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测定

戴嘉;吴寒;沈华;庄亚纯;陈美华;陈涤

关键词: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摘要:目的观测老年糖尿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及对诊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 方法老年糖尿病组36例及正常老年对照组40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HRV时域分析指标为: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 结果糖尿病组SDNN(83.28±37.59)ms,SDANNindex(75.1±36.49)ms,SDNNindex(31.03±16.09)ms,rMSSD(21.13±20.59)m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rMSSD病变发生率高(50%). 结论 HRV可作为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心脏自主神经障碍的一种方法,指导临床及早预防严重并发症.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治疗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 方法测定AMI组136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HRV时域6项指标,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 AMI组的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R-R)、平均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平均R-R间期标准差的标准差(SD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的均值(mSASD)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9±14)ms和(52±26)ms(P<0.01)、(31±12)ms和(43±17)ms(P<0.01)、(11±6)ms和(15±7)ms(P<0.05)、(20±10)ms和(28±18)ms(P<0.05);AMI再通组的平均R-R间期(AVGR-R)、SDAR-R、平均R-R间期的变异系数(CV)、SD、SDSD和rmSASD高于未溶栓组和溶栓未通组,P<0.01,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前壁心肌梗死溶栓后SDAR-R(58±18)ms低于下壁心肌梗死(72±25)ms,但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再通后心源性死亡者SD低于溶栓再通后的存活者. 结论成功的溶栓治疗可提高HRV,改善AMI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减少由此引起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等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宫玲;焦青萍;顾薇;谈中茹;李瑾;邱朝晖;朱华;郑柏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Alzheimer病与遗传基因载脂蛋白E的多态性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Alzheimer病(AD)与载脂蛋白E(ApoE)的关联性. 方法通过对济南铁路地区2 01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痴呆流行病学调查,随机选出AD患者3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VD)27例和非痴呆老人(ND)36例,取外周血抗凝,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对ApoE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 结果 AD、VD患者与ND的ApoE ε4、ε3、ε2的等位基因频率依次为0.250、0.681、0.069和0.074、0.833、0.093及0.056、0.889、0.056.AD患者的ApoE ε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poE ε3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含、含1个、含2个ApoE ε4 AD的患病率分别为27.6%、60.0%、100%.随ApoE ε4基因剂量的递增AD的发病年龄提前. 结论 ApoE ε4在AD中增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特别是ε4/4型对AD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辅助意义.

    作者:朱济瑛;徐文玲;高颖;徐玲玲;许贤豪;冯颖;王建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昆山市1000例中老年人口腔常见病调查报告

    1998年我院对本市离退休及企事业单位中高级职称人员进行体检,参检人数1 755人.我科对其中1 000例45岁以上中老年受检者口腔情况进行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益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塞的血尿酸改变

    国外曾有报道糖尿病(DM)患者高血尿酸(UA)水平与心血管的并发症和总死亡率呈正相关,尽管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此来预报这些危险并发症的发生,对进一步预防和治疗具有意义.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2型DM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住院期间脑梗塞30例,同期无脑梗塞患者56例做对照,比较血UA水平的变化.

    作者:石珺;汪崇文;刘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28例老年大肠息肉分析

    我院自1980年11月~1999年5月对466例老年人进行了纤维结肠镜检查,检出大肠息肉128例,现将结果加以分析,以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特点.

    作者:阳凡;程家欣;余传定;程玲;戴一扬;郑培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并发肺炎52例分析

    随着人们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手术率日渐增加,老年人术后并发症已经成为外科医师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我院1994~1998年普外科老年人术后并发肺炎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边学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02例中老年恶性胸膜腔积液临床诊断分析

    中老年恶性胸膜腔积液(恶性胸液)占胸膜腔积液(胸液)患者的1/3~4/5,故对中老年胸液患者的诊断应注意鉴别.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胸液的102例,分析如下.

    作者:赵弘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人感染性心内膜炎22例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IE)多见于中青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在过去的10多年中,IE的流行病学已有所改变,老年人IE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2例老年IE,以探讨老年IE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

    作者:葛晓燕;徐荣良;秦永文;胡建强;张秋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为骨伤科疑难病,加之多并发有老年性疾病,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因此,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对顺利完成手术,改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有重大意义.

    作者:孟炼;陈生文;刘忠;卢红;毛军;兰婉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目前,老年病人(≥65岁)在外科住院病人中比例呈增长趋势,其中40%~60%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而需治疗.老年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性较青壮年弱,其从病理状态恢复的过程受到既往疾患、器官调节储备能力、营养状态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

    作者:王文治;庄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胆道疾病66例外科治疗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年胆道疾病渐增多,我科1995年1月~1998年12月共手术治疗老年胆道疾病6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老人所占比例在不断增加,老年病人接受外科手术者也在增加.老年人由于生理改变及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主要器官、神经内分泌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受到限制,对于手术、创伤及各种急慢性病引起的内环境紊乱的反应亦不同.老年外科病人在围手术期容易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老年病人的威胁有时超过疾病本身,应引起重视.

    作者:邢昌赢;朱泰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46例手术时机探讨

    老年胰腺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外科疾病.在我国,50%~70%老年胰腺炎为胆源性,而其中水肿型占52.5%.所以正确处理老年急性胆源性水肿型胰腺炎(AEBPE)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尤为重要.本文拟结合我科AEBPE 46例诊治体会,对AEBPE的手术时机进行探讨.

    作者:陈作兵;胡国治;朱铁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神经肽Y及P物质在老年糖尿病并冠心病中临床意义

    老年糖尿病(DM)患者冠心病(CH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DM,其原因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本文测定老年DM合并CHD患者神经肽Y(NPY)、P物质(SP)水平,旨在探讨2者在糖尿病CHD中的作用.

    作者:刘波;杨玲;石津生;姚玲;邵芙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内镜下治疗晚期食管及贲门癌性梗阻96例报告

    我院自1990年11月至1999年6月,采用内镜下微波加局部化疗扩展及置入内支架,对96例晚期食管及贲门癌性梗阻患者进行内镜下综合姑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坦;张春明;孙士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1例报告

    病例男,66岁,因恶心呕吐2周并咳嗽痰中带血4d入院,查体:体温37.6℃,血压165/105mmHg,呼吸15次.min-1,贫血貌,双眼球结膜轻度苍白,口唇略发绀.

    作者:唐广宁;王昌明;俞康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原发性肺癌144例临床特点分析

    本文报道我院两年来收治的经组织细胞学证实的老年原发性肺癌14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以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杨俊;黄茂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乳腺癌ER、PR及p53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肿瘤生物学特点的了解及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发现了许多与乳腺癌生长发育相关的因素.本文通过观察6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中ER、PR、p53的表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这些因素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薛宁;谢宏梅;崔明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感染及防治对策

    感染对外科手术的成败及康复至关重要,尤其是老年病人.如果对其生理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等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当,常可导致严重后果,乃至生命危险.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对创伤、感染的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免疫抑制和防御功能减弱,导致在外科围手术期不仅感染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远较成年人高2~3倍,而且老年外科感染及其处理与一般成年人相比有很多方面不同.

    作者:张志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前言--重视老年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处理

    近20年来外科的发展,麻醉、手术、监护技术的进步以及对手术应激认识的深化,使得老年外科病人的死亡率较前明显降低.已能对90岁这样高龄患者施行手术.社会老龄化,使得需要接受外科治疗的老年人相应增加.

    作者:吴文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