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龟鹿二仙汤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郝素贞;陈倢;潘玉荣;邹燕鹏;邓素华;刘丽红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 加味龟鹿二仙汤,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龟鹿二仙汤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49)化疗同期服用加味龟鹿二仙汤,对照组(n=47)化疗同期服用鲨肝醇.3周为一疗程,连续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二组免疫指标分别比较,治疗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疗联合使用加味龟鹿二仙汤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Ⅱ型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治疗体会

    综述:糖尿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它是以葡萄糖分泌障碍和葡萄糖代谢障碍而引起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病变可波及心脑,肾血管,有很大危害性.尤其是其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肝性恼病、脑猝中等等.在此我不作一一论述,以下讨论的是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治疗.

    作者:毛任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采用缩宫素实施引产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产妇的心理进行疏导,并强化健康教育;在实施引产的过程中强化生活护理;对产妇宫缩情况以及胎心音进行密切观察;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并及时了解羊水、宫口扩张情况.结果 51例引产成功,引产成功率为85%;其余9例引产失败.结论 在实施引产时提供对应护理,可以确保引产过程顺利进行,应对引产护理加以重视.

    作者:杨世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方法治疗后再次妊娠的结局

    目的 了解输卵管妊娠不同的方法成功治疗后再次妊娠的结局.方法 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输卵管妊娠患者共230例,分别成功行期待治疗、药物保守治疗、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及开腹输卵管切除术,随访1年余,了解治疗后患者再孕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再次怀孕为宫内孕的比率为期待治疗75.0%,药物保守治疗71.42%,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76.32%,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71.42%,开腹输卵管切除术73.91%;再次宫外孕的比率为期待治疗12.50%,药物保守治疗11.43%,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10.53%,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11.90%,开腹输卵管切除术13.04%;继发不孕的比率为期待治疗12.50%,药物保守治疗17.14%,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13.16%,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16.67%,开腹输卵管切除术13.04%.结论 输卵管妊娠治疗后再次宫内孕、宫外孕及不孕的几率与采取的治疗方式无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贾小平;吕靖;梁新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间接待的160位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产程观察及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对2组产妇分娩方式、阴道撕裂情况、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评分情况、阴道撕裂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积极合理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帮助初产妇消除恐惧、紧张、害怕的感觉,减轻分娩疼痛,促进产程,稳定情绪、减轻产后出血量、对产后抑郁也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作者:吴郁娟;苏瑞英;张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西药中用复方配伍相关问题研究

    中西药混用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利用中医药理论优势进行西药中用的研究,并在中医方剂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小剂量多味西药的复方或者中西药合方药物,可集中西医之长,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为药物研发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西药中用及复方配伍作一综述.

    作者:屠艳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

    目的 对创伤后患胫骨干骨髓炎及骨破损患者行使骨外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探宛该法对其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骨干骨髓炎以及骨破损患者分组进行治疗,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骨外固定技术和常规腓骨移植术治疗,长期随访患者预后情况,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治愈率为98%,对照组为70%,前者远高于后者,治疗组平均骨延长长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运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后患胫骨干骨髓炎以及骨破损患者效果显著,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治疗.且此法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有效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永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处理,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9例,消化道出血6例,发生率分别为13.24%、8.82%,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6例,消化道出血7例,发生率分别为26.67%、11.67%,组问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可降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作者:曹明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模式及其效果

    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相对应的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对护理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方法 对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描述其效果.结果 因此开展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的工作非常必要,以使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工作内容.结论 为神经科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祁晔;周晓燕;徐翠芳;邵国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2例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利巴韦林对于62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定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24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患者,分别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用药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6%),普通方法组的总有效率为(70.98%),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有效率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由病毒引起起得的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京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影响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我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3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以健康教育路径展开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相关指标达标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继续应用.

    作者:万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认知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认知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及心绞痛发作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护理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心绞痛发作.

    作者:覃亮妮;贺舰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板蓝根治疗急性咽炎48例分析

    目的 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综合探析复方板蓝根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接收的96例急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氨苄治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复方板蓝根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4%.结论 复方板蓝根对急性咽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邵深深;林希;王琼;俞路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发生产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

    对于女性来说,生产是其生命中刺骨铭心的一个重要经历.产后疼痛是产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产后病令部分产妇困扰不已.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长时间疼痛将会影响产妇心理产生不良情绪、饮食睡眠及母乳喂养、危害母婴健康.而正确做好产后护理则会有效缓解产后疼痛、促进产妇身心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作者:李琴;胡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颈内静脉置管在儿童肿瘤外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与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在儿童肿瘤外科的应用价值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儿童肿瘤外科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肿瘤患儿共7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颈内静脉置管.对患儿的穿刺方法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儿童肿瘤外科患儿颈内静脉置管的注意事项与护理要点.结果 本文70例接受颈内静脉置管患儿通过精确的穿刺方法,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并未发生穿刺并发症.患儿置管后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置管期间发生导管感染共2例,导管堵塞共1例,无患儿发生气体栓塞.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避免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疼痛感,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特点,在置管过程中应对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以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马文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医学护理管理探讨

    临床工作是医院管理的基础.临床护理不仅关系到治疗的效果,还是一个形象工作.护理工作中引入企业的5S管理法,能显著改善工作区与病房的工作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素质,使组织更具活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推广5S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丽娟;任娜娜;韦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术前用药对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前给予阿托品及咪达唑仑对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将19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4组,术前分别给予肌注阿托品(A组)、口服咪达唑仑(B组)、口服咪达唑仑+肌注阿托品(C组)、肌注生理盐水(D组),观察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低血压时间、术后疼痛数字评分及芬太尼用量,并在术后4天内评估病人是否发生谵妄.结果 各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低血压时间、术后疼痛数字评分及芬太尼用量上无明显差别,但A组和C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D组(P>0.05).结论 术前常规应用阿托品可能会增加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术前给予咪达唑仑口服并不能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严可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病房的常见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病房常见的护理风险,探讨其风险管理对策.方法 收集神经外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200例,统计分析其护理风险以及护理情况.结果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较多,其中,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占主要地位,实施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全面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可有效预防或者减少神经外科护理风险.

    作者:曹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以及分娩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体重(3.5±0.5vs2.6±0.3)、Apgar评分(9.5±0.3vs8.6±0.2)、顺产率(35.7% vs14.3%)均明显增高,先兆子痫发生率显著降低(2.4% vs1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母婴结局,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作者:陈吉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对策

    目的 对静脉输液配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探讨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 对医院静脉输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药液残留、查对不严、输液微粒、输液速度不当等.针对这些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输液管理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结果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对策之后,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静脉输液配药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和总结,同时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医院整体形象.

    作者:刘瑞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5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和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LEEP治疗的152例CIN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病理、治疗效果、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EEP治疗CIN的总有效率为94.73% (144/152),残留率3.29% (5/152),复发率1.97% (3/152),残留复发8例中有2例切缘累及,3例累及腺体,3例HPV感染.结论 LEEP治疗CIN治愈率高,切缘阳性、HPV感染、累腺是CIN残留复发的影响因素,切缘阳性者复发率高.

    作者:徐淑梅;袁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