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越秀区城市居民社会经济状况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

方芳;聂军

关键词:心血管病, 社会经济状况, 广州市
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市越秀区城市居民社会经济状况(SES)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确定样本.研究内容为社会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及婚姻状况)、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分析方法包括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1)年龄和SES因子调整后,与仅是年龄调整后的分析结果不同.在4个SES指标中,婚姻状况是有影响力的指标,单身人士(不论男女)比有配偶者更容易发生肥胖;不同职业人群发生肥胖的危险性也不同,且单身男性更易发生腹部肥胖.(2)综合的SES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显著相关,SES每增加一个等级,发生肥胖的危险是原来的1.09倍(95%CI=1.01~1.16),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原来的0.86倍(95%CI=0.79~0.95).结论在SES中,婚姻状况是与多危险因素相关的指标,是普遍的关联因子;受教育水平并不是重要的SES指标,但教育水平的影响更稳定;收入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联不明显.职业与高血压、肥胖无显著关联.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存在低水平的高血压危险性和高水平的肥胖危险性.社会经济状况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联在男女之间不一致.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评价指标--期望寿命损失年数

    现较多学者在研究中普遍引用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衡量伤害的危害性,但它无法衡量在各种死因中伤害所发挥的作用,即无法确定伤害作用的大小,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指标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ears of Life Expectancy Lost,YLEL).

    作者:李丽萍;陈彬;王生;何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社区非致死性伤害的主动监测

    伤害事件发生后,救治受伤者的方法因当事人的经济水平、对伤害及其后果的认知程度、居住的地理位置、事故发生地点等因素的不同而应有所不同.选择医院诊治或医院急诊室救治的患者,常常是严重伤害患者,或患者的居住地或伤害发生地距医院较近,因此用医院伤害患者资料来判断伤害发生频率,仅可反映较严重伤害患者的发生强度,而常常低估了伤害发生的频率.为了准确反映社区居民伤害发生的频率,本研究对伤害监测医院急诊室周边的社区居民伤害发生情况进行主动监测及分析.

    作者:李丽萍;王生;陈彬;何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四省十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现况(二)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广东省、河北省和陕西省4省共计12个城市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的现场调查,分析和归纳了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具体内容和项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同时,为基本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分类界定、成本测算、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和补偿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作者:彭炜;高春秋;巫小佳;尹亚平;沈志洪;石崇孝;彭巨亚;薛义正;陈兴宝;叶露;陈文;应晓华;盛锋;于跃;陈艳;李玲;程晓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我国全科医学培训现状和几点建议

    根据卫生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指示精神,全国各地均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全科医学培训,仅2002年就培训各类人员20915人.目前已有25个省成立了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各省均建立了相应的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推动全国全科医学培训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全国全科医学培训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充分发挥了国家级和各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作用,为实现卫生部2005年在大中城市基本完成岗位培训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但是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作者:梁万年;郭爱民;崔树起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签约制对社区卫生服务连续性作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和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两地签约和未签约的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进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并对日常工作记录的数据与对病人和医务工作人员的访谈及小组讨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相比多是自选医生,且更倾向于固定的医生.结论签约制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

    作者:李子贵;樊朝阳;吕岩玉;肖峰;谢晓桦;王利红;刘颖;田军;郭杰;陈博文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全科医生心理医学培训在全科医学实践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全科医生心理医学培训在全科医学实践中的作用.方法将20名经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4年制)随机分为培训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培训组在完成心理培训6个月后,两组进行理论考核和病例分析.两组的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组理论考核和病历分析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加心理医学培训的全科医生,无论在掌握心理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是在实际处理心身疾病的心理问题能力方面,均高出未参加本项目培训的全科医生.

    作者:陈昌贵;任菁菁;施小燕;张涛;黄建;任跃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新视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进展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主要措施,然而机械通气本身具有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尤其是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甚至成为造成ARDS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人们对ARDS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机械通气模式做了较多改进,在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使ARDS病死率明显降低.本文对近10年来机械通气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姜亦升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全科医生可能遇到的急腹症及处理措施

    急腹症是指发病急、需紧急处理的腹部脏器疾病,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故通常属外科范围.但由于医学研究的进步,中西医结合的卓越成就,部分急腹症可在社区由全科医生采取非手术疗法治愈.

