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仓
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在四川省旺苍县陈家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4个社区居委会社区门诊为单位确诊为高血压17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高压病总控制率为63.69%,说明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彼此药物间的不利,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昝春辉;许素琼;严友成;邱剑波;刘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肱骨、股骨骨折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失败的治疗及原因分析.方法:对1998年8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6例肱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获得临床治愈,有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肘关节或膝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石裕明;罗本环;王荣生;廖占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本院2001年~2003年住院的30例老年肺炎进行临床分析,老年患者免疫力差致使发病率高,且合并症多,应及早联合应用抗生素并适当延长疗程,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才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冀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病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从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冠心病的起因及预防方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开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论述了蛋类的营养价值及药膳食疗作用,并对禽蛋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作者:刘良;周文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49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20例和胸腺肽组29例进行对比.结果:细胞免疫功能胸腺肽α1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Ig G水平胸腺肽α1组高于单纯化疗组;胸腺肽α1的有效率93%,单纯化疗组为80%.结论:胸腺肽对化疗有辅助协同作用,使患者有效率提高.
作者:王美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由于脑血管壁粥样硬化,致使血管壁狭窄,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血压升高等诱因的影响下,造成脑血管破裂,产生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导致病人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昏迷和偏瘫.因本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我院多年来收治脑出血病人100多例,在护理此类病人中,笔者有几点切身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采用<外科正宗>消风散加减方治疗荨麻疹74例,治愈38例(51.35%),有效25例(33.78%),无效11例(14.87%),总有效率85.13%.
作者:冯林;曾宪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口服液在临床应用.方法:通过2005年9月68例住院患者分随机分治疗组36例,用脑心通口服液;对照组32例,用脑复康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9%,对照组总有效率75.9.结论:本药组方精炼,力强效专,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恩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方法:对10例经手术证实的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为瘤内出血,瘤体急剧增大,内压增大而突出性腹痛;4例为肿瘤外向性生长.只要发现肾脏肿瘤中有脂肪密度,CT值在-40Hu以下,增强扫描脂肪成份不强化,血管肌肉组织强化可诊断.结论: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可靠方法.
作者:曾纪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观察埋兔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作者:王敬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防风通圣丸属于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作用,是中医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头痛咽干、疮疡初起等病的传统药物.近年临床开发出许多新用途,在治疗肥胖、皮肤顽痰、中风、高血脂和偏头疼及脑病后遗留额痛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
作者:徐婧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浅谈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5~2007年共收治45例甲状腺机能亢进需要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的病人进行护理分析.结果:通过对甲亢病人在生理、心理方面精心周到的护理,45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
作者:赵艳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医药在中风的综合康复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理论认为,中风乃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不足为本,痰瘀阻络为标,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致.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健脾化痰祛风、益气活血祛瘀、补肾填精益髓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针灸、按摩以及康复训练,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钱成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对儿童哮喘诊断治疗中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求治疗儿童哮喘的佳方法.
作者:和贵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抗菌药物的研制开发和广泛应用,出现了药物不合理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的新课题,特别是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防范.
作者:苏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术中因游离、剪断胆囊管时损伤胆囊动脉9例(50%),分离胆囊床时损伤胆囊动脉分支出血4例(22.2%),胆囊变异血管出血3例(16.7%),胆囊穿支血管出血2例(11.1%),处理方法采用钛夹钳夹、电凝止血,全组病例无中转开腹,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动脉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曾小东;郭晓东;杨慧;祁晓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免疫学根据实验研究提出,艾滋病导致免疫衰退的主要标志,是外周血CD4细胞的功能与数量之下降.但中西不同疗法对该一雷同现象的形成机制却有着本质区别:首先是病毒载量下降机理迥异,其次是CD4与CD8的表达量相距悬殊.
作者:孙传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平喘止咳汤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3例患者按随机编号表分为治疗组52例运用平喘止咳汤治疗,其中分痰热型(27例)、痰湿型(25例);对照组51例按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且治疗组中对痰热型疗效优于痰湿型.结论:平喘止咳汤对喘急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型疗效显著.
作者:冒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效果分析.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HD)治疗,每组各40例患者.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62.5%.结论: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应用治疗急性中毒,二者优势互补,安全快速,疗效显著,提高了重度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伟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