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梅;章萍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确诊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结果 治愈:82例,好转29例,未愈9例.结论 穴位贴敷法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朱明蕊;颜承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产科脑膜早破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1010年5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有2例胎儿死亡,临床实施心理护理和妊娠期护理效果显著,满意度高,95.0%.结论 临床对胎膜早破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做好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和妊娠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胎膜早破孕妇期待疗法过程中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对象,采取期待疗法同时重视心理疏导、加强基础护理、胎儿情况及时监护、药物治疗精心观察.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顺利分娩,没有发生产褥期感染.足月自然分娩62人,剖宫产34人.新生儿存活94例,死亡2例,期待疗法成功率97.92%.结论 胎膜早破孕妇采取期待疗法同时,给予精心护理能减少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改善分娩预后.
作者:李慧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给予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观察组和给予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于修复前和修复后6个月时观察基牙相关指标和咬合力情况.结果 修复前,两组患者牙齿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教、出血指数、松动度均低于修复前,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松动度均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有助于改善基牙情况和咬合力,对于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修复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张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比较优势.方法 选取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对照组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之上舒适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的患者的诸多临床症状和恢复状况良好,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作者:司晓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1例子,B组59例,分别给予米非司酮6.25mg· d-1、12.5mg · d-1,每日使用1次,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大小和CA125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96.7%,B组的有效率为98.3,P>0.05,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耐受力.
作者:赖素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58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情急、重,常伴各种并发症,护士应对其施行及时、综合全面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龙柄桥;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使用功能性矫治器治疗中,X线头影测量有不同的侧重及分析.作者对格尔木地区85名少数民族(蒙、藏)正常牙合儿童进行了X线头影测量,得出了乳牙期,替牙期及恒牙早期有关的10项测量均值及变异范围.并从颅骨、颌骨、牙—齿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求解法方法:①区别牙—齿槽错牙合与骨性错牙合;②确定其生长型,以选择适应症,评估疗效.
作者:陈利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于电子阴道镜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00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的200例患者利用阴道镜检查并且定位活检.结果 在阴道镜下检验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诊断负荷率相比液基细胞学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结论 阴道镜在宫颈癌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效率,使患者较早得到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头部立体画线定位法及定向软通道治疗颅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78例颅内出血患者行头部立体画线定位法及定向软通道治疗,术后配合尿激酶反复注入血肿腔,促进血肿引流排空,观察其疗效等临床指标.结果 死亡2例,随访6个月恢复45例,部分恢复日常生活或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15例,家庭生活需人帮助9例,卧床不起保持意识6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用头部立体画线法及定向软通道置管治疗颅内出血能简便快捷,安全低廉,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预后,疗效显著,易于推广,是治疗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殷俊;陈磊;朱少峰;蔡小琴;张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常见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长期胆汁淤积等.目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肝脏穿刺活检,临床误诊较少见.下面对肝硬化结节误诊为胃间质瘤1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冰;张连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采用高、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对比.方法 本次共选取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A组)与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B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气促平均缓解时间、哮鸣音平均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早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在雾化吸入30min、50min后均有改善,但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2.7)d,B组为(10.8±3.5)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有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病程,加快病情康复.
作者:张利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冠心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1].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日益加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继肿瘤之后的第二大疾病死亡原因[2].特别是近年来抑郁症及其相关症状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其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2].而抑郁症是一种与情绪障碍有关的精神性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伴有大量抑郁症状,作为一种与心理行为相互影响的社会适应不良性疾病.影响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3],近年有关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行为变化及抑郁状态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冠心病在其发生发展中,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负性情绪,其中抑郁发生率高.
作者:金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针对中夜班护理人员少,年轻护士多,针对中夜班急诊、危重病人多,为提高护理度量,为了加强夜间及节假日护理质量控制和量导,我院实施24小时全日制护理总值班制度,有效解决了临床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总值班制度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应用依巴斯汀联合多塞平与桂利嗪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40例,并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应用依巴斯汀+多塞平+桂利嗪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依巴斯汀的治疗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用物后的临床表现,并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用药后,观察组的患者在皮肤划痕征、水肿程度、风团数量和大小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应用依巴斯汀联合多塞平与桂利嗪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应予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云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骨科手术中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制定相应预防对策.方法 通过对回顾分析我院骨科手术室2011年9月——2012年8月期间骨科手术中医院感染率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 对12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8例,感染率为6.67%.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患者感染受到控制,并达到恢复效果.结论 骨科手术中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案能大大降低术后感染,加强术后感染率的监测与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质量,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15例健康体检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07例,行常规体检,研究组108例,常规基础上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及对自身体质了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健康体检而言,若能在常规体检基础上给予受检者健康促进工作,比如说给予医疗评估、辅助检查及医疗诊断等,能明显提高受检者的自我体质了解率及体检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林海燕;刘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管理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科室全体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从护士工作主动性、工作压力等方面着手管理,分析管理后患者以及医师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士工作水平有显著提高,患者及医师对护士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结论 对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创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护士职业生涯有长远性的帮助.
作者:王存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价值.方法 将重症肺炎患儿20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100例,进行常规抗感染、对症处理;观察组10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结果 观察组患儿全身症状如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等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泵入,改善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张新利;牛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根据1984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1].由于本病顽固难治,迁延反复,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也影响着其生活和工作.迄今为止,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但其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内分泌、神经精神因素紧密相关.已有不少学者研究证实银屑病的发生、加重、缓解与患者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密切关系,焦虑、抑郁心态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对银屑病发病、皮损加重及复发具有重要影响[2-3].因此,重视银屑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就诊于我院并门诊确诊为银屑病的507例16岁以上的患者进行了调查,以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张志创;李丽;张亚芹;王晓磊;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