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与常规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接受腹膜透析置管并且规律腹膜透析(PD)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共8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麻下腹腔镜组(A组)和局麻常规手术组(B组),A组41例,B组45例,记录手术前后两组的基本状况、并发症、生存时间、退出或死亡等结局;对A组比较术前、术后肝肾功能.结果 共2例死亡,腹膜炎发生5例.A组患者术后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定位准确、创伤小,漂管及堵管率低,较常规手术具有优越性,而且全麻下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腹腔镜下PD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PD置管方式.
作者:亢宁苏;卢国元;徐德宇;乔青;沈蕾;李明;周玲;周晓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对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重复肝动脉造影和栓塞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意义.结果 10例均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前后显示下腔静脉癌栓血管,16例在栓塞后1~3月内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癌栓的供应血管增多,癌栓增大,其中4例累及心房.4例下腔静脉癌栓血管不显影.栓塞后癌栓内均见碘油沉积,部分癌栓缩小.结论 原发性肝癌之下腔静脉癌栓由肝动脉主要供血,造影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对癌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排除有促进癌栓生长的可能.治疗上宜采用综合治疗.
作者:骆江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者的脑血管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病时脑血管改变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应用TCD检查、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脑血管的改变.结果 TCD、64排螺旋CT检查脑血管改变异常92.9%、94%.结论 TCD、64排螺旋CT在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发作时检查诊断中对脑血管改变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说明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狭窄及并发颈椎病的发生,终导致后循环脑血流减少,脑组织低灌注,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总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发作与脑血管改变、颈椎病关系密切.
作者:周勇;徐树军;刘娜;伍丽红;袁玉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与β(ERα、ERβ)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及20例乳腺纤腺瘤组织中ERα与ERβmRNA的表达.结果 ERβmRNA总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为52.5%,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20%(P<0.05);ERαmRNA单独表达率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为65%,高于其在乳腺癌组织的25%(P<0.05);ERα与ERβmRNA共表达表型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5%,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组中的15%(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ERα与ERβ共表达表型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P<0.05),并趋向于更高的肿瘤病理学分级.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ERα与ERβ共同表达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沈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胆红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18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娜;邵建苹;伍丽红;朴影;李春双;惠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9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项目的 现用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确保其适用于该实验室,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28-A2推荐方法,采集符合要求健康参考个体标本20名,按实验室标准化操作程序(SOP)文件要求规范用VITROS 950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标本,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共计测定19项.其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肌酐(CREA)5%以上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以外,TP、ALB超出上限,CREA超出下限;尿素(UREA)、氯(Cl)、总胆红素(TBIL)和乳酸脱氢酶(LDH)95%结果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内;其余项目100%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内.结论 该次验证的项目除TP、ALB和CREA外,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适用于该实验室,可以继续使用;实验的验证具有科学的说服力,容易发现生物参考区间的偏离,建立完善的验证制度、程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行;宋鉴清;戚其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功能的变化.方法 入选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1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2小时C肽(2hC-P),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FPG、2hPG、HbA1c和HOMA-IR显著下降,而FIns、FC-P、2hIns、2hC-P和HOMA-β显著上升.结论 对于血糖较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数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姚丽琴;成兴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鼠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家族成员间的同源性,揭示其进化规律.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家族各成员间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的特征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上数据库对核酸、蛋白质序列进行同源比较,结构域分析和进化树绘制.结果 小鼠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家族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均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显示各成员来源于同一祖先并在不同时期分野.结论 各成员来自于同一祖先的同一家族,结构相似,但其进化方式属于趋异性进化.
作者:赵俊宇;徐岚;郑磊;姜智;赵善成;吴士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 对HCM患者及对照组分别测量舒张期三尖瓣口的血流峰值速度E峰、A峰,并计算E/A;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隔叶及前叶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对两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HCM组较对照组三尖瓣E峰减低,A峰增高,E/A<1,三尖瓣环Em减低,Am增高,Em/Am<1;HCM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能够反映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作者:赵广明;吴晓萍;胡燕华;刘炯欧;李淑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皮病(PSS)累及食管的X线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 采用食道气钡双重造影,同时行立位及卧位多体位观察,并对其X线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PSS食道受累患者排空时间、管腔直径及黏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结论 食道气钡双重造影是观察食管功能的有效检查手段,对早期诊断PSS具有极高价值.
