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花
目的 临床研究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笔者医院近两年收治的9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综合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其中治愈者33例,好转者65例,临床有效率达到100%,治疗中未出现严重影响生命安全的并发症疾病.结论 超高龄患者冠动脉病变极易引起各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及特殊的生理特征,临床护理较为困难,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更加精心地给予患者全程护理干预,这样不仅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凤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血管内皮瘤的CT影像征象.方法 搜集核心杂志6例并本院1例共7例具有CT影像资料的骨血管内皮瘤病例,总结肿瘤发生部位及CT影像表现.结果 发生于下肢长骨2例、上肢1例、肋骨1例、胸椎1例、全身多发2例;病变区域骨质破坏并伴有少量肿瘤组织,肿瘤组织无骨化、钙化;肿瘤边缘骨质破坏呈虫蚀状,无骨质硬化及骨膜刺激征、Godman三角.结论 骨血管内皮瘤为恶性肿瘤,预后差,CT检查对早期发现肿瘤瘤灶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汪春红;尹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脑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高胆红素血症病儿160例为试验组,其中重度高胆红素组(TSB≥342umol/L)和轻度高胆红素组(221μmol/L≤TSB≤280μmol/L)分别80例,以53例本院产科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SB)、NSE、CK-BB水平,同时分析各组新生儿NSE、CK-BB与TSB的相关性.结果 高胆红素组NSE、CK-BB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意义(P<0.05),高胆红素组NSE、CK-BB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血清总胆红素(TSB)、NSE、CK-B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NSE、CK-BB水平显著升高,升高程度与TSB水平呈正相关.NSE和CK-BB联合检测较TSB更能成为早期判断胆红素脑损伤的敏感生化指标.
作者:邱丙平;张恩胜;石礼锋;李存宇;丁钰;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中医辩证施治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对医院于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使用大承气汤进行导泻、服用大柴胡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依据评价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的急性胰腺炎症状消失不见,1周内均出院.结论 中医辩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行之有效,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沈茂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立其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结果.方法 将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立其丁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立其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曲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近年来于我院治疗的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并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达85.3%,生活质量良好率为64.7%,明显优于对照组61.8%和41.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治疗遵从性,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淑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应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和阿司匹林等常规用药,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疗程4周.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49例心绞痛及45例心电图改善,对照组分别是38例和31例,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①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要明显大于观察组,且插管反应发生率大于观察组,二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离开术后恢复室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根据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资料,统计临床特征,探讨提高诊断准确率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后及复查.结果 B超和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率分别为71.43%和90.47%,21例患者中除了3例病情严重自动放弃治疗,其余1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11例(61.11%),联合脏器切除7例(38.89%).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掌握诊断特征,综合运用诊断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术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联合脏器切除,可降低复发的风险.
作者:黄有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行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病例98例,对其临床抢救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8例患者在实施抢救过程中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57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者41例,全部穿刺成功,无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留管时间较长.结论 在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行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良好,能够为手术操作给予辅助操作,值得关注.
作者:庞鸿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部溃疡性病变与胃间质瘤的放射线表现.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56例胃部溃疡性病变和胃间质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X线检查,且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回顾分析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结果 胃部溃疡性病变放射线检查较为常见,且通常为单发,偶见多发性.对于不同时像、不同体位病变X线检查不一定能够完全显示.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放射线检查胃部溃疡性病变与胃间质瘤与其病变部位、生长方式、边界清晰程度、强化特征、中心坏死程度、形态和大小存在直接联系,且能够作为胃部溃疡性病变和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邹德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以健康体检为基础,对企业员工健康现状与健康需求进行分析,针对企业员工实施健康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结合健康体检与临床预防的实际工作,探讨了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和实施操作,为新形势下医学服务形式的扩展提出有益的探索.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6例手术后病理确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米非司酮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12.5mg口服,每日一次;孕三烯酮组46例,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两次,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后的副作用及停药后症状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疗效,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对于控制复发率,提高不孕患者妊娠机率,疗效均较好;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于孕三烯酮,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传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作为医院的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医院办公室在医院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改政策的出台,医院办公室在工作上也要做出创新和优化,在实践中成熟,时刻应对新时代对医院办公室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挑战,充分发挥好医院神经中枢的作用,全面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作者:张义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医疗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是目前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医院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以及老百姓反馈的意见,提出了强化管理机制、人员素质、预算制度等对策.
作者:仲萍;成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2及华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养阴清火解毒汤(黄连、生地、公英等)加减,均以7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2%,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马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并做相应评分.结果 经心理护理后,60例为显效,占75%;18例为有效,占22.5%,2例为无效,占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以佳心理状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手术治愈率,所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亚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医推拿+中药内服、外敷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3例患者采用推拿辅助以中药内服、外敷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病患共83例,在一个疗程之后,依照疗效的程度制定评定标准,有51人完全治愈,约占总数的61.45%;有29人出现好转,约占总数的34.94%;还有3人无效果,占3.61%,经计算有效率达到96.39%.结论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从病理上进行根治.中医推拿+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是患者佳的选择之一.
作者:张宁;赵小刚;翁毅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心理干预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3月期间的164例普外科围手术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一共84例,对照组共有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模式.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效果、恢复的程度,心率,血压的改变等方面的变化程度等,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围手术期中全面应用心理干预模式,患者的整体状况明显好转,使其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30例无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和记录所有入选者的相关基本信息,同时明确定义各危险因素,并制定详细的判定标准.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病史、入院首次SBP、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高血压病史、LDL-C及HDL-C等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其他因素与发病率呈正相关.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家族史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HDL-C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老年人群进行适当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唐遇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