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牙体牙髓病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陆群;文军

关键词:建构主义, 牙体牙髓病学, 教学
摘要:批判地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牙体牙髓病学的理论教学改革,通过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景以及引导学员合作学习的过程,使学员熟练掌握牙体牙髓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体会

    目的:探讨纤维桩树脂核对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年龄在18~68岁,前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100例,200颗牙,随机分成纤维桩树脂核组即实验组(50例,100颗牙)和铸造金属桩核组即对照组(50例,100颗牙),对患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两种桩核恢复基牙外形,后用烤瓷冠或铸造冠修复.结果:经过0.5~1年的随访,临床及X线检查:铸造金属桩核组成功率88%,纤维桩树脂核组成功率97%.两种桩核修复效果经统计学处理:χ2=4.612,0.05>P>0.0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成功率高于铸造金属桩核,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核;(2)纤维桩树脂核具有美学效果好、操作简便、可重复修复、不易根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非金属桩核系统.

    作者:郅洁云;屈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种空心钻头清洗方法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空心钻头100把分成A、B 2组,A组不加酶,B组加酶.结果:两种清洗方法器械残血隐血有显著差异.结论:加酶清洗减少器械损耗,降低器械残留血,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王利华;刘承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当前医院信访工作的成因、特点及处理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现有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的矛盾日益尖锐,医患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再是以义务论为基础的传统关系,取而代之而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特殊契约关系,患者已不再把就医看作求医,而看作是自己的一种权利,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当医患供需不等时,再加上医患沟通的缺欠或不到位,必然造成投诉、纠纷的产生,处理不当从而引起上访.

    作者:谷利英;周志强;王焕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概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呈现各种不同的疾病类型,包括无症状携带状态,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作者:王丽;陈月桥;武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排龈技术在全冠修复中应用及护理

    目的:在全冠修复中需要良好的牙龈形态与清晰的预备体龈缘,是形成美观边缘密合修复体的重要条件.方法:在102例患者294颗牙行冠桥修复时,于预备牙术中排龈线排龈及龈挡保护周围组织,术后排龈膏排龈.结果:排龈止血效果、肩台与龈沟处印模清晰程度均取得良好的结果.结论:通过排龈避免了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及出血.扩大龈沟暴露预备体关键的部位,为印模材料的进入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者:周美红;石晓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症)46例疗效观察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麻、胀痛、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作者:李育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HP Sonos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MHz,对38例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进行检查.正常者8例;阳性检查结果30例,需手术者经术中所见证实,勿需手术者经MRI或CT-A证实.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阴性者8例,阳性者30例,其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0例,房间隔缺损8例,原发性主肺动脉扩张4例,干下型室缺2例,肺动脉瓣下狭窄2例,肺动脉瓣上狭窄1例,右室流出道肿瘤1例,心包内转移性肿瘤压迫主肺动脉1例,纵隔内肿瘤突然增大压迫主肺动脉1例,均经手术或MRI和CT-A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阐明杂音形成的病因,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蔡菁;高春恒;倪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是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并有一定的死亡率.其主要发生在外科手术中和术后的病人,发生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分娩等.预防肺动脉栓塞,清除血栓,恢复下肢深静脉的通畅血流,保存静脉瓣膜功能,预防血栓复发是治疗DVT的理想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等一般治疗外,还需要采用抗凝、溶栓和手术取栓等多种方法治疗,本文就DVT的形成和治疗作一简要的介绍.

    作者:冯会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典型Cushing's病2例临床分析

    Cushing's病是因垂体分泌过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引起.Cushing's病约占库兴氏综合征患者总数的65%~75%,发病年龄以25~45岁为多见.70%~80%为垂体腺瘤,微腺瘤多见.

    作者:马荣炜;吕敬伟;姚媛;刘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失血性休克在手术中的急救护理

    失血性休克为外、妇科常见多发病,具有病情急、失血量大、凶险危重等特点,手术非常重要,急救护理也不容忽视,抢救上需要医护同步抢救.

    作者:刘金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胃液pH值监测在颅脑重症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

    上消化道出血在颅脑重症中(本文仅指重型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重型颅脑外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40%~80%[1],高血压脑出血为13.2%~19.2%[2],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尽管发病原因复杂,但胃酸的变化是重要的病理机制,如能对其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寻找出自身变化的规律,有可能为提高颅脑重症的救治成功率带来帮助.

    作者:刘毅;王广益;马志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连续缝合及皮内缝合在会阴缝合术中的体会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分娩时会阴及盆底肌肉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常用的手术.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蛋黄油加电吹风治疗褥疮效果好

    褥疮是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及危重病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采用多种方法处理,效果仍不佳.民间有用蛋黄油治疗口腔溃疡、促使溃疡面短期愈合的方法,故此,笔者试用蛋黄油加电吹风治疗褥疮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华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护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2007年5例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造影征象、穿孔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孔血管为前降支1例、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2例.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压力过大致血管撕裂2例、导丝穿出血管2例、球囊过大导致血管破裂1例;3例并发心包填塞.1例行球囊低压扩张压迫、1例用支架覆盖、2例行心包穿刺引流,1例死亡,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结论:冠状动脉穿孔是PCI少见并发症,但可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及时诊断、积极处理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关键.

    作者:唐翠英;许映兰;黄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提高生理教学水平的探讨

    生理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生理学的概念、原理逻辑性较强,也较抽象,其内容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曹健;肖赞英;王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病案的四级监控是提高病案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新医疗管理模式下,病案管理出现了新的特点,坚持病案的四级全程质量监控,是保证病案质量的有效方法.一级质控是指经治的主治医师质控,在病人出院前,主治医师完成病案书写,并全面检查病案的质量及签名;二级质控是指病案出科前由科室的质控医师监控;三级质控是指医务部(处)综合质量管理;四级质控是指病案室的终末质量管理.

    作者:阳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切除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并发症较常见,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杨艳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又称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病变,其中-部分病变属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正确、及时地治疗对防止病变进展意义重大.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及电气化术的护理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也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1].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2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长期以来各种保守治疗方法如性激素治疗、刮宫治疗效果均不甚满意,对保守治疗不满意的患者以往还常用内膜电切术和子宫切除术.

    作者:刘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