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罗教华;邱志群;舒为群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具体表现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中心性肥胖的症候群.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MS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如胰腺癌、乳腺癌、直结肠癌、肝癌、胃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肺癌等.本文就MS与肿瘤的流行病学和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许一新;顾萍;王坚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全科团队对社区老年居民慢性便秘的综合干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10月在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116例,按序号单、双号将便秘患者分成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实施患者自主就诊给予泻药治疗的模式管理半年.干预组由全科团队分析病因,结合患者的特点,进行心理、饮食、运动及药物指导、中医针灸等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1次/月上门治疗和随访,为期半年的电话或上门随访强化管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第1周和治疗后6个月第1周的排便次数均较治疗前增多、大便性状评分和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3个月第1周和治疗后6个月第1周的排便次数均较对照组增多、大便性状评分和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团队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综合干预,对防治功能性便秘起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
作者:王一峰;樊晓明;高振奇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初步探讨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和染色体联合检查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初诊MDS的89例患者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和染色体检查,分析四项联检对MDS的诊断价值.结果 46例患者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37例出现幼稚红细胞;骨髓涂片三系病态造血分别为:髓系76例(85%)、红系67例(75%)和巨核系35例(39%);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骨髓涂片(P<0.05);骨髓活检中出现幼稚前体细胞异位(ALIP)27例(30%),CD+34>5% 28例(31%),巨核系病态造血检出率骨髓活检高于骨髓涂片(P<0.05);合并网状纤维增生18例(20%),染色体异常35例(39%).外周血+骨髓涂片检查诊断MDS的阳性符合率为88%,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3%,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染色体检查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5%.但3种联检方法的诊断阳性符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检查技术联合应用理论上能互相弥补、互相辅助,提高对MDS诊断的准确性,但统计学显示意义不大,今后应继续研究.
作者:郝建萍;陈双;马遇庆;哈力达·亚森;江明;钟笛;李玲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木村病(K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26例K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以无痛性皮下肿块为首发症状来诊,其中19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及IgE升高.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KD患者初诊均被误诊,终26例均行肿块切除行病理检查,其结果均符合KD典型病理表现,遂明确诊断.结论 KD是一种罕见的慢性免疫炎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理活检.相对特异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血清IgE升高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肾脏损害.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治疗.
作者:章波;袁雁;付斌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和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并使电子健康档案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2月北京市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15 744份为研究对象,统计各种慢性病患病率及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情况,在所有的电子健康档案中随机选取150份查看居民基本信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信息、健康相关生活方式信息和健康体检信息录入情况.结果 广外社区共有辖区居民18.6万(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截止到2011年12月共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约115 744份,占辖区人口的62.23%;其中高血压患者15 717例,12 259例建档,建档率78.23%;糖尿病患者5 142例,3 791例建档,建档率73.72%;脑卒中患者1 549例,1 046例建档,建档率67.53%;冠心病患者2 599例,1 900例建档,建档率73.11%.13 316份电子健康档案在近1年内有相关服务的动态记录,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为11.48%.抽查150份电子健康档案,135份(90.0%)填写合格,其中居民基本信息100.0%(150/150)填写合格,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信息填写合格率87.3%(131/150),健康相关生活方式信息填写合格率78.0%(117/150),健康体检信息填写合格率62.0%(93/150).结论 北京市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和使用率均较低,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与使用,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
作者:刘玉红;郑颖;张海川;任宁娟;乔建宏;杨洪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7-10月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现场调查人群,依照纳入标准筛选MS患者36例(MS组),在同一调查人群中收集年龄、性别及民族与MS组匹配的健康者36例(对照组).现场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WHR);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抵抗素、空腹胰岛素(FINS)及氧化应激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S组患者的BMI、WHR、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PG、FINS、HOMA-IR、抵抗素及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维生素C(Vit 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HOMA-IR、MD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5和0.396,P<0.01),与GSH-Px、SO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0和-0.371,P<0.05),与Vit C无相关性(P>0.05).结论 MS患者血清抵抗素、氧化应激水平均较健康者显著升高,二者可能共同参与IR的发病机制.
作者:袁倩倩;于亚鹭;马小惠;韩加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2011年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18岁以上社区居民体检中发现的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受损(IGT)患者163例,按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70例)和干预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综合干预(饮食、运动指导、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降压、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糖、血压及血脂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质指数、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前期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可以较常规治疗更有效地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进程.
