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谭萍萍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是一种严重的肛门畸形,手术修复肛门是其唯一治疗手段,在手术中对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对防止并发症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2001年我院手术室行此类手术3例,现就术中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薛水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呼吸道异物多发于儿童,尤以1~5岁为多见,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宜及时诊断,积极处理,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本文报告1994年10月~2002年3月经治的68例呼吸道异物的诊治体会.
作者:姜永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职业教育改革规划,2001年卫生部对中等医学教育颁布了新大纲,这是新世纪国家对中等卫生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
作者:陶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病历报告王某,女,28岁,工人,G1P1,哺乳期放置TCU 220C型IUD20d,感左下腹持续性刺痛伴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活动时加重.无头晕,心悸,畏寒,发热,大小便如常.
作者:高卫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门静脉高压症90%以上是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我院1996~2001年对70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实行了手术治疗,在护理方面取得一些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保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加快.严重多发伤病人有上升趋势.这类病人的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如何进行合理有序的抢救护理至关重要.我院从1996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严重多发伤病人110例,本文就其抢救护理措施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胡利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诊断特点.方法:对我院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的4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中Vojta姿势反射1~3项异常者11例,4~5项异常21例,6项异常者11例,7项反射异常并有肌张力异常者5例.分别诊断为极轻、轻、中、重度中枢性协调障碍.结论:中枢性协调障碍的诊断要点为Vojta姿势反射,头颅CT仅能作为参考.
作者:李雄斌;梁松;赵旸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全腹疼痛5d而入院.患者既往无反复上腹痛病史,5d前进食后突感上腹部绞痛并很快扩散至全腹.
作者:周国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142例异位妊娠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高,治疗效果好.
作者:周晓梅;严爱霞;徐桂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肝病并存结核性腹膜炎是难治性腹水的原因之一,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甚易误诊、漏诊,治疗难获成功,死亡率高,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肝病并发结核性腹膜炎23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祥;奚翠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药学保健(PC)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要求药师的工作直接面向病人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关心照顾.药师与病人之间将构成一种新型的信托关系,这种关系的健康形成和运行,有赖于药学道德的具体规范.本文就药学保健与药学道德的关系阐述了几点看法.
作者:刘增娟;孙宏;郝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医学遗传学是生命科学前沿学科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飞速发展,许多新理论、新的科技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人类与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教学体系的改革.
作者:陶淑玲;周长文;张爱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畸形病变,我院1991~1999年之间共收治肺隔离症6例,均以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谈进;章镜平;李士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在近20年临床输液工作中,本人发现一些住院时间长或反复多次住院的患者,由于长期输液治疗,手背浅静脉受损严重,表现为静脉炎,静脉硬化,萎缩甚至阻塞,给输液治疗造成很大困难,而在手背近掌指关节处存在一些弯曲,短小但比较充盈的血管,如采用反向静脉穿刺法进行输液,可获得较好效果,相比于常规的顺向穿刺有诸多优点,现浅析如下.
作者:沙伟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已改变了过去坐等病人上门使急病不急的传统应诊方式,而是把紧急救治护理措施送到病人家中或现场,使急症病人能在短时间内接受专业人员的诊治、护理和生命支持.
作者:邱梅英;宋白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2001年6月~2002年2月,笔者对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采用经胃镜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涛;邱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消化道传染病.此类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患病后患者既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又要忍受因疾病而引起的精神障碍.
作者:刁荫平;李翠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夏秋季传染病,它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经蚊类媒介传播,多见于1~10岁儿童.本病系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效治疗.而良好的护理对治疗抢救病人以及减少后遗症可起重要的作用.我科1999年7月下旬~9月,共收治乙脑患儿1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武秀敏;郑绍青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运用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及相生、相克规律来指导脑血管病人的康复,这就是脑血管病的中医心理疗法.本文从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依据,论述了脑血管病的发病诱因及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并结合中医心理治疗在现代医学的地位,阐述了临床实践中心理治疗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今后开展中医心理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司战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喘憋性肺炎是冬春季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内,是3岁以下儿童的重要死亡原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重要病变,病毒性肺炎目前治疗无特效疗法.我院于2000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静注丙种球蛋白(WZG)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秀花;梁启祥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