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临床观察

宋真旭

关键词:善宁, 治疗, 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人工合成, 运用, 特性, 疗效
摘要:善宁为人工合成的肽生长抑素,具有生长抑素的所有特性,我院于1999年7月开始运用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并发穿孔3例

    晚期食管癌并发穿孔临床较常见,且保守治疗效果差,多于2个月内死亡,作为放射治疗食管癌并发穿孔,多数文献应属禁忌,需要手术治疗,而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晚期食管癌并发穿孔病人,因终疗效欠佳,往往拒绝手术治疗,本科在5~6年的放射治疗中曾治疗了3例食管癌并发穿孔的病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同江;李启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的健康教育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都有气流受阻的现象,把具有气流受阻特征的一类疾病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它是一种慢性不可逆病变,病程长、致残率高,给社会、生产和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我科在其缓解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心娣;丁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脉冲振荡测量气道阻力的临床观察

    脉冲振荡法是强迫振荡技术(FOT)用于肺功能检测的一种方法[1],1996年,耶格公司率先在推出采用强迫振荡法测定气道阻力的肺功能仪(IOS).笔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胸腔积液的患者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发现此方法测定气道阻力的敏感度高于常规肺功能测量气道阻力.

    作者:王玉峰;蒋超英;袁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甘油明胶作为封固剂配方的改良

    免疫组化染色AEC,BCIP/NBT和AP-Red等显色剂显色及复染后的封固,不能使用中性树胶,因中性树胶内含有二甲苯溶液,可使阳性终产物褪色,本科自开展免疫组化以来,一直使用AEC作为显色剂,故需使用甘油明胶封固,封固剂都是本科自行配制,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现已将甘油明胶的配方改良,具体配制方法如下.

    作者:李美蓉;张利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膀胱冲洗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膀胱冲洗方法是用冲洗液+输液管+连接管+尿管,需要分离尿管与引流袋,对于间断冲洗的患者(如0.02%的呋喃西林250mL膀胱冲洗,bid),需要反复消毒连接管口,操作复杂、繁琐,并增加了反复感染的机会.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笔者除去连接管.冲洗时,先将引流管夹管(不用分离尿管)、冲洗液+输液管准备好,只需用消毒棉签消毒尿管外露的任何部位(气囊口除外),将头皮针直接穿入尿管内即可冲洗,完毕拔除针头,尿管会自动封闭针孔,不致外露.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疾病的实用价值

    目的:本文通过95例联合应用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盆腔疾病的回顾性分析,在于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实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ATL公司HDI-5000彩超仪,腹部为凸阵探头,频率3.0~3.5MHz;阴道探头频率5~10MHz,经腹部及阴道对盆腔进行扫查.结果:(1)异位妊娠27例;(2)盆腔炎性包块12例;(3)卵巢肿瘤18例;(4)子宫肌瘤29例;(5)子宫肌腺症5例;(6)宫内膜息肉4例.结论:盆腔疾病二维声像及血流均有各自特点,阴道与腹部超声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避免漏诊、误诊,从而提高盆腔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付丽娟;李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米索)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单胎头位有引产指征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4分;随机分为A组48例阴道后穹窿置米索首次剂量5Oμg;观察宫缩情况,若无规律宫缩则每3~5h重复给药1次(25μg),直至出现规律宫缩,总量不超过150μg;B组48例静脉点滴催产素.结果:用药24h内临产发生率A组91.7%,B组66.7%,有显著性意义(P<0.0).总产程A组(8.6±3.1)h,显著短于B组(12.3±2.5)h.用药12h后宫颈Bishop评为提高A组5.7分,显著高于B组3.3分(P<0.05).结论:小剂量重复阴道后弯窿给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周庆华;陈维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01~2002年度南宁市区服务业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严重威胁着感染者及后代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影响极大.为更好地做好梅毒的防治工作,现将2001~2002年度南宁市区服务业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卢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先安伍用辅酶Q10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2例

