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方法及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40例需预防接种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接种配合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接种的安全性以及接种满意度,并可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老年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4例.研究组应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同时研究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有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异常现象.讨论 采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中所发挥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在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所应用到的护理人员标识、患者标识、药物标识、提示标识以及各种设备标识等.在一年后,我们全面调查护理工作的正确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在应用护理标识的实践过程中,发生护理差错3次,查出来的差错率是0.3%,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全面应用护理标识,可以增强护士风险意识,降低护理工作的差错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AMI)进行治疗的临床路径的建立以及评价工作.方法 以AMI的临床治疗指南与益气活血方法为基础,对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MI的临床路径的具体建设分析,并评价临床路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路径(CP)对AMI的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基于益气活血的治疗理念,对AMI患者构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路径,可以显著节省患者的住院时间与费用,提高医院对AMI治疗的管理以及控制质量.
作者:何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DS、血清铁蛋白和hs-CRP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低(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74.0%(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炎症反应减轻.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为更好地提高临床的诊断率和规范临床血液检验,本文从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管理措施进行详细论述.
作者:许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浅静脉输液途径.方法 将我科收治6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20G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观察组选择颈外静脉,对照组选择四肢浅静脉,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结果 观察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补液速度、留置时间等,均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抢救过程中能快速、有效补液、及时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评价.结果 免疫抑制剂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安全有效,且应用日益增长.结论 免疫抑制剂因其特殊的作用机制,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自身免疫疾病及器官移植中,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使治疗达到规范化.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心脏彩色B超对于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共20例,对其采用心脏彩色B超进行检查,对患者的心脏进行多切面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通过心脏彩色B超检查均能够提示存在心肌致密化不全,B超图像显示为左心室明显受累,且受累心肌与未受累心肌相比,其心肌运动幅度与收缩期增厚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采用心脏彩色B超能够对其心肌结构的改变准确诊断,并清晰显示患者的致密化心肌功能,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为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韩如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多生牙也称额外牙,是一种先天性牙齿数目的发育异常疾病,现结合我院收治1例骨埋伏多生牙(11枚)病人,借助CBCT(锥形束CT)影像学检查,运用微创拔牙技术予拔除多生牙,将其诊疗经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XX,男,12岁,因“发现上下颌多枚恒牙未萌出1月余”入院.全身发育良好,肤色正常,口腔专科查体:颌面外型基本对称,双颌下及颈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张口型垂直向下,张口度约3.5cm,混合牙列,牙列不齐,53、54、63、74、75、85乳牙滞留,11、13、14、23、24、34、35、45未见,12-21间牙龈黏膜色暗红,36牙体部分缺损,牙合面白色充填物,I°松动,无叩痛,咬合关系差,余口腔黏膜色泽红润,未见明显包、斑块,舌腭部形态及运动无明显异常,双侧腮腺、下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物清亮,口咽部无明显红肿,扁桃体不大.
作者:张立刚;黄桂林;胡小华;张霓霓;易杰;姚礼;刘泽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治疗的7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将7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痊愈21例(53.85%);显效15例(38.46%);无效3例(7.69%);总有效36例(92.31%).治疗组患儿痊愈13例(33.33%);显效14例(35.90%);无效12例(30.77%);总有效27例(69.23%).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治疗组.结论 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的药物.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疗效及体会.方法 选择36例在我院行食管癌放疗患者,对患者进行放疗前及放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放疗期间出现一例轻度皮炎,经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心肌梗塞后的心绞痛症状的措施与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发生梗塞后心绞痛病症的24例患者,以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总结其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4例患者在接受3周的中西结合治疗之后,其E/A值、EF值、心脏指数以及血压平均控制数值等均贴近于正常状态,胸闷、胸痛、气促、心悸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P<0.05.结论 临床治疗梗塞后心绞痛,采取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达到对心绞痛的遏制,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使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对治疗淋症、消渴、和眩晕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来院治疗淋症、消渴、和眩晕等症状的患者50例,使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使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对患者进行治疗,50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结论 对淋症、消渴、和眩晕使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效果明显.得到患者认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春岩;王传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FoLFoX6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病人的不良反应及探讨相关护理干预.方法 对34例结直肠癌患者行FoLFoX6方案观察其副反应.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点滴2h,第1天;亚叶酸钙400rng/rn2静脉点滴2h,第1天;5一氟脲嘧啶(5一FU)400mg/m2静推,第1天;后以5一FU2.4g/m2,入化学治疗泵持续静脉输注46h,每2周重复.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外周神经炎,所有反应在停止治疗后可恢复.结论 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或预防FoLFoX6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周秀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选自2005--2012年在我院住院的50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施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桂艳;常秀芬;李华青;房锡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胃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从我院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中抽取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依从性、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增加其依从性与舒适度,减少复发,获得更高的临床满意度.
作者:范春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对胃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贯彻检查前、中、后全程有效的心理护后,患者病人发生躯体、心理应激反应的强度明显减轻,检查效率明显提高,保证了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露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共调掩蔽释放效应是指如果另一个掩蔽声和信号频率上的掩蔽声组成为相同的时间包络,在该信号频率上的掩蔽声中饰入一个可察觉的正弦信号可以通过在边频频率区域内同时出现的另一个掩蔽声,信号的可察觉阈提高.生理学研究发现一些神经相关的共调掩蔽释放.Ernst和Verhey发现在物理声学实验中共调掩蔽释放存在的区域与耳蜗核和基底膜神经相关的共调掩蔽释放的抑制区域相似[1].
作者:陈继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大鼠一个月灌胃给药方法,对茯苓提取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茯苓低剂量组(3.33g生药/kg)、茯苓高剂量组(6.67 g生药/kg).大鼠自由摄食,连续灌胃30天后观察,在第30天测定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以及病理学组织的检查.结果 茯苓提取物各剂量组喂养大鼠30天后,大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该茯苓提取物在实验设定剂量下对大鼠无潜在的毒副作用.
作者:李欣欣;莫红梅;周王谊;李彦川;李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