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莹;杜文经;刘雪锋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40例,阿司匹林组32例,观察时间为14d,对两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氯吡格雷治疗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作者:徐德恩;罗蔚锋;吴青;刘春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云南产鼠尾草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丹参进行对比.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全心停灌后再灌流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动脉套管侧管给药.测定再灌注30min后,灌流液中CK、LDH、SOD、GSH-Px和MDA含量;同时测定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幅度和心率.结果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可以对抗离体大鼠心脏停灌后再灌注引起的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幅度和心率的降低(P<0.01,P<0.05);降低灌流液中CK、LDH和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的活力(P<0.01,P<0.05).结论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在体和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荣平;李惠兰;郑春兰;秦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固定矫治器治疗中牙冠表面托槽周围的牙菌斑指数评价固定矫治器对龋病的影响.方法 80例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分别在矫治前、矫治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使用菌斑显示剂检测牙菌斑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1个月、6个月菌斑指数均比矫治前大,具有显著性差异;戴用矫治器12、18个月的菌斑指数均具有显著性降低.结论固定矫治器的戴用易造成菌斑的滞留,因此,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牙齿、牙周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扬;洪玉华;张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凝血酶对宫颈妊娠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凝血酶用冰生理盐水溶解(100~200U/ml)注入宫颈管腔保留,必要时4~6h后重复1次或加用纱条局部填塞.结果 3例宫颈妊娠出血采用此方法止血全部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凝血酶有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1].而冷刺激又可使血管收缩.针对宫颈妊娠搔刮术后出现的广泛渗血,加用凝血酶止血效果确切,可大大降低开腹手术的机率.
作者:黄菊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反映红细胞同一性质的多个血流变计算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对144例(不分性别)计算指标与相关的测定指标按不同红细胞压积组,不同刚性指数组,不同低切还原粘度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3种分组中,刚性指数,TK值的变化有两组一致;血沉K值基本与红细胞压积的变化一致;聚集指数、低切还原粘度,血沉K值3项红细胞聚集指标无一组完全一致;结果未显示变形指标与聚集指标有因果关系.结论要对计算指标进行精简和修正,缩小其差异性,提高可信度.
作者:何莹;杜文经;刘雪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藻酸双酯钠注射液组)和对照组(血栓通注射液组),分别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血液流变学与血脂变化.结果藻酸双酯钠注射液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8.3%,血栓通组总有效率86.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及血脂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及血脂有轻微改善,P>0.05.结论藻酸双酯钠注射液具有抗疑、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作者:申奥;齐刚;李劲松;邢世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inding protein,RB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微量白蛋白(mALB)和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5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 分为无肾病组、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所有受试者留晨尿后的第一次尿液,取10ml离心,收集上清液,并留24h尿.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RBP、TRF、mALB、α1-MG、IgG 及24h尿微量白蛋白,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尿肌酐(Cr).结果尿测定结果分别以RBP/Cr、TRF/Cr、mALB/Cr、α1-MG/Cr、IgG/Cr表示.糖尿病无肾病组RBP/Cr 、TRF/Cr与正常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mALB /Cr和IgG/Cr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初期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临床肾病组尿中5种微量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50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含量进行组间比较,糖尿病无肾病组与初期肾病组差异显著(P<0.05),临床肾病组与无肾病组及初期肾病组比较,均呈非常显著升高(P<0.01),以mALB为高.糖尿病无肾病组RBP和α1-MG均升高,且随着病情进展,RBP升高幅度较α1-MG大,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尿RBP、TRF、mALB 、Ig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部位、病变程度、治疗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意义,且方法灵敏可靠.
作者:陆进;金一;吴元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献血者血液肝素抗凝(34U/ml),体外配对试验,血液稀释.在不同的血液稀释状态下,粘度、变形性、聚集性发生变化.在不同稀释层次中,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实验组加入血塞通注射液,在37℃放置10min,用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测量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用全血粘度测试仪测定全血粘度.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对照,血塞通注射液组红细胞聚集性明显降低(P<0.01),同时红细胞变形性增高(P<0.01),血液粘度降低(P<0.01).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其原因是血塞通改善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
作者:张周良;刘树林;闫琳;陶征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种新型生物信息分子,它与一些含氮衍生物一起通过和生物分子及细胞的相互作用参与机体保护、调节及逆转等机制,特别是调节心血管系统中众多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1].释放N0的化合物已经作为评价N0在心血管系统生理和治疗上关键作用的有效工具[2].1992年美国Science杂志将N0选为当年的明星分子(molecule of the year).
