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耳鼻咽喉科门诊的部分患者经专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

付永志;刘晖

关键词:耳鼻咽喉疾病, 专科门诊, 效果
摘要:目的 关于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不理想效果做出分析.方法 制定的治疗方案以不同人群的病症情况而改变,主要针对身体以及心理两方面.结果 由于治疗手段的方式改变,患者预期的治疗效果也不同,大部分患者得到了满意效果,而小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 由于耳鼻咽喉科疾病诱发的原因有很多,病源类型繁杂,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状态差等等,为了分析出治疗效果不佳的原由,解决他们的困扰,进行研究找到解决办法.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气垫床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褥疮的防治作用

    目的 研究气垫床在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预防褥疮的作用.方法 老年股骨颈骨折165例,其中单日收入住院89例患者使用医用气垫床,双日收入住院76例患者使用普通病床,观察患者褥疮发生情况.结果 89例使用医用气垫床患者均未发生褥疮,76例使用普通病床患者,6例发生褥疮,两组病人褥疮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结论 医用气垫床具有防褥疮的作用,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琼香;王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牙周炎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牙周炎患者使用心理护理以及口腔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手段后,对治疗效果及其影响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50名老年牙周炎患者共计60颗病牙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牙周炎护理方法,干预组除了传统护理外,加用完整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共50名老年牙周炎患者在治疗后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牙周炎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立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腹外疝患者102例,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康复出院的例数为102,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 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白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中耳炎患者采用耳内镜鼓膜置管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中耳炎患者给予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7例给予耳内镜鼓膜置管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6%,两组患者在疗效上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耳炎患者选择耳内镜鼓膜置管术的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作者:麦麦江·图尔荪托合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对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阑尾炎切除手术,并在手术全过程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120例患者有115例(95.83%)痊愈,出现并发症5例(4.17%),其中切口感染2例,腹腔脓肿2例,便秘1例,经对症的处理后,症状都得到控制,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孙桂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成典型胸痛组和无典型胸痛组,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在无典型胸痛组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为51.4%,糖尿病比例为37.1%;无典型胸痛组患者多部位梗死和肺ST段抬高梗死率要明显高于典型胸痛组;典型胸痛组并发症发生率100%,典型胸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5%,无典型胸痛组死亡率为17.1%,典型胸痛组死亡率为11.7%.结论 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症和并发症多,且治疗效果差.

    作者:林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责任护士接诊班模式对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接诊护士班设置与常规扁平化排班模式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关系.方法 在常规扁平化排班基础上增设置接诊护士班,接诊护士班职责为单纯负责新入院的评估、宣教、治疗护理措施与计划的落实.对没有该班时患者进行满意度、预见性评估、病情掌握、护理关注点、健康教育对比,每日下班前接诊护士班打印病历资料,向所有在岗护士进行汇报入院病人的情况.结果 有接诊责任班时,入院宣教到位、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早于没有接诊护士班时,护士对病人病情预见性评估更到位.结论 该排班模式利于护理质量提高.

    作者:王静;石春静;杜立新;王振华;贾培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心静脉压监测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复苏病人,短期内需要大量补液的患者,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需长期维持输液的患者,有时也应用于深静脉高价营养及浅静脉穿刺困难者.对于大手术以及紧急情况下应用大量输血输液的途径,能提高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可保留的时间长.但局部有血肿者局部有感染者不能应用.其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在各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方法简单易掌握,但如果操作不慎,护理不当,也可酿成严重的后果,近期对13例应用深静脉置管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保娟;李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或(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紫绀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呼吸衰竭是引起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主要原因,临床病死率高,病情变化迅速,临床护理困难,预后差.为了提高疗效,探讨合理的护理方法,临床治疗护理中值得研究.现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高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痔疮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护理干预

    目的 对痔疮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痔疮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根据具体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一般化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在对排尿困难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缓解情况与疗效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有4例(6.67%)发生了尿潴留而实施了导尿术,而对照则有9例(15.00%)发生尿潴留并行导尿术,两组比较其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在对痔疮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很好的改善术后排尿困难的症状,同时也可以很好的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班英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析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某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4例胃手术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的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在224例胃手术病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在胃手术治疗后3到10天内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症,患者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症的发生平均时间约为7.2天.在对于胃手术后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断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胃造影、胃镜检查结果进行病症诊断确定,在对于患者进行非手术综合治疗后,8例患者病愈恢复,1例患者由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手术后容易在近期内发生的一种并发症状,尤其是采用毕Ⅱ式胃肠吻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率更高,在临床中可以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方式进行诊断确定,并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

    作者:何喜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

    综述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体检及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实验室检测方法、疾病诊断标准.总结了OSAHS患者的健康教育经验,包括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认为做好OSAHS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何金;苏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采用随机取样法分成2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的情况,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袁(SDS)和抑郁自评量袁(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DS的t值-8.5,P<0.01,SAS的t值-8.2,P <0.05;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这些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应防范措施进行有效制定.结果 相关护理人员依据要求将这些规定有效执行后,有效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以及手术室安全.结论 分析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采取防范措施,对手术的安全以及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闫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踝关节骨折34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析2008年8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 治疗效果优28例,良3例,中2例,差1例.结论 手术治疗,能够复位重建踝穴的稳定性,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形态,有效的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张晓亮;于金芝;尹升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2013年第三季度全肠外营养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全肠道外营养处方,为我院全肠道外营养处方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我院2013年第三季度全肠道外营养处方对其处方配比及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013年第三季度全肠道外营养处方798份,处方基本符合规范,不合格处方58份,占总处方数的7.27%.结论 我院2013年第三季度全肠外营养处方经过药师审核把关,进一步保证了处方的合理性,提高了临床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赖耀文;侯瑞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新进展

    腹腔镜手术是借助摄像系统、光源及器械操作的手术方式,1947年Palner首次将腹腔镜应用于妇科临床,随着设备的换代更新,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和部分恶性肿瘤的诊治,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肿物、异位妊娠及早期宫颈癌等的分期诊断和广泛切除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失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就腹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治中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文悦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足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一组则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6个月的护理后,护理组的糖尿病足发生率为6.0%,常规组的糖尿病足发生率为18.4%,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状况.

    作者:刘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在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患有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梗塞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塞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超早期溶栓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塞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在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易伟;罗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究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可能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对于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已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治疗手段有很多,且各具优势和弊端,有些治疗方法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一些治疗方法或治疗药物往往会引起小儿的不良反应.鉴于此,本文就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着我院的诊治病理进行分析总结,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的进展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患儿的健康.

    作者:林树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