    作者:张培贞;顾言文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8例肺淋巴管癌病误诊分析

    肺淋巴管癌病又称肺癌性淋巴管炎,是肺的淋巴性转移瘤,占肺转移性肿瘤的3%~5%[1].本病主要发生在肺间质,淋巴管内充满癌细胞,使淋巴淤滞,淋巴管扩张,合并淋巴性水肿.胸部平片及CT表现为弥漫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渐进性的呼吸困难.我院于1998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本病12例,8例误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祥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综合治疗耳垂瘢痕疙瘩46例疗效观察

    耳垂瘢痕疙瘩多由扎耳孔戴金属耳环所致,常见于中青年女性,我科于1996年6月~2001年12月手术切除耳瘢痕疙瘩加放疗综合治疗46例(58耳)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士庚;王延臣;张虹;王雪凌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对全科护理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全科护理成为护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

    作者:孙全珍;胡丽平;康明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四省十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现况(一)

    本文对四省十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内容和项目也较多,合计开展的服务项目有104项.一些地方的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补偿,一些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没有得到政府的补偿.必要的房屋、设备、人员配置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彭炜;高春秋;巫小佳;尹亚平;沈志洪;石崇孝;彭巨亚;薛义正;陈兴宝;叶露;陈文;应晓华;盛锋;于跃;陈艳;李玲;程晓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22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抗生素序贯疗法正逐步应用于儿科临床.我们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的培训规范研究

    目的了解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影响规范化培训广泛、深入开展的因素.方法定量阶段:问卷调查34名全科医师培训负责人关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看法及意见;定性阶段:针对目前开展的规范化培训情况,对北京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小组访谈,对北京、浙江两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负责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规范化培训的执行情况在不同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定性调查指出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改进方法.结论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规范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培训方案.

    作者:孙伟;张晓枫;王亚东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误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2例分析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26岁,无外伤史;自8岁起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但能清楚幻视到人的头部和脚部,2~3min自行缓解,每年发作10余次,未诊治.发作次数逐年减少,16~24岁未再发作.

    作者:陈笑蔷;郭玉萍;崔家林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4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病变,因此哮喘发作得以有效控制,支气管痉挛完全缓解后,并不等于哮喘治愈了,它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患.目前国内公认佳有效治疗措施是分级阶梯式用药方案,为调动病人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2001~2003年我院对40例哮喘病人行健康教育,报道如下.

    作者:田忠耀;董健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儿童弱视的综合疗法疗效观察及综合管理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以及对弱视儿童的综合管理.方法采用遮盖法、家庭精细作业、协调训练及激光等综合治疗弱视共352例594眼.结果弱视眼治疗后有效率为97%,基本治愈率为80.3%.其中轻度弱视有效率为98.3%,基本治愈率为86.5%;中度弱视有效率为96.4%,基本治愈率73.3%;重度弱视有效率86.1%,基本治愈率为55.6%.中心注视性弱视有效率为98.8%,基本治愈率为84.8%;非中心注视型弱视有效率为87.3%,基本治愈率为56.8%.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具有一定的效果,在治疗中要强调对弱视儿童进行综合管理,力争早期发现,及时配合治疗,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炜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在医院使用手机引发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2003年1月7日<北京晚报>登载了一则新闻:北京首都儿研所专家门诊部里,一位中年男子带着1岁半的孩子看病,医生撩起孩子的衣服把听诊器放到患儿胸前时,医生的手机响了.在医生接手机时,这位父亲看自己的孩子被晾在一旁,突然生气地夺过手机砸在了这名医生的头上,顿时见了红的医生去缝了4针.报道说,之所以那名医生接听手机,是因为电话是医院总部打来的.

    作者:钱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1235例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方法对1998~2003年在我院外科、妇科、眼科手术的1235例患者的无菌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单种抗菌药物用药率为2.3%,二联用药率为94.4%%,三联用药率为3.2%.抗菌药物应用频率高的为青霉素类、其次为硝基咪唑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手术后用药时间≥5d者占57.1%.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不合理用药占相当比例,手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而手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5d并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应加强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搞好医疗、护理、药学方面医务人员的协作,制订合理用药规范,以更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率.

    作者:张丽辉;林俊平;张华生;李光;王宋浩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评价指标--平均人群损失生存年数

    目前,较多学者在伤害研究中引用了潜在寿命损失年数[1~3]、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以便全面评价伤害的危害性及其对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其中为常用的是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YPLL),该指标是1986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提出的[4],并被作为衡量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但它尚不能阐明伤害导致人群损失生存年数的平均水平以及较合理地反映和评价伤害造成的死亡负担.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对死亡负担评价指标进行探索,提出了平均人群损失生存年数(Average Year of Survival Lost,AYSL).

    作者:李丽萍;王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