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娟;解放军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评价其可行性、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 462例准备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镇静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后1min开始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耐受程度,并进行镇静分级与评分,记录不良反应,术后对患者进行遗忘率调查及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镇静组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操作,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达91.9%.结论: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在电子胃镜检查过程中是安全可靠的,可使患者更好地与医生配合,同时可使患者遗忘不良记忆.
作者:钟连英;黄鹤;侯俊;黄志红;古筱茹;姚晖;梁若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是否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以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年龄≤35岁宫颈癌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并随机与同时期>35岁宫颈癌患者110例作对照研究(对照组). 结果:年轻宫颈癌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分期上,研究组以早期癌(临床分期≤Ⅱa期)居多,占80.88%(55/6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二组差异无显著性,均以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但研究组中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5年存活率,≤Ⅱa期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b期患者研究组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年轻组患者临床分期以早期癌(≤Ⅱa期)所占比例高,接触性阴道流血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危险信号,诊断上应提高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的警惕性,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年轻患者的5年存活率,主张提倡对已婚妇女的普查,及时发现及诊疗癌前病变和早期癌.
作者:李会文;张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而Barrett's食管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一个并发症,也是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内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以往由于对Barrett's食管重视不够,Barrett's食管内镜检出率的报道不多,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内镜诊断的Barrett's食管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唐爱国;谢颖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2000年7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肘前外侧切口并外侧进针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7例中男41例,女16例,年龄4.5~13岁,平均6岁.伸直型55例,屈曲型2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7例.正中神经损伤7例,桡神经损伤6例.伤后手术时间2h~7d.
作者:卢书峰;赵延雷;郑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笔者门诊部经常遇到外伤病人,其中有些是手指或脚趾受到外力挤压后指(趾)端小血管破裂出血,液体渗出,引起指(趾)末端肿胀、疼痛难忍来门诊就诊.笔者用减压疗法治疗手指或脚趾挤压后肿胀疼痛,效果较好,现将此疗法报告如下.
作者:温秀艳;杨培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诱发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6例DKA病人临床资料,监测血糖、血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肌肝、血尿素氮、血pH值、尿酮,应用胰岛素、补液、补碱、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救治.结果:治愈及好转33例(91.7%),死亡3例(8.3%).结论:明确诱因、及时救治是抢救DKA病人的关键.
作者: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脑卒中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病死率逐年下降,但病情稳定后常见的功能障碍,如偏瘫、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使病人本身生存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徐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肺炎性假瘤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976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86例肺炎性假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57例,男29例,年龄23~72岁,平均47.2岁.肺叶切除50例,楔形切除21例,肺段切除13例,探查活检2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15例:肺炎性假瘤13例、错构瘤1例、可疑腺癌1例,术后病理考虑恶性变9例.结果:9例恶性变者,5例已生存8年,4例术后5年内死于复发、转移,余77例预后良好.结论:肺炎性假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对决定术式有帮助.
作者:王宝生;蔡维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多发生于婴幼儿[1],骨折块大部分是软骨或全为软骨,使X射线诊断受到限制.笔者收集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作一分析讨论.1 材料与方法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6岁,右侧10例,左侧2例. 全部患者摄肘关节正侧位平片.
作者:王新岭;王力;张善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关系.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pharmacia CAP检测系统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及其肺功能FEV1.结果:支气管哮喘舒利迭组与辅舒酮组治疗前后血清ECP值差异非常显著,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血清ECP可作为临床观察支气管哮喘疗效指标之一,以指导临床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作者:秦北宁;李红霞;赵青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产妇分娩护理的质量.方法:选择2004年5~9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为陪伴分娩组,在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基础上让家属参与陪伴分娩,并取同期在该院住院单纯实施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产妇200例为传统分娩组,观察不同陪伴方法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陪伴分娩组产妇剖宫产率由11%下降到7%,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家属共同参与陪伴分娩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郭凤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院自开设疼痛门诊1年多以来,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病人20余例,此项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对异常机体功能有纠偏作用,激活机体维持恒态功能,并对神经、免疫、内分泌功能产生良好影响.因此,又称之为社会压力调节器.许多头痛、偏头痛的病人病程长达30年,每天必需口服止痛药才能入睡,经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任瑞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Seldinger技术对1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经皮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术,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明确出血部位,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1)1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经TAE治疗后迅即止血13例;1例第二次栓塞后止血;1例行子宫切除.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53.67±11.56)min;止血时间5~18min,平均(9.40±2.75)min.(2)应用DSA发现:出血源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表现为宫腔内弥漫性或局灶性出血、单侧子宫动脉分支出血.(3)并发症:1例右股动脉血栓形成,1例并发严重的DIC抢救一月死亡.结论:TAE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止血快、可重复、可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有条件的医院值得推广应用.如发现栓塞术后出血仍不止,休克无法纠正,则应果断行子宫切除.
作者:周信芳;王晓艳;蒋创;丰川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芝罘区21所幼儿园2 98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膳食现状调查,年龄中位数5岁,采取形式为记帐法,时间是7d.调查结果为:人均摄取热量1 455.9千卡,占标准供给量85.64%,蛋白质48.4g,占标准供给量93.1%,膳食中营养搭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膳食供应中谷类食物较多,动物性食物偏少.
作者:张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82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97例.结果: 82 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全部治愈,出院时阴囊内精索内静脉曲张团基本消失或明显缩小,开放手术中有4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好,具有切口小、显露好、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效果满意,可基本替代常规开放手术.
作者:周朝东;张新;付江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探讨在解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现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作者:陈小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延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专业2003及2004级本科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调查.结果:86.82%的医学本科生认为实验教学非常重要,2.93%的医学本科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两个年级在对实验教学过程重要性的认识度上存在部分差异.结论:医学本科生对实验教学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不同年级医学本科生对实验教学过程重要性的认识有部分差异,需加强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
作者:王艳梅;刘生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临床电解质测量技术从早期的手工化学沉淀滴定测量K+、Na+到后来火焰光度计(Flame Photometer, FP)的使用是一大进步,但FP法仪器安全性差、操作麻烦,在临床中基本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离子选择性电极(ion-selective electrodes, ISE)法和后来出现的酶法.本文追踪临床电解质分析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当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ISE法和酶法的进展.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7月将酚酞尼和利多卡因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妊娠5~12周(≤12周)孕妇1 000例,超声显示宫内妊娠,若未见胎芽或胎心搏动者,血HCG试验阳性.将1 000例孕妇随机分为酚酞尼组760例,利多卡因组140例和对照组100例.
作者:宋小娟;解放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1999年,日本科学家Kojima等[1]从大鼠的胃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了Ghrelin,它是一个含28个氨基酸的小分子多肽,是第一个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研究显示,Ghrelin存在于许多正常的机体组织中,除了能促进GH的释放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生物学作用,并在人类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