作者:申新林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IR)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及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就诊的MS患者68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其分为内膜正常组22例、内膜增厚组24例、斑块形成组22例,同时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4组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同时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4组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PG、FINS、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BMI、TC、TG、LDL-C、HDL-C、FPG、FINS、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与内膜正常组FPG、FINS、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与内膜正常组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与内膜增厚组IRI、hs-CRP、TNF-α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IMT与IRI、hs-CRP、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3、0.419和0.362,P<0.05);IRI与hs-CRP及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7和0.538,P<0.01);hs-CRP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621,P<0.01).结论 在MS患者中存在炎症反应和IR,炎性因子与IR在M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旭;孙振学;余洋;吕豪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FUS-200、IQ-200、AVE-764B、UF-500i四种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检测性能.方法 对FUS-200、IQ-200、AVE-764B、UF-500i四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RBC、WBC的批内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干扰实验进行评价.选择100例阳性尿样本分别用以上四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RBC、WBC,并将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US-200、IQ-200、AVE-764B、UF-500i四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RBC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7.0%、5.8%、6.3%、3.2%,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04%、0、0.09%;检测WBC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9.8%、8.2%、4.9%、5.9%,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41%、0、0.12%.当RBC在0~15 000个/μl、WBC在0~10 000个/μl 范围内时,四种尿沉渣分析仪的测定值与理论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UF-500i、FUS-200修饰后、IQ-200修饰后、AVE-764B修饰后的RBC及WBC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和结晶会干扰四种尿沉渣分析仪对RBC和WBC的检测结果.结论 FUS-200、IQ-200、AVE-764B、UF-500i四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RBC和WBC的精密度高、线性好、携带污染率低,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初筛,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
作者:梁骑;李君安;王东生;万松;费中海;吴昊;焦艳梅;唐中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348例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36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老年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老年精神科护理的同时使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评估,得分≥6分者落实误吸/窒息防范措施.结果 观察组误吸/窒息发生率为1.93%(7/3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22/3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χ2=8.72,P<0.05).结论 应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误吸/窒息发生率,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住院安全性.
作者:盛志娟;向梅;金雅君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120例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术前常规禁食、禁饮;观察组(n=60)在常规禁食、禁饮的基础上行胃肠道护理干预,术前1 d 18:00给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术前观察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胀程度、肠鸣音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仅出现恶心(5例)、呕吐(1例)、饱胀感(6例)等轻度不良反应,无腹痛、变态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术后观察组腹胀程度(1.2±1.3)分、肠鸣音出现时间(18.2±6.0)h、排气时间(29.3±6.2)h,对照组腹胀程度(2.7±1.8)分、肠鸣音出现时间(23.7±10.0)h、排气时间(37.4±6.1)h,两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进行胃肠道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全麻腹腔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菁;张芹;汤琼;李欣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社区家庭干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为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 从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下属清水苑卫生站2010年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中找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从中选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家庭成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2月-2012年1月对这些研究对象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社区家庭干预.干预内容包括戒烟、控制和改善不良情绪、戒酒、合理膳食、适量盐摄入及适量运动.干预方式为组织社区讲座,观看教育片,病友亲身讲述控制高血压的经验和体会,组织健康知识竞赛及适量的户外运动.观察其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结果 共有64个高血压家庭288人参与社区家庭干预活动,除外旁系人员,终选出直系亲属152人参与结果比较.其中高血压患者77人(高血压组),非高血压者75人(非高血压组).在实施社区家庭干预前,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在体质指数(BMI)、吸烟情况、不良情绪、饮酒情况、膳食口味和适量运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仅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高血压组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分别为100.0%(77/77)、89.6%(69/77)和76.6%(59/77),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64.9%(50/77)、48.1%(37/77)和39.0%(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家庭成员中,高血压患者较非高血压患者有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家庭干预能改善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
作者:王燕宁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为食管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南省林州市(林县)姚村医院首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1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河北省武安市和邯郸市经胃镜筛查正常者625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吸烟、饮酒情况,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油炸食品、烫热食品、霉变食品摄入情况及食管癌家族史等.对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病例组平均年龄为(59.6±8.0)岁,对照组为(50.8±7.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23,P<0.001);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两组研究对象饮酒资料数据缺失较多而未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组吸烟率,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经常食用率及家族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油炸食品、烫热食品及霉变食品经常食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7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是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的1.5倍,有家族史者是无家族史者的2.5倍;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及葱蒜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校正年龄因素后发现,吸烟,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腌晒食品及家族史是食管癌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经常食用腌晒食品与年龄有交互作用[OR=1.0,95%CI(1.00,1.01),P=0.006].结论 食管癌是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对具有不同遗传体质的个体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应积极推进食管癌的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卫生宣教,普及食管癌危险因素知识及防治方法,大力宣传戒烟,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
作者:韩书婧;魏文强;张澍田;陈萍;刘叶舟;张华兴;何燕;刘芬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调查男性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并与北京市男性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入选某三级甲等医院35~60岁在职男职工,记录个人资料及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检查结果,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每周运动情况、吸烟史、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本研究资料完整者共373例,平均年龄44岁,≥50岁者占24.4%(91例).参照人群为北京男性居民,资料来自北京市卫生局2009年度北京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结果 (1)男性医务人员肥胖、血脂异常和缺乏运动、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北京市男性居民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务人群的吸烟率接近北京市男性居民平均水平(45.2%和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医务人员中≥50岁者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均明显高于<50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医务人员中≥50岁、吸烟和超重/肥胖者合并3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77.0%、87.0%、76.0%,分别明显高于<50岁、不吸烟和体质量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医务人员的部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肥胖、血脂紊乱和缺乏运动)合并率明显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医务人员合并3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在≥50岁、吸烟和超重/肥胖者明显增高,应进行干预.
