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改革探讨

刘萍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 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改革
摘要:《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应该以“贴近临床、服务临床”作为新型教学理念.而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职业技术操作能力培训为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应变能力和将来继续学习能力.综合上述观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从前期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实验内容更为合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组织交际讨论性活动,活跃学生思维的质疑能力;用创新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优化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 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为临床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之间接收诊治的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具体情况,研究并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对临床治疗方法加以改进,提高治愈率,完善临床护理.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多是因患者脑部出现动脉瘤或动脉畸形以至于血液回流至蛛网膜下腔,经过综合治疗能提高治愈率,临床护理促进患者很好的康复.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率较高,但是通过临床及时治疗,精心护理,患者康复的几率很大,所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准确治疗,精心护理.

    作者:刘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 针对肺心病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后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2年9月于我院内科进行肺心病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针对治疗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则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对护士服务和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的治疗组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为百分之百,远远高于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的治疗组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百分之百,远远高于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服务态度和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春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阴囊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 急性阴囊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探讨,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2008年11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急性阴囊疾病患者51例,笔者所在所有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急性阴囊疾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后诊断进行了对照分析,诊断及手术结果完全一致.本组51例中,急性睾丸炎10例,急性附睾炎19例,睾丸损伤15例,睾丸扭转7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阴囊疾病的首选无创性临床检查手段,对阴囊急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及时确诊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初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喘证的中医护理

    喘证是临床常见病症,在中医上来讲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使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更严重者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现代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气管炎、心脏性哮喘、肺气肿等疾病均属于喘证.1一般护理1.1病室环境患者病室应阳光通透,空气新鲜,室内禁止吸烟,消毒1次/d,以避免灰尘及异味刺激.病室内应注意防寒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相对温度保持在55-60%为宜.严格探视,避免外邪入侵.1 2体位及生命体征喘证急性发作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者体位取半卧位或坐位,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并定时协助其翻身,扣背排痰.患者症状缓解,可以适当下床活动后,还可以在护理人员指导下,结合气功,太极拳进行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护理人员应深入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经常查看患者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神志是否清楚.寻找患者发病的规律、诱因及发病先兆,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值护人员应加强巡视病房,检查吸氧管是否脱落,位置是否正确,管道是否通畅.喘证患者经常在夜间发作,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控制其病情,可以避免喘证患者病情加剧.值护人员巡视病房时如发现患者出现头痛、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精神错乱、嗜睡和昏迷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做好各种抢救措施.

    作者:李冰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儿科静点门诊的应用实践

    目的 探讨在儿科静点门诊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就医环境.结合儿科静点门诊的护理特点.方法 通过对儿科静点门诊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从重要性,实施性,指导性和效应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儿科静点门诊应用后,改善了紧张的护患关系,增强了护士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门诊患儿家属投诉和纠纷的发生.结论 坚持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儿科静点门诊的应用,树立人性化护理意识,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是当前优质护理发展的方向,是与国际护理模式化并轨的捷径.

    作者:孙慧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析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路实践及方法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并巩固加深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向一名合格护士转变的重要阶段,[1]是护理教育的后环节,而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是培养护理实习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动手能力、迈向神圣的“白衣天使”工作岗位的第一步.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及护理教育的改革,如何培养工作能力较强的实用型护士,是现今每一位带教教师面对的首要任务段.[2]作为教学医院的带教老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带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整个护理队伍的发展,带教老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护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3]通过多年的带教经历,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现将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淑宏;孙建华;刘海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灌流串联(HD-HP)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治疗45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次透析时间4.5h,在透析前,将准备好的灌流器用专用连接管接于透析器前,HD-HP治疗2.5h;每周一次.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5例患者为无效,40例患者为有效.90%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 HD-HP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有好的临床疗效,治疗中应注意各项操作都应符合规范,给予患者密切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马秀玉;杨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手段及护理方法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4万妇女死于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窘迫综合症、凝血功能障碍、休克等,严重的后续影响还包括生育功能的丧失和脑垂体的坏死,甚至还会危及产妇生命.通过保健、医疗和护理手段,尽可能的预防产后出血,及时监测出血症兆和病情,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护和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从而大程度的降低生产风险和产妇死亡率.

