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赵华;孙彬
目的:探讨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巨块型富血管肝癌的疗效.方法:使用Seldinger穿刺方法,经股动脉置管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巨块型富血管肝癌,一次超液态碘油剂量20~60mL.结果:98例患者接受大剂量超液态碘油栓塞化疗治疗,肝功能Child-Pugh A级者,肝功能损害不大,患者能耐受,与常规剂量栓塞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其1~2、2~3、>3年生存率为77%、52.6%和18%,常规剂量栓塞治疗组为58.1%,32.5%和9%.大剂量超液态碘油栓塞较常规剂量栓塞治疗生存率高(P<0.05).结论: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巨块型富血管肝癌疗效较常规剂量栓塞治疗组好,其副作用无明显增加,该治疗方法可行.建议对肝功能Child-Pugh A级者行大剂量超液态碘油栓塞治疗.
作者:何敬东;杨康群;王煊;陈小飞;朱锦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科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共行纤支镜检查15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顾汉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HBV-DNA、两对半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用酶标法检测两对半,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DNA.结果:1、3、5阳性,其中DNA阳性占99%,需要认真治疗;1、4、5阳性,其中DNA阳性占48%,要严肃对待;1、3阳性,其DNA阳性占93%,同样要处理.结论: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相互参考有助于提高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效果.
作者:李先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主要论述了归脾汤的组成及功效,归脾汤主治心脾两虚的各种慢性虚证,凡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记忆力下降,发热,体倦,面色萎黄,色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的各种血证,妇女月经失调等方面都可应用.可治疗惊悸怔忡,眩晕,不寐,郁证,汗证,血证,月经不调等诸证,说明归脾汤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
作者:刘小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术后因种种原因再次急诊手术,往往因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同时术前准备不足,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我院近几年遇到的记录完整的急诊再手术麻醉小结如下.
作者:杨慈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静脉给药是疾病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何保证治疗方案顺利实施,静脉穿刺是关键.因此给药时如何保护好血管,防止损伤是护理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就笔者对200例静脉给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守美;聂爱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呼吸衰竭仍是目前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首要死亡原因,特别是呼吸肌麻痹性呼衰已属常见中毒危象,发生率达6%[1]左右,若不及时抢救,将会危及生命.
作者:杨炳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国已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医疗、护理法规还不太完善,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仍较薄弱,而随着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要求水准提高,人们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已成为一种趋势.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药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药物分析、临床药学、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医药营销等方面的高级科技人才.
作者:谭银玲;李晓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治疗TTV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0例TTV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利巴韦林150mg/次,3次/d×3月;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ALT、AST复常率20%,TTV DNA转阴率0%,治疗组:ALT、AST复常率达60%,TTV DNA转阴率达50%.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ALT、AST复常率30%,TTV DNA 0%;治疗组:ALT、AST复常率达80.0%,TTV DNA阴转率达7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ALT、AST复常率40%,TTV DNA阴转率0%;治疗组:ALT、AST复常率达90%,TTV DNA阴转率90%.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巴韦林治疗TTV型肝炎有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使TTV DNA转阴的作用.
作者:俞斐;周桂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SA在诊断泌尿系肿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IRMA法检测61例泌尿系肿瘤患者血清PSA水平,并对其进行术后动态观察.结果:61例泌尿系肿瘤患者中,28例膀胱癌病人中,男性23例,13例阳性(56.5%),女性5例,1例阳性(20%).33例肾癌病人中,男性22例,9例阳性(40.9%),女性11例,5例阳性(45.4%).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阳性患者术后PSA均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PSA对诊断泌尿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但不能作为诊断前列腺疾病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李元杰;张国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黄连素作为抗菌药物曾广泛用于治疗痢疾杆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近年来,随着对黄连素的药理作用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黄连素的一些新用途,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潘鑫;张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胃肠病变患者SP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糖尿病胃肠病患者血浆SP的水平并与糖尿病组及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胃肠病变组血浆SP水平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组及正常组SP改变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浆SP的改变可能与糖尿病胃肠病变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作者:刘剑锋;韩翠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测定不同年龄组F-VEP闪光视诱发电位的正常值.方法:对40例80只正常眼按年龄不同分为:<20岁组,20~40岁组,>40岁组.按国际标准法进行闪光-VEP测试,结果:<20岁组振幅A5b为13.41±1.93mV;20~40岁组为11.53±0.18mV;>40岁组为15.81±1.49mV;L5b潜伏期:<20岁组为106.10±3.54ms;20~40岁组为97.9±5.65ms;>40岁组为102.5±4.63ms;振幅各组间统计学分析P>0.05;潜伏期各组间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3组间A5b峰值无明显差异;L5b潜伏期无明显差异.
作者:郝鲁明;司沛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现有何首乌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制首乌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炮制品之间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建议采用清蒸法制备制首乌.
作者:林秀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人数在逐年增加,广大干部群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在逐步提高,作为时代先锋,青年楷模的天之娇子大学生们更是不甘人后,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无偿献血热潮,至今已有12894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但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入学年龄较小,献血热情虽很高,但对献血知识了解相对缺乏,对疼痛较为敏感,共有374人有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其中心理紧张是主要原因,共有238例发生献血反应,占总反应人数的63.7%,其次有晕血晕针、空腹、反复穿刺、疲劳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分别占总发生率的7.1%、6.2%、4.5%、18.5%.这就给我们工作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无偿献血的心理护理,现就初次献血大学生的心理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董长征;韦丽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患病率为112/10万,其病死率可达到50%左右[1].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906例,死亡253例(院前死亡105例,院内死亡148例),治疗753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普;韩希成;尹海林;郑善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老年骨折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护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总结了154例老年骨折病人的特点及护理体会.
作者:邢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导致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死亡的常见原因.方法:对我院1996~2001年死亡的20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中恢复期死亡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导致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死亡的22例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8例,严重感染并出现感染性休克及DIC 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例,复发性再出血3例,窒息死亡1例.结论:急性脑卒中恢复期死亡不是常见的脑功能衰竭、脑疝或急性并发多脏器衰竭,而是病情好转后突然恶化而死亡,临床上时有发生(本组占死亡病例的10.6%),应引起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对患者的过去史及临床上的异常表现应极早发现,及时处理,防止和避免患者病情恶化.
作者:公茂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995~2001年间,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髋部骨折146例,获得随访的88例.经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大部分患者均能生活自理.
作者:陈卫兵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