作者:胡荣;李曦;潘伟琪;符岚;薛源;芦燕玲;于立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多种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baPWV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0年11月来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1 764例体检者,进行baPWV检测.按照所测baPWV值分成两组,<1 400 cm/s 者为低baPWV组(n=1 144),≥1 400 cm/s 者为高baPWV组(n=620).以baPWV值为应变量,以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率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高baPWV组除HDL-C水平低于低baPWV组外,其余各指标水平均高于低baPW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年龄、SBP、DBP、MAP、空腹血糖、心率与baPWV呈正相关(P<0.0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心率是baPWV的影响因素(P=0.00).回归方程:baPWV=-255.97+8.024×年龄+7.681×SBP+5.877×心率.结论 baPWV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有关,年龄、SBP和心率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王逸文;刘绍辉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0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异常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中途退出22例,观察组67例,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营养脑神经细胞及改善脑循环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健康宣教、运动处方、饮食指导),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血脂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三酰甘油(TG)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4、1.33、1.34、1.06、0.25、1.07、1.41、1.57,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6、0.93,P>0.05).结论 非药物干预具有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缩小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治疗效果与他汀类药物相似.
作者:孙素娟;梁翠萍;程晓叶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异常凝血酶原(DCP)、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9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共110例,根据患者疾病分为PHC组50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20、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其他肿瘤组)20例.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GP73、DCP、GPC-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评价各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早期PHC的诊断价值.结果 各组血清GP73、DCP、GPC-3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DCP、GPC-3和AFP诊断早期PHC的曲线下面积(AUG)分别为0.824[95%CI(0.735,0.912)]、0.640[95%CI(0.533,0.746)]、0.635[95%CI(0.527,0.743)]和0.668[95%CI(0.564,0.773)].将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其他肿瘤组及对照组合并为非PHC组,与PHC组进行比较:单项检测以GP73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以GPC-3特异度高;联合检测以GP73/AFP灵敏度和准确率高,系列试验中GP73与其他任何一项或几项指标联合的特异度均可达100.0%.结论 单独检测GP73对早期PHC诊断价值优于AFP,单独检测DCP或GPC-3对早期PHC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与AFP相当,GP73、DCP、GPC-3和AFP联合检测对早期PHC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根据临床实际选择不同的项目组合.
作者:赵运胜;王猛;李军良;吴侠;李洪臣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1型糖尿病(T1DM)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08-10-18-2010-04-15我科住院的T1DM患者22例为实施临床路径前组;选取2010-04-16-2011-07-30我科住院的T1DM患者38例为实施临床路径后组,其中21例完成临床路径,17例未完成临床路径.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变异情况.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前组和实施临床路径后组护理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西药费、中成药费、放射费、化验费、诊疗费、检查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临床路径组和未完成临床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护理费用、西药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成药费、放射费、化验费、诊疗费、检查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临床路径的38例患者,共发生变异55次,其中正变异24次,负变异31次.结论 T1DM临床路径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刘妮娜;潘天荣;杜益君;程媛;郭延云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促进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油、盐摄入行为的转变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通过家庭访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干预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限盐、限油的各项基初知识的知晓率和油、盐摄入达标率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油、盐的摄入量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家庭访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健康教育是控制油、盐摄入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曹祝萍;李新辉;姬春;徐月贞;刘丽;杨京楠;杜文娟;毛晓润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连枷臂综合征(FAS)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6-01-2011-12-01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例FA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8例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以上肢近端的肌肉萎缩为主,中老年发病[平均发病年龄(48.2±4.8)岁],男性多发(男女比例为7:1).首发症状以双侧上肢无力居多(62.5%),可伴有肌束颤动等.肌电图检查表现为广泛的(3个或3个节段以上)神经源性损害.肌肉活检标本8例均可见肌纤维萎缩,7例出现同型肌纤维群组化,3例可见靶纤维.结论 FAS患者病情发展相对缓慢、生存时间更长,可能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变异型,其发病可能与基因异常及种族相关.
作者:王特;孙新刚;杨欢;刘运海 刊期: 2012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