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卫华;黄建钦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和药理分析.方法 78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和西医常规药物加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达标21例,达标率53.85%,治疗组达标34例,达标率87.18%,治疗组的达标率大于对照组,两组达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于对照组,治疗组出现头痛2例,胃部不适1例,咳嗽1例;对照组出现胃部不适1例,咳嗽1例.结论 联合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儒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我院近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61.02%),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其他系统症状较少.对症及时处理,对原患疾病病程影响小.无致残致死病例.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疗效值得肯定,临床上应辨证施治,减少配伍,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舒血宁注射液这种药物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机制.方法 通过对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经行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有58例患者,对这58例患者经行药物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则对照组有58例患者,对这56例患者经行丹参注射液经行治疗.分别在治疗时间为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几项功能指标经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7.9%(51/58例),对照组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69.6%(39/56例),可见两组的差别比较明显(P<0.05).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即显著性的改变(P<0.01或P<0.05).两组病人在用药治疗后都很正常,没有发现明显的不适应症状,比如过敏反应等不良症状.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够很好地治疗患有急性脑梗塞疾病的病人,能够恢复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使患者更好地痊愈,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早期监测CRP、尿微量清蛋白与血脂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依照患者的不同病症反应,将其均分为治疗组A与治疗组B,治疗组A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组B为高血压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C.以上患者在检测之前的8小时需要禁食;对于受检者的CRP,一般留取患者的24小时的尿液,对其尿微量清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在对患者的以上指标进行测定之后,这三组的CRP、mAlb及血脂水平检出率均有所不同,其中对照组C的检出率低,每组之间相互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监测CRP、尿微量清蛋白与血脂水平,有助于判定心血管疾病类型,这对疾病以后的诊断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作者:严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及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48例老年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7例、3例肺炎、2例切口感染、3例尿路感染,2例胰腺炎、1例胆漏,经精心治疗理均有效纠正.结论 加强老年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艳兰;张丽丽;龙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间收录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B组40例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数据分析,A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段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加游离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清创后通过VSD治疗使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后游离植皮覆盖创面,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有25例植皮完全成活,5例植皮有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结论 糖尿病足通过VSD加游离植皮治疗及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临床上有全面推广价值.
作者:肖春霞;赵亮;李建军;乔秀娟;刘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抗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并且研究它们的副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1级高血压患者120例,分别采用吲达帕胺和双氢克尿噻降压,观察降压效果和生化指标,研究副作用.结果 两种药物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血钾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双氢克尿噻组血钾的下降幅度要比吲达帕胺组明显.双氢克尿噻的副作用也较吲达帕胺多.结论 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吲达帕胺的副作用更少.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综述:糖尿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它是以葡萄糖分泌障碍和葡萄糖代谢障碍而引起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病变可波及心脑,肾血管,有很大危害性.尤其是其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肝性恼病、脑猝中等等.在此我不作一一论述,以下讨论的是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治疗.
作者:毛任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素质教育环境下,综合型人才培养是大学教学的目标.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的原因、途径及意义.
作者:邓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B超在诊断肝脾外伤性破裂的应用.方法 对53例脾破裂和32例肝破裂病人的B超图像进行分析,归纳超声结果,总结其图像特点,并与手术或CT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53例脾破裂患者中,B超诊断出46例,诊断准确率达86.79%;32例肝破裂患者中,B超诊断出28例,诊断准确率达87.5%.结论 肝脾外伤性破裂除诊断性腹腔穿刺、CT等诊断外,B超诊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诊断准确率,且操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应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浅谈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来本院就诊被诊断为胆结石且愿意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总结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结果 100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 优质护理有助于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采用高、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对比.方法 本次共选取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A组)与低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B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气促平均缓解时间、哮鸣音平均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早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在雾化吸入30min、50min后均有改善,但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2.7)d,B组为(10.8±3.5)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有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可显著改善预后,缩短病程,加快病情康复.
作者:张利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癌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观察和分析其的护理效果.方法 1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颅脑术后并发应急性溃疡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患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手术室护士作为特殊的护理群体,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职责和角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服务范围大大延伸.其工作重点也从“以疾病为中心”,机械性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转变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者:夏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接受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针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在80例患者中,27有实施辨证论治、21例用法及用量出现错误、14例联合使用中西药不当、13例中药炮制操作不当,另有5例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临床中做好合理用药需要,需要在中药的辨证、炮制、煎煮、配伍、对症等方面加强监管力度,预防不合理用药行为,保障患者合理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章成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观察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的疗效.方法 100例脑梗塞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电刺激小脑综合性治疗,同时进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臭氧治疗A组100例,对照B组10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 接受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2组间比较,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 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莉;龙正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婴幼儿早期教育对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能够对婴幼儿健康更加地了解.方法 将我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保健的300名婴幼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备1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当中,在进行儿童常规保健的同时进行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宣教,并参加一年早教课程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儿童保健,在1年后,对于两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分别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的值明显比对照组婴幼儿的测量结果要高(P<0.05).结论 经过结果分析,婴幼儿早期教育对于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对于婴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婴幼儿早期教育能够全面帮助婴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代惠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独山子地区民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状及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效果.方法 对独山子区4所小学(民汉合校)的(6-10岁)1-4年级小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调查量表调查,并对65例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感觉失调儿童的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觉及感觉综合整体评估均有明显提高,并且发现注意力不集中明显改善,其中少数民族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改善情况明显好于汉族儿童.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疗法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明显有效,特别是少数民族儿童改善明显,是一项值得在新疆地区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耿志宁;董新华;王玲;王红娟;韩卫红;张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用于脑瘫患者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行常规EEG及24h动态EEG检查脑瘫患者128例临床资料进行田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临床检测异常率,总结不同类型脑瘫患者24h动态EEG检测异常率.结果 24h动态EEG脑瘫患者临床监测异常率(60.2%)均明显高于常规EEG(3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孪型脑瘫患者24h动态EEG临床检测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及混合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EEG检查,动态EEG检测更能了解脑瘫患儿脑功能状态,对脑瘫患儿的分型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王萍;边文玲;余文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