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贵卿
目的 对应用安宫黄体酮对不全流产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8例患有人流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清宫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安宫黄体酮联合产复康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人流不全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阴道持续流血时间、接受治疗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安宫黄体酮对人流不全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谭定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灸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4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给予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恢复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达85.1%,对照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61.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在偏瘫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加快患者的功能康复.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总结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显效率及治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心电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治疗过程中施以有效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共收治急性胃出血患者84例,给予细心、合理的临床护理,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组84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经过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成功止血的患者83例,所占的比例是98.8%,另1例患者术后再次出现出血,经过保守治疗之后,痊愈,本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对其给予精心的临床护理,可以确保手术成功性,避免出现并发症,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明显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光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胃镜检查是一项为直观的检查,能为食管、胃部肿瘤病人留取标本,直接定性,被溢为是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近年来已引起多数患者的重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病理支持,因此电子胃镜胃检查的护理也很重要,胃镜检查分为普通电子胃镜检查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
作者:唐红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重症患者转运途中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降低转运过程中患者意外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转运的600例患者,将这60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转运方式,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和护理,对比这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发生意外30例,实验组发生意外7例,对照组发生意外率10%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 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作者:康勉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阐述护理心理学概念:是护理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主要是是指从护理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护理环境的对象是指护士与患者)研究二者在医疗活动中,心理活动、发展及具有变化规律的学科,本文以科学角度阐述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全方位诠释护理心理学的内涵:即为在疾病护理中,根据心理学的理论,通过人际交往手段,以护理人员言行,去改变护理对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身心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张俊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探讨分析其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4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根据结果分为出现缺血性ST-T改变的A组62例和未出现缺血性ST-T改变的B组22例,观察分析平板运动试验所引起的心律失常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以此来综合分析其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A组出现缺血性ST-T改变并到达阳性判定标准,B组患者只有个别出现ST段压低≤0.05mV;两组患者总心律失常发生率34.52%(29/84),其中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32.26%(20/62)、室性心律失常占55.00%(11/20),B组心律失常发生率40.91%(9/22)、室性心律失常占77.78%(7/9);经CAG证实冠心病者A组50例(80.65%),B组7例(31.82%).结论 临床行平板运动试验时未出现缺血性ST-T改变的患者中,若有较高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这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提示指标,对临床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朝晖;唐宝华;史小峰;张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新生儿尿布皮炎[1]是常见的新生儿期的皮肤病,当新生儿受尿布刺激,从而导致婴幼儿的臀部等发生红斑、丘疹的症状[2],临床表现发炎部位具有瘙痒、疼痛等.从而导致新生儿哭闹不安,极大地影响了患儿的睡眠质量.一旦处理不当还可导致继发性的细菌、真菌感染,甚至败血症.它的发生及影响因素较多.通过加强护理,母婴同室,消除致病因素,积极治疗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黄娟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128例药物性肝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对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析和总结,以期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药物性肝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对128例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某些药物会伤害肝脏,引发肝炎,因此在病情允许下减少或停用引起肝炎性药物,清除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并结合保肝、降酶等方法效果显著.结论 药物性肝炎早期不易发现,因此应加强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提高警惕性,做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吴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期免疫功能指标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肝功能指标与免疫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乙肝不同病期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RBC-C3bRR、RNIAP及CD4+下降和RBC-ICR、CD8+增高的现象,在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CD8+与白蛋白呈负相关,球蛋白与CD4+呈负相关.结论 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更敏感,且与疾病的发展有一定关系;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状态与其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细胞亚群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马金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配合及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皮下气肿、下肢麻木疼痛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妇科腹腔镜手术配合及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成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口腔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为使患者尽早康复在护理学上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 口腔护理主要是使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并做好全身评估,同时使患者尽量解除思想顾虑,使其情绪稳定.临床上表现为一般口腔护理和特殊情况的口腔护理.注重要合理使用药物进行临床配合护理治疗.结果 对于口腔疾病患者在护理中要注意病情观察,护理时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对特殊病情患者在护理时如果出现病情要及时报告医师,密切观察,注意及时配合药物治疗.结论 口腔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时由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齿剧烈疼痛等病症发生,患者可能会存在恐惧心理,护理时要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并且要在心理上给予安慰,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贾晓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药物糊剂加牙胶尖根管充填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进行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并对治疗后2年的临床反应和治疗前后X光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86例患牙有效62例,失败9例,治愈率为89.53%.结论 药物糊剂能有效控制和消除根尖以及牙周的感染,有效地保留患牙.
作者:姜志文;苏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酶联免疫法(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IA)在测定CA-125中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86例血液标本,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CA-125,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敏感性、批内批间变异.结果 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敏感性、批内批间变异均优于酶联免疫法.结论 化学发光法的稳定性好、重复性好、敏感度高、但费用昂贵;酶联免疫法经济实用,再高值测定中的敏感性比较好,临床上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
作者:韦南仕;廖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21.5d,短5d,长65d,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 合理的护理措施也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和抢救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百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血清前清蛋白(PA)与总胆汁酸(TBA)用于肝功能诊断试验效果.方法 选用我院113例肝病患者与43例血库血清进行了比较试验,其中用酶循环法测TBA,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PA,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BA和PA的敏感性、准确性、可用度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TBA的特异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联合检测率71.7%.结论 TBA和PA的检测都能反映肝功能状态,联合检测TBA和PA有助于提高检测肝功能损害的检出率.
作者:刘玉;李磊;韩玮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至12月门诊输液室治疗的25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金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急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包括补充血管的容量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凝血酶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44%),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其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讨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急诊治疗,不仅止血效果较好,而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更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讨论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特点,临床分析以及确诊方法,探讨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研究78位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这些患者是2011年1月--2013年收住院的,他们的年龄都在40-80岁,收集患者的各方面信息,得到如下男性64例,女性14例,吸烟57例,体检发现2例,临床表现:咳嗽、咳痰(76例),胸闷、气短加重(50例),痰中带血及咯血(40例),进行性消瘦(20例),发热(10例).结果 气管镜检查确诊48例,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20例,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4例,淋巴结活检4例,胸水或心包积液2例.病理类型:鳞癌33例,小细胞肺癌30例,腺癌10例,腺鳞癌5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ⅢB16例,Ⅳ期20例,ⅡA期3例,ⅢA期8例,ⅠB期1例.小细胞肺癌局限期16例,广泛期14例.结论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很多病理类型,而且可以有不同的检测方法.
作者:喻永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