作者:张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相关性,探讨两指标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38名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LDL-C水平,进行对照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s-CRP、LDL-C 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且缺血性脑卒中组hs-CRP与LDL-L呈正相关(r=0.46437,P<0.05).结论 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可能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LDL-C和hs-CRP的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辉芳;程庆璋;张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只)及实验组(70只),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及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成模后0、4、8、12、16周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取血测空腹血糖、sL-selectin、LDL-C、HDL-C.结果 试验组大鼠血清sL-selectin明显高于正常组,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血清sL-selectin持续升高;血清sL-selectin与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sL-selectin在糖尿病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慧敏;张洁;刘璠;王丽娜;杨爱格;张庆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2004年6月~2008年6月14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7例患者中,良性病变99例,占67.35%;非器质性病变34例,占23.13%;恶性肿瘤14例,占9.52%.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作者:蒋俭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直肠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外科关注的焦点.以往对无法行肠镜切除的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多采用开腹和腹腔镜肠切除术、直肠肿物局部切除术等.但各种术式都有其缺点且均无法覆盖整个直肠.
作者:丁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复合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双盲法将符合标准择期拟行手术的200例患者分为4组,Ⅰ组(n=50):生理盐水2mL;Ⅱ组(n=50):2%利多卡因40mg;Ⅲ组(n=50):托烷司琼5mg;Ⅳ组(n=50):托烷司琼5mg与2%利多卡因40mg.四组从静脉注射上述药物1min后,以0.5mL/s的速度按2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诱导.根据Ambesh四分法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Ⅱ、Ⅲ、Ⅳ实验组与对照组Ⅰ组比较均可以明显降低丙泊酚静脉注射疼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P<0.05),而Ⅱ、Ⅲ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组间(P<0.05)及Ⅲ组与Ⅳ组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丙泊酚静脉注射前缓慢预注托烷司琼复合利多卡因能有效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邵丽丽;吕黄伟;田阿勇;刘玉伶;吴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铁皮石斛煎剂作用后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微核的变化.方法 通过MTT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药物作用时间对GM063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MTT法测定相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培养24h未加药组和加不同浓度药物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胞质分裂阻滞法(CB法)计数铁皮石斛煎剂作用联合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微核率(Micronucleus frequency,MNF)和微核细胞率(Micronucleus cell frequency,MNCF),将铁皮石斛煎剂作用的GM0639细胞与单纯照射细胞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铁皮石斛煎剂在给药浓度0~100mg/mL范围内,铁皮石斛对GM0639细胞没有细胞毒性.4Gy照射后培养24h,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增加,加药60mg/mL就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4Gy照射后培养24h,在试验药物浓度为60mg/mL,作用时间为24h时,将CB微核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可以得到药物作用及未经药物作用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两组曲线,铁皮石斛作用组的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结论 铁皮石斛可以降低辐照后GM063细胞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铁皮石斛具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
作者:张沛;张国庆;曹建平;顾柏林;周湘明;王勇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门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所有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同时检测肝功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B超等.结果 轻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改变不大(P>0.05);而中、重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90d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 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及其疗效成正相关.
作者:张帆;唐海燕;苏淑贞;方琦逍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 部分骨髓外的肿瘤细胞经血源性转移至骨髓形成转移灶,骨髓被癌细胞侵润,造成骨髓结构的破坏和造血功能的紊乱.骨髓转移癌(metastatic carcinoma of bone marrow,MCBM)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骨髓涂片确诊的21例骨髓转移癌分析如下.
作者:陈玉梅;潘建玲;石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小儿食道异物是五官科的常见疾病,食道异物取出术操作简单且时间短,由于患儿不配合医生操作,接受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常需镇静-镇痛.我们通常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来完成手术,但这种方法有经常导致患儿呼吸抑制,术中肌肉松弛不够,术后苏醒慢等缺点.
作者:钱秋;徐毅明;陈尔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9年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及病理确诊4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病史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 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39.13%)、胀痛(21.74%),实验室检查均有轻度贫血,病变部位主要是胃窦和胃体,上消化道内镜活检确诊率为70.59%,病理类型多为DLBCL(52.17%)和MALT(26.09%).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胀痛,病变部位多在胃窦胃体,病理类型以DLBCL和MALT多见,上消化道内镜活检仍是主要术前诊断方法,后腹膜肿大淋巴结有利于诊断.胃癌根治术仍是目前的主要手术方法.
作者:罗苏青;管洪庚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