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襄郧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 针对进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16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有效护理配合,术前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结合临床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手术治疗及有效的护理配合,结果显效率为87.5%,有效率为12.5%,无效率为0%.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下进行全膀胱切除术,进行密切的护理配合,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大大上升.
作者:杨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应用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方式对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6例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切口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肱骨髁上骨折病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方式对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叶永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热毒宁注射液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60例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热毒宁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明显优于对照组80.0%(x2=5.907,P<0.05);治疗组在热退、喘憋缓解、三凹征转阴、肺部喘鸣音消失、咳嗽消失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肖剑秋;邵成良;何炜;谢忠罗;黄旭峰;郑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成功分娩的可行性与可信性.方法 选取上年度在本院诊治的2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阴道试产实验,并将其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经产妇作对照.结果 23例试产成功,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窒息数量、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再次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翠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利多卡因主要成分为盐酸利多卡因,辅料为氯化钠、注射用水.本品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等.本人利用利多卡因具有神经传导阻滞原理,为早孕痛觉敏感(无药物过敏史)患者,拟做孕妇人工流产术前,采用2%利多卡因在宫颈12-4-8点浸润麻醉,5分钟后以吸管号码为准,达到宫口松弛7-8号时进行吸宫术,达到满意止痛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对门诊孕妇就医要求终止妊娠患者.
作者:徐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院眼科门诊是集诊疗、验光配镜、眼科辅助检查等综合性门诊,担负着本地区八县一市及新疆南部地区眼疾患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寒暑假及节假日门诊量较.加之患者来自平困艰苦地区,均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确保眼疾患者来我院就诊的安全及满意度,现将我院眼科门诊的护理风险防范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也是妇科病重症之首如抢救不及时既能造成严重后果死亡率较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科对此病临床治愈率很高,疗效及预后较为满意,取得了社会效益.
作者:王忠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对肺癌放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科进行放疗的肺癌患者38例,对所有患者在放疗期间均进行临床护理.结果 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必要护理措施,均顺利完成放疗治疗.在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轻度放射性食管炎,经积极处理痊愈,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出院时患者状态良好,病情稳定.结论 对肺癌放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董韦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维生素B1在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本院从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82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在腹部手术结束以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从手术结束的当日开始连续3d给患者肌注维生素B1100mg,对照组在腹部手术结束以后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手术排气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排气时间明显的早于对照组的排气时间.结论 在妇科腹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中,肌注维生素B1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恢复胃肠功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刘宗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一2012年1月在妇产科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29例患者,并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脂肪液化的11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导致脂肪液化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单因素x2检验的结果显示,年龄(x2=57.532,P<0.05)、糖尿病史(x2=30.517,P<0.05)、切口类型(x2=70.250,P<0.05)和肥胖(BMI)(x239.026,P<0.05)与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29例脂肪液化患者治疗都均痊愈,未发生感染.结论 对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需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满意康复效果;同时在手术前应重视相关影响因素,并于术后积极做好预防措施.
作者:胡晓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0例,按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清热凉血消银汤联合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治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关萍;关新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在护理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儿科护士这一门护理学的工作也从单纯的机械生物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学的多样模式.随着这一模式的调整,护理这一职业的价值观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儿科护士作为医院护理领域的专业人才,数量居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随着儿科护士数量的增加,对于其职业素养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医疗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护理的理念不仅在于护理活动中实现目标,同时也要在护理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陈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全科医师社区实践过程中的管理模式.方法 根据全科医学科医师培训标准细则、大纲要求结合我们4年的社区实践和管理经验,拟定符合我中心的带教计划、实施方案和实践评估标准,按照标准积极培养全科医生.结果 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社区实践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建立起较科学、完整的全科医生社区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全面培养全科医生.结论 通过实践,还需进一步完善全科医生社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带教计划、实施方案和实践评估标准,使全科医生社区实践过程中的教学管理有据可依.
作者:刘光全;李一梅;曾钦文;何代丽;汪道琼;谷伟;黄平;何云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蜈蚣提取物(ECP)与顺铂(DDP)联合运用对人肺癌A549在体外及活体环境下的影响.方法 体外环境下人肺癌A549细胞培养;活体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进行试验.分别观察单用ECP或DDP以及两者联用对A549细胞的作用.结果 DDP联用ECP与ECP联用DDP,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比单用ECP或DDP时分别增效1.80倍和2.60倍,两药的合并指数为0.93.DDP联用ECP对抑制移植瘤的体积变化与单用DD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蜈蚣提取物与顺铂联用在体外及活体环境下均有协同作用;两者联用的作用优于单用.
作者:周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30例,术后1、3、6个月随访月经改善,贫血纠正,子宫大小及残余肌瘤转归等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子宫穿孔,大出血及TURS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3-5d.术后6个月随访,2例失访,其余30例月经、血红蛋白、子宫大小均恢复正常,治愈率100%.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赵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阿托伐他汀与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试验观察得到它们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60例患有高血脂症的病人,并将其分为A、B两组,该分组为随机分组,对于A、B两组都让其进食常规的低脂膳食,在此基础上,A组要服用阿托伐他汀药物10mg,B组要服用洛伐他汀药物20mg,该两种药物均为每天服用一次,共需服用6周.该疗程结束后,将检测A、B两组病人的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数值变化情况.结果 服用药物六周后和服药之前作对比:A、B两组的TG、TC、LDL-C都明显下降(P<0.01),但是HDL-C明显著上升(P<0.05),其中A组为明显.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都是有效的、安全性高的降低血脂的药物,阿托伐他汀的降低血脂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李文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后循环又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系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组成,主要为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等部位提供血液供应[1].急性后循环梗死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20%,具有临床表现复杂、隐匿性强、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2-3].本研究旨在分析我院54例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祝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临床上对肝病患者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其解决方案.方法 对肝病科病房中护理工作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行为.明确不安全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结果 患者投诉纠纷和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对于肝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早进行解决,护士一定要有良好的预见性.
作者:王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心内科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 486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达标情况、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再住院率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的规范化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更好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降低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本院6例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及治疗,加深对毛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意在提高今后对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本院来诊确诊为毛细胞白血病的6例病人,结合各病人基本情况、症状、体征、血象、骨髓象等结果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6例病人中男性病人5例,女性病人1例,年龄42-55岁,平均(49.5±5.5)岁.临床表现为6例病人均存在脾大、发热及程度不等的贫血征象;3例患者肝大;1例患者有淋巴结肿大,血象为5例患者全血细胞减少,5例单核细胞明显减少;外周血均见毛细胞.骨髓象为6例病人骨髓象全部增生活跃,毛细胞13%-79%,平均(43%±30.5%).结论 毛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一发热、脾大及贫血为特征,也可见肝大.多数患者有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查找毛细胞及骨髓穿刺及活检也对毛细胞白血病诊断有帮助.
作者:王茂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