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儿乳牙龋病防治的临床探讨

孙敏

关键词:乳牙龋病临床治疗, 健康教育
摘要:为了有效治疗和预防乳牙龋病的发生,提高儿童牙齿保健意识,根据乳牙解剖学结构特点,结合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全面阐述保护乳牙的重要性.并从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角度提出了儿童饮食结构的调整,指导其父母正确喂养并讲解口腔卫生知识.以达到降低儿童乳牙的患病率,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纤之镜吸痰提高重度肺部感染疗效

    目的 通过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提高重度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通过对我院36例重度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此来评价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重度肺部感染患者36例,经吸痰后患者自己感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也都获得了显著的改善.结论 对重度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吸痰效果,并能够使患者的自身状况得到改善.

    作者:胡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咽喉疾病误诊原因研究进展

    咽和喉是相连的两个不同器官,所以,咽炎和喉炎是两个概念.它们的症状是不一样的,两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发生,我们平时所讲的慢性咽喉炎其实多数指的是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主要为咽黏膜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卡他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炎症多伴有咽淋巴样组织的炎症.慢性咽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中,比较顽固,且反复发作,以中年人多见.另外引起慢性咽炎的症状可以由很多病因引起,所以慢性咽炎也常常被误诊,本文收集并分析了临床上很多被误诊为慢性咽炎的疾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贵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抗菌喷剂辅助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菌喷剂对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HCPT手术后的5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清洗创面后予以抗菌喷剂直接喷敷;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处理.两组均配合氦氖激光照射.结果 通过对两组创面疼痛、渗液及愈合时间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治疗组创面疼痛较轻,局部渗液较少,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抗菌喷剂局部喷敷具有良好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其疗效可靠,安全方便.

    作者:姜娟;谢洪霞;郭延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和探讨心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原因,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例因住院跌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影响心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的原因有:患者的年龄;疾病等;还与患者个人的因素以及医院的环境以及药物等因素有关.患者出现跌倒的高发期为0:00-7:0,患者容易出现跌倒的地点为:厕所和病床边.结论 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住院环境.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在相应的地方做好警示标识.加强护理人员在安全上的防范意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预防患者出现跌倒的重要对策.

    作者:肖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青少年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目的 总结青少年支气管哮喘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给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评估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78例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所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健康教育后,所有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的咳嗽、气急、胸闷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哮鸣音、三凹征等临床体征也显著减弱或消失;住院时间缩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自我管理显著提高.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可显著改善青少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碧君;林瑞兰;余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手足口病特点及新护理进展

    小儿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临床积极做好护理工作对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首先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然后详细分析了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进展.

    作者:宋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治疗中风的中医临床方法分析

    中风已随生活水平提高速度迅速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无形杀手,社会各界人士都对中风的治疗给予了很大关注.治疗中风的方法很多,其中以中医干预治疗效果为显著,有部分中医药干预治疗中分的疗效已被医学研究证实.本文旨在对常见的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看其是如研究报道所述,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肢体损伤百分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运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钼靶——乳腺癌的早诊利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在女性各种肿瘤中居首位.目前,二级预防是防止乳腺癌重要的环节,它依赖于对高危人群的普查.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诊断各种乳腺疾病的佳辅助检查,也是迄今唯一有效的乳腺癌普查手段,它可以通过检出乳腺腺体内微小钙化而确诊早期乳腺癌,它能发现那些直到两年后临床才能触到肿块的病变.

    作者:何万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112例的处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盆腔肌瘤,好发于生育期,患病率可高达20%-30%,甚至更高.该病的发病率约5%.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子宫肌瘤发病原因的流行病学、基因学、生殖内分泌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子宫肌瘤病因及发病机理也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潘思影;时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种方法用于老年患者留置针固定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两种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9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三组患者导管脱出、静脉炎发生、皮肤过敏以及留置时间.结论 网状弹力绷带应用于老年患者留置针的固定,能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留置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俊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炎性因子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Q)大鼠肺损伤中的炎性因子动态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分为APQ组与NS组,经口染毒方式(50mg/kg)建立APQ大鼠模型,制作大鼠肺部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改变.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时间点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的TNF-α、IL-8、NE、TGF-β1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并探讨APQ大鼠肺部炎性及纤维化病变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HE染色切片见1-3天,模型组巨噬细胞、多形核细胞明显增加,第21天各组炎性细胞较第7天明显减少,但是见成纤维细胞较前略有增多,可见条索样瘢痕改变.检测炎性因子APQ组水平均高于NS组,其中TNF-α、IL-8、NE各时间点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APQ大鼠肺部炎性因子在染毒后7天达到大值,第21天表达水平出现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

    作者:梁余良;宋平平;李西西;闫永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对比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①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要明显大于观察组,且插管反应发生率大于观察组,二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离开术后恢复室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简述内科护理中有关褥疮的预防和措施

    褥疮是身体的一部分组织,因长期受压,血循环受到障碍,以致局部持续贫血而发生的皮肤溃烂和组织坏死现象.发生的部位多半为骨的隆突处,如尾骨、髂骨脊部、肩胛骨、足跟部、踝骨部、肘部的外侧等处.对于卧床患者来说,褥疮的预防和护理一直以来是一个让人纠结的事情,关于此病的预防和治疗说简单也简单,说棘手也棘手.说他简单是因为只要严格按着预防措施进行护理就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反之,对于此病的护理只要稍一疏忽就会发生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卧床病人的护理要严格规范,才能收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作者:牛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慢诱导气管插管术在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6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采用慢诱导插管,并观察记录插管前、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min的,BP、P、R、SPO2的变化.结果 慢诱导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minBP、P、R、SPO2较插管前基础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慢诱导气管插管时,插管反应基本被消除,生命体征较插管前基础值变化较小,病人保留自主呼吸,处于嗜睡状态,呼之能应,配合麻醉师进行插管操作.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内,当受精卵在宫腔以外部位的着床称之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其中,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者,称之为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中常见的类型,约占95%[1].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的增多、输卵管炎症发病率增加,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中危险的属输卵管妊娠破裂,其短期内发生大量腹腔内出血,患者很快进入休克状态,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很快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因此,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弹性成像在乳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乳腺占位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早发现,早诊断对防治乳腺占位性疾病至关重要,而弹性成像应用对乳腺占位性疾病诊断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 随访乳腺占位性疾病患者50例(56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普通超声检查及弹性成像检查,其中良性50例,恶性6例.结果 弹性成像检查提高了乳腺占位性疾病的良恶性诊断.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0例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观察

    目的 改进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方法,提高疼痛护理的有效性,保障患者身心健康,防止其他并发症出现.方法 对我院骨科40例观察组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临床资料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40例观察组的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护理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的患者形成了突出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当加大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护理,这对安抚患者心理情绪、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等有重要的作用意义.

    作者:张晓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拟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3例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和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予西药降血糖、血脂,控制血压及感染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结果 治疗组33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本组中药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边芳;郭桂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8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本文就如何更好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的心理评估和干预措施,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鼓励,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密切的配合医师,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术后及时的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58例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治愈率100%.结论 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对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艳玲;牛昕慧;孙灵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药物治疗仍有不足之处,经过采取心理、防止再出血等护理治疗,有助于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作者:赵志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