受限引起呼吸困难,腹压增加还可使下腔静脉回流障碍,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规腹部热敷、按摩、肛门排气、胃肠减压等措施缓解腹胀效果不理想.

    作者:阮兰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32例患者均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术后症状即改善,全部治愈.结论: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微创穿刺术,简化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陈彦龙;徐召理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15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10年8月-2011年7月我科15例行CABG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术前均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监护,注意低心排、心律失常、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全组除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余14例经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CABG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基础.

    作者:谢敏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癌症患者自杀行为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癌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要承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易产生恐惧、抑郁和厌世情绪甚至自杀.自杀是一种由于自身意识的动作或行为所造成的死亡[1].癌症患者是自杀的高危群体,有资料显示癌症患者自杀死亡率1%~25%不等[2].癌症患者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患者长期受到疼痛的折磨,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了信心,性格孤僻,一旦失去生活乐趣,就可能产生自杀心理.

    作者:张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脉冲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1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LEK-0800脉冲Nd:YAG泪道激光治疗机,对不同部位泪道阻塞158例(181只眼)行激光泪道成形术,对复发病例再次行激光联合插管治疗.结果:158例(181只眼)泪道阻塞中泪小点闭塞19只眼,治愈率100%;泪小管、泪总管阻塞46只眼,治愈率100%;鼻泪管阻塞82只眼,治愈率97.6%;慢性泪囊炎32只眼,治愈率84.4%;泪囊鼻腔吻合术后2只眼,治愈率50%;总治愈率95.6%.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道阻塞,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手术安全、疗效明显.

    作者:万忻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专家督导组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为提高教学水平,确保临床教学质量,我院成立了临床教学专家督导组,院长任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家为组内成员.督导组有一定的职责和制度.几年来临床教学工作收到一定的成效,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专家督导组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玉平;张金荣;韩东亮;朱桂茶;赵宏伟;李家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静脉麻醉对无痛胃镜检查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5例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静脉麻醉检查胃镜,对照组实施传统检查.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中、后心率、血压、SpO2变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痛苦反应性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少,术后咽痛发生率低,患者接受率高.对照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检查中有所下降,血压、心率较检查前明显升高且与观察组检查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小剂量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有效、无痛、患者舒适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张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中药的储藏养护措施及体会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制作中药的各个过程都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中药炮制品的储藏及养护却经常被人忽略.很多中药都是因为储藏不当而发生了变质,从而改变了药物的功效,影响了治疗的疗效和实验的进度.本文针对中药炮制品在储藏过程中会出现的变异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养护措施.

    作者:邹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9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参苓白术散,对照组47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6.44%,对照组65.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

    作者:张雄燕;颜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30岁,孕2产0,以停经40+6周,阴道分泌物增多而步行入院待产.产科检查:宫高34cm,腹围112cm,先露头,稍入盆,宫口未开,胎膜存,双下肢浮肿(+),估计胎儿体重4kg.待产过程中,血压升高,尿蛋白定性(+),可诊断为轻度子痫前期,且已孕41+1周,故建议终止妊娠.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后,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李素英;李秀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运用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法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比较了PBL与LBL两种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探索和实践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认识到PBL为一种总体的教学策略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它提高了学生的推理和沟通能力,但相应有一定的知识缺陷,基础知识弱于LBL教学者;而LBL教学的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但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不够.为了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强化训练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引入双轨教学法.

    作者:李建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针灸配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和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予常规降糖、降压、降血脂等基础治疗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针灸和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组)和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组(对照组),疗程均为45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反射等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35.71%(5/14),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 (12/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和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文奎;范志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妇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1],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做好妇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为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俞淑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腕带标识佩带部位对ICU病人身份辨别的影响

    目的:比较腕带标识佩带于右足踝部与手腕部对ICU病人身份辨别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7月ICU收治的375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96例和对照组179例,将腕带标识分别佩带于病人右足踝部和手腕部,对两组病人身份辨别率及护士工作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腕带标识佩带于病人右踝部病人身份辨别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结论:ICU病人腕带标识更适合佩带于右足踝部.

    作者:蔡梅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体4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采用高脂、高果糖饲料喂养8周造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药物组采用替米沙坦5mg/(kg·d)灌胃给药8周.测空腹血糖水平,随即处死大鼠取附睾周围白色脂肪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脂肪细胞GLUT4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第二、三次空腹血糖检测均明显增高,脂肪细胞GLUT4蛋白表达下降.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第三次空腹血糖降低、脂肪细胞GLUT4表达增加.结论: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具有降低作用,对脂肪细胞GLUT4蛋白的表达具有增加作用,替米沙坦降血糖作用可能通过增加脂肪细胞GLUT4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陈亚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分专业组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手术室分专业组管理的方法.方法:设置护士长-专科组长(1人)-专科护士(1人)-组员(2~3人)的管理模式.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6个专科配合小组,由专科组长固定配合专科手术.结果:医生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5.8%提高到设置专科组长后的98.5%;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2.8%提高到设置专科组长后的98.6%.结论:手术室分专业组管理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李春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死因分析

    目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1年5月维持性血透患者中57例死亡患者的死因并与同期透析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是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透析间隙体重增长过多、营养不良、高血压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建立个体化的充分透析治疗方案,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对患者进行血透知识的健康宣教是降低血透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菁华;周龙珍;董一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88例活跃期人工破膜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活跃期人工破膜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2010年9-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孕妇88例为观察组行活跃期人工破膜,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破模组与对照组比较活跃期平均缩短1h50min(P<0.05),总产程平均缩短2h15min(P<0.05).破膜组新生儿窒息率为4.5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破膜可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防止羊水粪染,减少新生儿窒息,有利于分娩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心电图ST-T改变与冠脉管腔狭窄的关系

    众多医生认为,心电图的ST-T改变(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伴有或不伴有T波低平),就是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所致.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冠脉造影已成为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受到质疑,本文对36例心电图有ST-T改变的病人行18导联心电图(标准12导联加V7~V9,V3R~V5R)、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ST-T动态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作者:徐新诒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