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张丽平;杜君医;王勇

关键词:高原, 双黄连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摘要:1 病例介绍患者,男,23岁,因咳嗽、咯痰、咽痛就诊.查体,T38.5℃,P80次/min,BP 118/80mmHg(1mmHg=0.1333kPa),R18次/min,咽部充血,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部未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液250ml,双黄连注射液60ml,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静滴,首先给予双黄连静滴,30min后,患者感胸闷,呼吸困难,不能言语,手足冰凉,BP50/30mmHg,考虑双黄连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盐酸肾上腺素1mg肌注,鼻导管吸氧,50%GS20ml+地塞米松10mg静推,阿托品0.5mg肌注,10min后,患者语声如常,各种症状缓解,BP110/78mmHg.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1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主要指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幸存者神经发育障碍.智能落后的主要原因.总结我院11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及护理.并进行1~2年的预后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全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临床分析

    目的:在第二产程连续行胎心监测,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处理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109例阴道分娩第二产程胎心监护的异常波形.结果:发现胎心监护异常波形以可变减速多,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胎心监护异常图形有关.轻度窒息以轻中度可变减速为主,重度窒息以可变减速伴延长减速为主,异常图形出现至娩出胎儿时间与窒息有关.结论: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能预测围生儿结局,指导及时准确处理,降低围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

    作者:吴晓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63例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为我国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因食管无浆膜层,血液供应不丰富,故食管癌手术后的愈合较差.从2007年1月-2008年5月,笔者对63食道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及功血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及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我院妇检及B超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8例,行子宫内膜诊刮病检确诊无生育要求的功血患者14例进行自凝刀射频治疗.结果:14例功血患者10例无出血,4例出血明显减少,无阴道不规则出血.18例子宫肌瘤患者15个肌瘤消失,其余不同程度的减小.无一例增大,无复发现象.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及功血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保留子宫的完整性,无痛苦.

    作者:杨玲巧;史明娟;王紫娟;张亚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1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1535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总的医院感染率是7.2%.随着新生儿体重的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不同体重发生医院感染率有极显著性差异.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89.2%在皮肤粘膜.结论:低体重儿童易发生医院感染,提示要特别注意低体重新生儿的诊疗和护理.

    作者:王娅荣;李艳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之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两种削宫产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伤口感染率低.结论:改良式剖宫产住院时间短,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多体位投照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是常见的胸部外伤,发病率为全身骨折中的第六位.约占胸部外伤的61%~90%.常规胸部后前位片对无明显错位肋骨骨折很难发现异常,尤其是近脊柱侧肺纹理的重叠极易混淆视野.

    作者:张莺;高象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16例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对母儿的影响.探讨积极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7年3月收治HELLP综合征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发生在产前,3例发生在产后,平均孕周34.5周;并发症包括DIC2例,急性左心衰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重度贫血2例,胎盘早剥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例;剖宫产12例,阴道产4例;围产儿死亡3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冬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212例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佳分娩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212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106例,对照组106例,治疗组在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及禁忌证的基础上,于孕妇入院后均由医生与孕妇及家属分析阴道试产及再次剖宫产的利弊.共同商量决定分娩方式,如无阴道试产禁忌证,均给行阴道试产;对照组虽

    作者:廖秀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加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内科常见病,笔者从2005年以来采用硝苯地平加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0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水新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0天序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Hp)在儿童时期就可以感染胃,并引起终身的慢性胃炎,而后者可引起消化性溃疡病;由于在成年人中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非常罕见,因此这种过去呈慢性突发性的严重疾病在经过了充分的治疗后,是可以永久根治的.Hp感染已被确认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消化性溃疡且减少溃疡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陈文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竹节参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药竹节参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根状茎及肉质块根,为名贵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民间又称竹节三七、土参等.竹节参是土苗医药的当家药物,被认为具有滋补强壮,止血通经,活血祛淤等功能[1].

    作者:薛慧;王卫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目的:了解近3年医院感染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德灵公司WALK 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菌种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以WHONET 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57株肠球菌中,粪肠球占47.3%,屎肠球占42.2%,其他占10.5%;肠球菌属在各类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以尿液、痰液居多,分别占32.3%和28.2%;3年中对肠球菌耐药率上升快的是氨苄西林和青霉素,分别上升了26.6%和21.5%,高剂量庆大霉索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略有上升,而万古霉素对肠球菌仍保持强的抗菌活性,仅屎肠球菌发现耐药菌株且只占屎肠球菌的4.1%.结论:肠球菌属临床分离率有日益上升趋势,其耐药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多重耐药及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应引起l临床重视.

    作者:孔繁荣;王照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甲亢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及心理治疗

    目的:评估甲亢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和治疗方法.方法:运用SCL-90、SAS、SDS心理测量表评估甲亢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发现其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及精神病等方面均高于常模.研究甲亢患者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及认知行为疗法对其疾病的影响.结果:甲亢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可影响其疾病的变化.结论:甲亢患者的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闻海霞;张学玲;傅烨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小儿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

    1 病例资料男,17个月.以突发右上肢抽搐4h就诊.查体:睡眠中可叫醒,略哭闹,精神不振,双瞳孔等大正圆.双侧巴宾氏征阴性.CT检查:左颞叶见混合密度影,边缘呈蛋壳样,CT值32~117Hu,中心密度较低.约6.3cm×5.2cm×5.6cm大小,左侧脑室缩小,中线结构稍向右侧移位.

    作者:高树华;黄广;石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养神口服液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养神口服液的保健功能.方法:对其进行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养神口服液可以显著增加小鼠的足跖肿胀度.明显提高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而脾脏和胸腺的脏器系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该养神口服液可以显著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作者:郭金铭;徐颖;蒋东升;刘长青;秦淑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特点与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16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早期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3例,自动出院1例,转院1例,死亡1例.结论:把握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方法,有效的引流,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庄志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3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某部位的动脉管壁局限性扩大的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以囊性动脉瘤为常见,其它还有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多见于成年人,多于40~60岁之间发病[1],仅仅2%动脉瘤见于儿童.

    作者:朱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生理性起搏:选择部位起搏的研究及进展

    生理性起搏是指人工心脏起搏器通过各种起搏方式、起搏部位、不同间期的算式等方法,获得各心腔之间理想的电生理稳定性、同步性,佳的心输出量,大程度地近似心脏的正常生理状态.这也使起搏的应用范围扩展到纠正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的领域.目前对生理性起搏的研究重点已侧重于如何恢复和保持心室同步性.

    作者:郝静;毛家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手术治疗乳腺癌72例病人观察,分析其术后的皮瓣坏死原因,并探索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方法.结果:72例患者中,4例皮瓣坏死(5.6%),皮瓣坏死与切口选择、皮瓣厚薄、皮瓣张力、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的完整性具有明显的相关联关系,与疾病本身、手术方式以及游离皮瓣的方式、方法无明显的关联.结论:切口选择、皮瓣厚薄、皮瓣张力、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的完整性均为术后皮瓣坏死的重要因素,但所有这些因素均是直接影响了游离皮瓣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游离皮瓣的坏死.因此,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保护游离皮瓣的有效血液循环,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正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