    作者:娄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种四吡咯化合物的合成

    光动力疗法作为常规治疗手段,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及相关技术日趋成熟,应用也日益广泛,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四吡咯化合物卟吩衍生物作为光动力药物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我们研究共轭双光子四吡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作者:夏娇;丁海林;陈志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观察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的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后行PCIA:A组: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20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观察0-48小时内各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追加次数,血压、心率、呼吸、Sp02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与A组、C组比较,各时段VAS评分,三组各时段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键次数B组低于A组、C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低于A组、C组(P<0 05) 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具有安全满意的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韩金华;刘敬华;李宁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键指标法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关键指标法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确定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年资系数、岗位系数、专业素质等指标作为关键指标,同时赋予这些指标不同的权重,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这些指标进行评分估计.结果 通过实行关键指标法,临床上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实行关键指标法之前的情况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关键指标法的实施可以有效保证护理绩效考核方案的公正性及客观性,而且操作起来较为简单,对于促进护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印忠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院信息系统在病案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

    目的 科学有效地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提高病案统计工作质量.方法 分析我院医院信息系统在病案统计工作中的优势及暴露的问题,找出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 医院信息系统能提高病案统计工作效率,同时也存在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应采取医院信息系统和人工核对数据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保证数据质量.结论 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结合人工核对数据的方法,做好数据备份,能大限度地保证数据准确有效.

    作者:鲍丽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龄患者营养调查与探析

    目的 探讨老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46例各类疾病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其营养状况,制定临床对策,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在综合饮食治疗下,患者在血压控制、症状改善及营养吸收等方面均好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 老龄患者营养方面存在失衡,采取针对性的饮食干预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分布,使病情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临床应用当中,由于患儿的穿刺痛苦和家长过高的技术要求给护理人员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另外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也会产生系列问题.本文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过程当中的血管选择问题、消毒问题、穿刺问题、固定问题入手,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水平.

    作者:洪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

    目的 探析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方法.方法 将同一标本分成两管,一管为未溶血血清标本,另一管为溶血血清标本,对于两个标本的各项指标进行配对检验再时血清血红蛋白的浓度与溶血变化值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①溶血血清TP、AST、CK、CK-MB、HBDH、LDH和K+测定值明显高于未溶血标本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的Na+测定值低于未溶血标本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②溶血引起的TP、AST、CK、CK-MB、HBDH、LDH、K+和Na+的溶血变化值与血清Hb浓度变化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0.991,0.984,0.979,0.993,0.992,0.990,-0.991.结论 溶血会对多项生化检测结果造成显著影响,与血清Hb浓度具有相关性,利用血清Hb浓度可对各项生化指标进行纠正,在临床使用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赵雅琳;孙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种单J型气囊导尿支架管在临床的应用

    目的 设计新型一种单J型气囊导尿支架管,更有利于操作护理.方法 是由单J导管和气囊导尿管连接组成.结果 32例膀胱癌晚期患者行膀胱全切手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其中8例仍然采用双J管引流,2例采用了单J管引流,22例采用了一种单J型气囊导尿支架管引流,使用后效果比较:使用双J管引流感染发生率为12.5%,未发生漏尿,因双J管体外部分缩入输尿管内而造成输尿管皮肤造瘘口闭锁率为25%;2例使用单J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漏尿.1例发生感染;22例使用新型一种单J气囊导尿管引流均未出现漏尿、感染和瘘口闭锁现象.讨论 使用一种单J型气囊导尿支架管能避免以上的诸多不利因素,更方便于操作及护理.

    作者:袁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议新时期医院病案管理如何进行深化改革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以及我国医疗现代化步伐的不断迈进,伴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化,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以便于更好地为医疗、科学研究服务,是摆在病案管理工作人员面前的新任务和新工作.继续在病案管理的工作中深化改革,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是医院病案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道路.病例档案是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留存全面真实的记录和总结.所以,与时俱进、改变以往落后的传统模式是以后病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方向.以下便是笔者针对如何在病案管理中进行深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儿童肺结核X线诊断影像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肺结核X线诊断影像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01-2011年来资料较完整的儿童肺结核患儿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主要临床症状、X线表现、体征等进行观察,分析病因.结果 在就诊岁的32例儿童肺结核患儿中,1岁以内的5例,1-3岁的10例,3-5岁的6例,5-8岁的5例,8岁以上的3例 结论 通过X线征象分析,以提高儿童肺结核的X线诊断.

    作者:吴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动态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运用JCI中PDCA循环管理办法在动态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动态血糖的应用过程中,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的办法进行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管理.通过加强对动态学糖知识培训、植入探头后维护、血糖监测重点及常见故障处理技能知识的培训,制定动态血糖佩带流程,统一规范佩带前后宣教内容.结果 通过将PDCA循环管理办法应用到动态血糖的管理中,护理人员从知识、技能操作、患者满意度及数据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办法运用到动态血糖监测管理中,护理人员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医患有效沟通,患者依从配合性都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从而为医生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为病人的对症治疗.

    作者:郝睿楠;李萍;王梦云;田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结论 经过临床实践,精心护理,优质服务,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再生修复,得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