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礼
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入我市城乡结合的流动人口与日俱增.这些外来打工者,文化素质较差、生活较贫困、居住点变更频繁,街道居委会对其暂住管理颇感棘手,其携带的流动儿童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免疫接种,从而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成为当前计划免疫工作中为突出的一大难点.为确保流动儿童享受免疫保健权利,消除此类对象的免疫空白,降低其成为潜在传染病威胁的隐患,接种门诊应做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与管理工作.现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碧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比较常见,典型的心力衰竭诊断并不困难,由于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并存且相互影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相混淆,其临床表现颇具特殊性.然而当心衰早期或缺乏典型症状体征时,患者以某一系统的症状为突出表现.如医生不仔细观察,则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就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首发症状表现、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海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药物化学是临床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药物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基本概念,获得药物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技能,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课的管理与教学是提高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它是保证好教学的基础,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们的工作体会.
作者:龚海英;张丽;李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设置,多年来一直依照和沿袭化学药物的质量控制模式,但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质量标准与整体的中医理论观念不相符,其局限性和缺陷逐渐显现.如何建立既符合我国中医药特色、又能让国际社会认可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是我国实现中药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中国药典>为主要依据,见证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进展.
作者:李亚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优势,副作用小,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作者:谭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 HPP)是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弛缓性骨骼肌瘫痪,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及心律失常危及生命,在麻痹发作期间通常血清钾较低.按血清钾的水平可将周期性麻痹分为三种类型:低钾型、高钾型、正常钾型,以前者多见.自2001~2005年我院收治了45例HPP病人,现将观察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兰瑞英;刘辉;韩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d入院,患者于2d前打篮球后出现脐周隐痛,约16h后疼痛转至右下腹,且逐渐加重,伴轻度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无发热.既往无手术史.查体:体温36.8℃,急性病容,营养良好(较胖),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无包块,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5.9×109/L.B超示:右下腹回盲部一4.8cm×5.3cm实性包块.诊断:急性阑尾炎?鉴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无发热、血象不高),做右腹直肌旁探察切口.术中见:大网膜内充满脂肪,右下部-舌形突出,约3cm×4cm×6cm,扭转720°,与周围无明显粘连,将大网膜逆行旋转松解后,见其远端无动脉搏动,温盐水纱布温敷20min仍未见动脉搏动,于旋转部位近端2cm处将其切除.探查阑尾,无炎症表现,予以切除.病理检查示:网膜大量脂肪细胞坏死,符合网膜扭转表现,阑尾未见明显炎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7d拆线出院.
作者:周宁;王永岭;刘长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黄连素为中药黄连、黄柏或三颗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又名小檗碱,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菌、链球菌、伤寒杆菌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肠道感染、菌痢等.临床上又发现了其新的用途,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汝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院校门诊部是一个特殊的窗口,它不具备医院的设备规模和要求,但它必须遵守医院应有的规章制度.它的服务对象是校内的学生、教职员工、退休人员和家属,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药房做为门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药房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我院是一所部队院校,门诊部承担包括学员、教职员工、退休人员和家属4000多人的医疗服务,药房工作人员既要调剂、还要全额核算处方.这就需要药剂人员处理好日常工作,合理安排时间,而如何加强药房的科学管理,避免日常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就成为药房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李雅玲;李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收集了该院2003年五个科室5498例住院病例,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发病因素、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薇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84例输卵管妊娠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MTX 50mg单次肌肉注射,第3天加用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h1次,共5d;对照组单用MTX 50mg单次肌肉注射.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2.9%(39/42);对照组治愈率76.2%(32/42).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作用快,疗效高,保守成功率提高,而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坚贞;王丽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强迫症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症,在大学生中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在高校心理咨询中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认识领悟疗法、行为疗法以及森田疗法,本病例在认知矫正的基础上尝试了精神分析疗法与行为疗法的结合,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碧蓉;陈海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用反相HPLC法测定格列齐特血药浓度的方法.固定相为C18-ODS化学键合相,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35:20:45)用磷酸调节pH为3.5的混合溶液,紫外检测波长为228nm,流速1.0mL/min,保留时间(10.00±0.50)min,低检测浓度50ng/mL,绝对回收率大于95%.结果:格列齐特的线性范围在0.5~12μg/mL之间,标准曲线为:y=0.0232x-0.04681,r=0.9995.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可用于格列齐特血药浓度的检测.
作者:周守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而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是否出现症状个体差异较大,不典型者易误诊或漏诊,现将笔者所收治4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牛可勋;王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 ADA)是急腹症中危重的疾病之一,是指在内因或外力作用下动脉壁内膜破裂,主动脉管腔内血液经撕裂口进入动脉壁中形成血肿的一种危急的主动脉疾病[1].彩超以无创、快捷、准确逐渐成为检查ADA的首选方法,为临床医生急救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玉森;李中巧;李新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典沙正式品名为甲磺酸培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利君力舒正式品名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作者:邢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和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临床通过CT、MRI确诊为脑出血的住院病人筛选46例,发病在3d内有偏瘫,且偏瘫侧肢体肌力≤4级,可有轻度意识障碍或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针药组24例,药物组22例,发病至住院时间(1.4±1.6)d,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针刺+药物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治疗前的(24±7.06)分降至(15.6±6.2)分,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功能缺损由治疗前的(25±8.1)分降至(20.1±8.9)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在住院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恢复(P<0.01,P<0.05).针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8.4±3.2)分;药物组评分下降(4.9±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性P<0.05.结论:针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优于药物组,提示针灸有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作用.
作者:温秀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2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针对性的人工气道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撤机拔管后的护理,特别注意机械通气引起并发症的护理.结果:24例呼吸衰竭患者均能成功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改善换气与减少呼吸功,结合药物治疗后顺利撤机恢复自主呼吸.结论:对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钟慧欣;黄锡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临床见习是学生走向临床的第一步.将PBL应用于血液科临床见习,结合本院特点,形成了基于PBL的床旁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密切结合临床病例,因章施教;对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解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对临床工作的热情.
作者:袁玲;徐建民;王吉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的新方法,以及其它药物治疗的比较.方法:在X线透视下,选用球茎端导管引导3F细导管配0.45cm白金导丝,经阴道、宫颈插入输卵管,对输卵管的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氨甲喋呤(MTX)30mg,使孕囊死亡.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治愈率91.66%.结论:介入引导孕囊内给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一种安全、经济、疗效高、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的微创手术,为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建萍;李占峰;吴伟;冯伟临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