作者:武煜;顾振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降纤酶注射液对家兔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耳白兔33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降纤酶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每日注射两次,与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检测.结果在注射后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明显降低,血沉加快,血清粘度与血浆粘度出现倒置和逆转.结论降纤酶注射液对家兔血液粘度有改变,尤其是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显著改变.降纤酶可降低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是一种作用明显的降纤、溶栓剂,这对于研究血栓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戈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刺五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2例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男性32例、女性9例.治疗组年龄及病程分别为52.7±5.6岁、1.5±1.3年,对照组年龄及病程分别为53.2±5.7岁、1.5±1.2年.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检测结果提示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汤佩麟;刘王明;张虹;马雪兴;王允;姚金良;韩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5项参数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08例脑梗塞住院患者和40例中老年体检者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和血小板大聚集率(MAR),对血小板5项参数进行比较并作相关分析,同时对脑梗塞组中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5项参数进行配对比较.结果脑梗塞组PLT减少、MPV和MAR增高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0.05).PDW、 PCT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对照组PLT与MPV为中度负相关(r =-0.55,P<0.01),脑梗塞组二者为低度负相关(r =-0.37,P<0.05).脑梗塞组治疗后MPV减小,有显著差异(P<0.05);PLT、PDW、PCT和MAR无显著差异.结论 MPV增大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指标,观察PLT、 MPV和 MAR的变化对脑梗塞的诊断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作者:石冬敏;陈雪梅;钱连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探讨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中药药物研究的方法,阐明活血化瘀中药药物的流变学作用.以宏观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为分类项目,阐述血液流变学中药药物的作用,如影响血液粘度的中药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中药药物,抗血栓形成的中药药物等,中药药物的单味药和复方药对于宏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细胞流变学指标均具有广泛的作用,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单味药或复方对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具有作用,作用机制不尽相同.血液流变学中药药物对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中药药物的流变学作用可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从细胞血液流变学、分子血液流变学水平研究中药药物的作用机制.同时,发现中药有效单体及有效成分,或组成中药复方有效组分,发挥中药复方的优势与特点,提高活血化瘀中药的流变学研究水平,进一步促进中药药物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刘剑刚;史大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909对D-半乳糖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腹胶注射D-半乳糖造模的同时给大鼠灌服复方909,6周后测定复方909对大鼠学习记忆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复方909 6.25~25mg/kg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论复方909能够提高D-半乳糖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其改善半乳糖所致痴呆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作者:蒋小岗;顾振纶;谢梅林;高健;王天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过血浆前体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和36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前体蛋白.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0~24h血浆前体蛋白水平(8.06±3.34mg/L)较正常对照组(2.93±1.04mg/L)明显升高(P<0.005),急性脑梗死组发病0~6h血浆前体蛋白水平(8.84±3.46mg/L)较6~24h血浆前体蛋白水平(7.54±3.24mg/L)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前体蛋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喻霞云;顾国浩;石婷婷;高纯;彭群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吸入液氧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3个月的10名健康青年在吸入液氧(吸氧组,4L/min)和不吸液氧(对照组)的条件下,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并在安静时,运动后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液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ηr)、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系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VAI)和血栓形成系数(TF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运动后吸氧组较对照组HCT、ηb、ηp、ηr、TK、IR、VAI、TFL均降低(P<0.01).结论吸入液氧能延长供氧时间,加快运动机体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恢复,可能是运动后疲劳消除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崔建华;张芳;张西洲;邢国祥;战祥总;王伟;马勇;哈振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超早期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方法回顾性统计56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ACI者20例,无ACI者36例)的血脂、空腹血糖(FBG)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结果 T2DM并ACI组TC、LDL-C、TG及FBG明显高于T2DM组、正常对照组(P<0.01),T2DM组TG、FBG和LDL-C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0.05).T2DM并ACI组和T2DM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沉及方程K值有不同程度增加,而ACI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RBC电泳时间高于T2DM组(P<0.05).FBG与红细胞压积(Hct)、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血沉方程K值、RBC聚集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LDL-C、TG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电泳时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调整年龄、病程并再分别调整血糖、血脂计算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血脂、血糖之间的偏相关系数,结果显示血浆粘度与TC、TG呈正相关(r=0.389、0.347,P= 0.004、0.011);FBG与高切、低切、RBC电泳时间呈正相关(r=0.380、0.358、0.381,P=0.006、0.01、0.006),而与血沉呈负相关(r=-0.394,P=0.004).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粘度、LDL-C、TG、FBG是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TG、FBG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在发生ACI之前就已存在血脂、血糖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能为T2DM和脑梗塞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因此有效地控制血脂、血糖,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是预防T2DM发生脑梗塞的关键.
作者:阎博强;蒋桂湘;冼迎春;李付章;翟运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变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80例心、脑血管病门诊就诊病人血液流变学特性及肾功能3项指标进行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液流变学特性与肾功能的变化及相关性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有不同改变,50岁以上男性尤其明显.结论改善患者血液黏滞性及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进而改善肾功能,其临床意义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
作者:曾伟英;何庭宇;粱智恒;卢兰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闭塞性脑血管病之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虽目前对该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但疗效都不甚理想,大部分病人都有较为明显的后遗症,影响工作与生活.我院从1996年开始应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LIB)治疗脑血栓形成等闭塞性脑血管病,并加强了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孟淑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检测了22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和20例同期体检健康对照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全血高切、中切和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和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等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或比较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有明显血液流变学改变,患者血液呈高粘滞状态,血流瘀滞.
作者:徐丽萍;李雪梅;魏茂元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