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婧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范围越来越大,内镜手术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减少并发症发生一直是内镜医护人员努力的目标[1].
作者:王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针对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消化系统症状,采取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措施,解决此类患者膳食营养问题.方法:观察统计了化疗期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类型和发生率,对出现的症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饮食指导.结果:有效饮食护理对缓解化疗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效果明显.结论:临床护理人员要与营养师和患者家属合作,给化疗期间和化疗后的癌症患者提供合理、足够的膳食营养.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心律失常患者87例,随机选择47例为比索洛尔治疗组,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87.23%,均优于对照组(P<0.01),生化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沙敏;杨庚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Bio-Oss骨粉和术中自体碎骨治疗颌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无其他系统性疾病的颌骨缺损患者,在缺损区植入Bio-Oss骨粉和术中自体碎骨,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回访,通过X线检查对移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完全修复,缺损区与周围骨组织无显著差别.结论:联合应用Bio-Oss骨粉和术中自体碎骨具良好的骨引导再生能力.
作者:李永清;徐速;王冬英;温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救治的护理及体会.方法:在对3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救治中,做到尽快降低眼压到理想范围,做好高眼压期和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及相应心理护理.结果:出院时3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均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迅速有效地降低眼压可挽救视功能,护理对策得当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秦艳芳;梁春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单纯使用咪达唑仑、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 I~II级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n=20),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组(MS组,n=20).腰硬联合阻滞选择L2~3穿刺,腰麻药为0.5%布比卡因2.5ml,硬膜外追加麻药为2%利多卡因,调整麻醉阻滞平面达T7.M组于消毒前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mg/kg;MS组消毒前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6m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给药后10、30、60、90min记录患者OAA/S(改良警觉/镇静观察法)评分及遗忘程度.同时观察术中体动、恶心、呕吐、呃逆等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60min,M组OAA/S评分高于MS组(P<0.05);两组患者均能达到良好的遗忘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 M组中有8例患者在术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体动,需给予相应的处理;MS组所有患者在术中均未发生体动.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咪达唑仑,能有效地预防术中内脏牵拉引起的不良症状.
作者:傅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工作中观察到,连续输入0.9%氯化钠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山东鲁抗医药,批号081001),将盐酸氨溴索(批号081165)入壶时,输液管中液体立即呈现乳白色混浊物,当即停止输液,撤换输液管并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未发生输液不良反应.
作者:曹淑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和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成本-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附属医院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疏血通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疏血通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成本-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成本-效果分析中,疏血通组获得单位效果的成本低.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出发,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可获得较好疗效且医疗成本较低.
作者:曲震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长期服用对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5年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堵塞<75%病例166例,随即分成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通心络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河北以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粒(含量0.26g/粒),每日3次,分别在服药后半年、1年和2年进行3次冠脉造影,病变堵塞>75%为阳性,对比两组病人冠脉内径变化情况,了解通心络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进展影响.结果:两组冠状动脉内径变化阳性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通心络可延缓冠状动脉斑块进展,对冠心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汪本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在临床工作中,诊断心肌梗死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酶学改变三项指标.早期心肌梗死的酶学变化常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4~6h才会升高,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期诊断就会受到一定限制.
作者:李国钰;陈志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对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有时会误诊,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对病变的阑尾可直观显示.本文回顾分析91例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家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2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痰液及血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8水平.结果: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发作期痰IL-18水平与对照组和COPD稳定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清IL-18水平与痰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期及稳定期血中IL-18水平与FEV1.0占预计值%、FEV1.0/FVC 均呈负相关;COPD 急性期痰中 IL-18水平与FEV1.0占预计值%、FEV1.0/FVC 均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诱导痰及血清中IL-18的水平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
作者:廖谷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前,公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广泛,而在实践中却发现输液完毕留置针按传统的方法固定后,很多患者在自由活动时或夜间休息时,无意中将留置针拔掉,引起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肉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作者:朱丽萍;姜勇;贾玉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 年9月-2009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13例13侧.其中左侧8例,右侧5例.结果:术后梗阻均解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安全、有效,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朱孝军;龙卫兵;张伦中;陈晓峰;许良余;胡剑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扁桃体手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扁桃体术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扁桃体术后出血患者,采用局部压迫止血8例,射频局部止血9例,缝扎止血4例,扁桃体窝内置纱球缝合舌咽腭弓止血2例.全部止血成功.结论:扁桃体手术后出血是扁桃体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以原发性出血居多.对于扁桃体术后出血,首先应尽量预防.如出现术后出血,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赵大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胎盘早剥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4例,死亡率为10%,其中胎死宫内者2例,新生儿死亡2例.孕产妇40例中1例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经及时抢救治愈,无孕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更应注重病史及诱因,B超已成为胎盘早剥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子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对肝性脑病患者实施了系列的护理措施以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方法:针对肝性脑病患者的危重期、饮食、用药、并发症等制订并实施合理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7例患者中存活54例,存活率80.60%,死亡13例,死亡率19.40%.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及时正确地实施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肝性脑病的护理水平.
作者:黄洁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糖尿病性膀胱病(DCP)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特征是膀胱感觉受损、容量增加、收缩力减弱及残余尿增多.该病治疗方法主要有拟胆碱药物、电刺激、手术等.各种治疗方法疗效和机制不同,本文主要综述糖尿病性膀胱病各种无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晓卫;付徐泉;李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外伤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外伤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来科处置的各种外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入室后进行常规护理和清创缝合手术治疗,观察组入室后除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前至入室后10min情绪无明显差异,随着心理干预的增加,两组患者情绪差异有明显性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4.6%.结论:对急诊外伤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使血压正常,呼吸平稳,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麻醉.
作者:宫佩芬;宫佩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9例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出院指导、随诊.结果:患者痊愈出院、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加强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菊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