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致抑郁5例报道

曲延明;朴哲范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抑郁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II)术后出现抑郁的原因.方法 对5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术后患者出现抑郁的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产生抑郁的具有多因素:神经递质、免疫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药物作用等综合因素.结论 导致CSDII术后出现抑郁的因素较复杂,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大多数可以治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80例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风险的主要因素.方法 在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疾病行手术治疗案例中选取80例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2例(2.5%),死因左心衰(1例),脑梗(1例);并发症18例(22.5%),其中感染9例,肺不张2例,肾衰7例.结论 通过正确评估患者耐受手术风险的能力及手术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或者改变手术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刁振斌;李长波;赵静华;李越鹏;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性化肠内营养干预对管饲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肠内营养干预对管饲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0例管饲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提供膳食指导常规进行饮食护理,观察组开展个性化营养干预.结果 观察组个性化肠内营养干预三周后,患者的营养风险评分降低,全身机能状况明显改善,扭转了患者的临床结局.结论 个性化肠内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管饲患者营养不良,明显促进疾病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邓小兰;胡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菌气体联合探通术治疗儿童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菌气体联合探通术治疗儿童泪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治疗儿童泪囊炎220例240眼,用无菌气体联合自制泪道探针进行泪道探通诊疗.结果 经过半年以上随访,治愈率98%.一次探通230眼,二次探通5眼,术后无眼睑水肿假道泪道撕裂假道,呛咳及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冲洗通畅但仍流泪3例,鼻腔炎症2例转鼻科治疗.结论 无菌气体联合探通术治疗儿童泪囊炎简便,安全无严重并发症为大优点,是目前治疗儿童泪囊炎较好的方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文;李自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头孢拉定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分析

    目的 对头孢拉定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分析.方法 采用几类菌种对头孢拉定胶囊做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比较以及验证实验,并对验证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头孢拉定胶囊的细菌计数,所污染的三株验证用细菌回收率均在70%以上;采用平皿法进行头孢拉定胶囊真菌计数,两株验证用真菌的回收率也均在70%以上.结论 头孢拉定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中,分别采取薄膜过滤法测定细菌计数结果,平皿法测定真菌计数,表明以上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作者:徐秋萍;姚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取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入住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牵引、针灸、中药熏蒸等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整体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2.92%,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康复护理方法能极大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彭玲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及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同护理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刘亚丰;李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结合音乐疗法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结合音乐疗法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入院后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辅以音乐疗法.结果 在用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音乐疗法可以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心悸、胸闷、失眠等临床症状;经济安全、易行、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桡骨远端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十分常见,约占1/6[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亦日益增多,且大都为关节内、不稳定骨折,有学者主张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长期制动可加重废用性骨质疏松,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科学进步,以外科手术治疗为首选,配合内科用药、生化监测与康复锻炼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更易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所以术前对于骨折的具体类型、关节面的损伤塌陷程度等情况的了解尤为重要.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地显示骨折的特征,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及术式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我院近三年来3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行螺旋CT三维重建及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俊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的分析

    目的 通过对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的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对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患者进行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开腹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骶前纵韧带补片悬吊术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2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两组一般资料、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Alc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HbAlc水平的达标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达标率90.4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能够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石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检测的应用

    目的 对肺结节检测中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进行检测,探讨和分析其应用的效果.方法 通过制作肺结节模型,然后分别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DR双能减影进行扫描检查.同时对两组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两者的检测效果.结果 采用DR双能减影来对肺内10mm和5mm的结节检出率分别为100.0%和88.0%,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检测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肺结节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测,其的检测效果与DR双能减影检测效果相当,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肺部普查的检测方法.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3例眼肌麻痹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眼肌麻痹的临床治疗特点及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内收治的23例眼肌麻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特征.结果 23例患者主要病因为血管病性眼肌麻痹、痛性眼肌麻痹、外伤性眼肌麻痹、其它原因性眼肌麻痹等,主要累及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滑车神经.结论 眼肌麻痹发病原因较多,多发于中老年,应根据发病年龄、起病方式及伴随症状等临床表现仔细分析临床特点,明确诊断后,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孟宇;孙广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医院护士中随机抽取60名,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对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士的管理效果及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半年后,观察组的护士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士感觉压力小于对照组,对管理方式更加满意,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管理护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使护士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崔燕姿;刘新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3例观察

    目的 分析5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30例同期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3.3%,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6.2%,术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3例,占到10.0%,而研究组只出现2例,占到3.8%.结论 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中腹腔镜微创手术疗效好,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能较快恢复,可以在该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伍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和主要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我院产科出生的8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主要特点、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等.结果 88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中,黄疸类型主要有母乳性25例(占28.4%)、溶血性16例(占18.2%)、感染性37例(占42%),不明原因10例(占11.4%).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后,所有患儿的病情均已得到有效缓解,且预后状况均良好.结论 引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比较多,既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主观因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护理是有效提高疾病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贺玉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观察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选取9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其中45例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观察组),45例未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对照组).观察两组难产产妇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分别为182.22%、6.67%、2.22%,对照组则为42.22%、22.22%、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张敏;綦萍;王占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医院财务档案管理

    医院的财务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活动的历史记录和宝贵资料,也是医院管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和后勤保障等全面工作的经济反映,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行、服务质量、品牌声誉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医院财务档案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等方面的阐述,分析大多数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现实状况,对发现的共同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财务档案科学管理的对策.

    作者:李汉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结直肠癌并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的临床护理心得

    目的 总结老年结直肠癌并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 回顾性的对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结直肠癌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本组45例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常规检查全部确诊患有糖尿病,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71±4.2)岁,肿瘤位于升结肠的4例,直肠22例,乙状结肠13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2例,肛管1例.结果 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无死亡病例,43例患者对治疗和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5.56%.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老年结直肠癌并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疗效的保证.

    作者:高新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适性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性护理在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60名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专科基础护理,实验组在给予舒适性护理干预.结果 在医疗费用、住院天数、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积极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以及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对幽门螺杆菌根治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三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Hp)的根治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予以1.0g阿莫西林胶囊+20 mg埃索美拉唑肠溶片+500mg克拉霉素片口服治疗,B组予以1.5g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20 mg埃索美拉唑肠溶片+500mg克拉霉素片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Hp根治率.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72.0%,Hp根除率为76.7%,B组的治愈率为91.3%,Hp根除率为96.0%,B组的治愈率以及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1.3%,B组为2.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及Hp根除率常规阿莫西林更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驭;张国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