    目的:观察心先安伍用辅酶Q10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SSS患者,停用一切影响心率、心律的药物2周后,给予心先安注射液240mg静滴,1次/d,同时肌注辅酶Q1010mg,1次/d,疗程为15d.观察治疗前后窦性心律、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及临床表现的改变,并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显效9例(28.1%),有效20例(62.5%),无效3例(9.4%),总有效率为90.6%.结论:心先安伍用辅酶Q10治疗SSS近期疗效确切,亦有一定的远期疗效,部分病例可替代起搏器治疗,药源充足,价格低廉,特别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奚新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它使病人丧失劳动及生活能力,严重时病人常常发生晕厥甚至猝死,药物治疗只对小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有效,严重的心动过缓需靠起搏器维持心跳动.随着工程学、医学的迅速发展,近30年来,人工心脏起搏已成为抢救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30~50万人须安装或更换起搏器.

    作者:何凤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癫痫急性发作期患者烧伤的治疗

    癫痫急性发作期烧伤在治疗上有其特殊性.1994年1月~2001年12月,笔者共收治此类患者12例,占总住院患者的0.49%,全部治愈.总结如下.

    作者:吴祖煌;刘敏;占新华;周美春;解放军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手法按摩治疗颈椎型偏头痛

    笔者于1999年11月~2002年3月采用手法按摩治疗偏头痛13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荣;顾洪东;徐元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方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疝修补术也是普外科常施行的手术之一,传统上100多年来是经腹股沟切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和腱膜加强修补,修补类型有Ferguson,Bassini,Halsted,Mcvay,Shouldice等方法,争论多是围绕着哪一种手术方式的复发率低.但是近期开展了腹腔镜修补和网片的使用.争论就转移到这些问题上.本文重点分析腹股沟疝作腹腔镜修补和开放无张力手术修补的优劣.

    作者:纳比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蛋白(a)、甘油三酯、胆碱酯酶的临床结果分析

    血浆脂蛋白合成和运转依赖于正常的肝脏功能.当肝细胞内脂肪分解降低或脂肪合成增多时,中性脂肪堆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肝.本文通过对临床80例脂肪肝患者的测定结果与20例正常对照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的脂蛋白(a)[LP-(a)]、甘油三酯(TG)、胆碱酯酶(CHE)具有其相关性(主要观察其水平变化).

    作者:孟广斌;谭晓珊;杨守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纳络酮治疗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窒息所引起的脑损伤,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目前受到广泛关注.本院对62例中重度HIE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尽早常规加用纳络酮治疗,疗效明显,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邓春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86例抑郁障碍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结果: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3例存在抑郁障碍(26.74%).病程长,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2型糖尿病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与病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血糖控制水平有关.

    作者:马杉;李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抗生素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

    抗生素对细菌感染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任何受到细菌感染的患者都需要用相应敏感的抗生素治疗.随之出现的是细菌耐药问题,通过细菌耐药机理的不断研究,笔者发现抗生素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通过某些药敏谱可以确认或修正菌种鉴定结果,也可以利用所鉴定的细菌推测细菌的抗生素药敏谱,以利于经验用药.现介绍如下.

    作者:龙建国;靳建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电监护下高血压病患者拔牙术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对高血压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12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98例非高血压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进行生程心电监护,观察并比较两组拔牙过程中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血压在麻醉后及术中明显升高(P<0.05),其中高血压病组升高的幅度较大,但仅有3例超过180/100mmHg(1mmHg=0.133kPa);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均出现术中心律失常增多及加重,但危险性心律失常很少.结论:只要术前将血压、心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危险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高血压病患者拔牙是安全的.

    作者:高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胃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误诊分析

    胃嗜酸性肉芽肿(GEG)临床比较少见,术前确诊较困难,术中所见与胃癌也颇相似,极易误诊.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GEG共21例,其中17例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本病.本文就其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李思桥;李小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AFP、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延长病人生存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目前PHC的早期诊断除了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外,AFP是PHC常见的检测标志物,但是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望提高PHC临床诊断的敏感性[1].据此,笔者联合检测AFP和AFU,探讨其在PHC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郁金红;王念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