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玲;程秀永;朱长连;李同川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20%~80%[1],因此进一步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其预后十分重要.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及其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价值,一方面可抑制胰腺腺泡分泌胰酶,另一方面可抑制炎症反应,下调细胞因子表达[2].而前列腺素E1(PGE1)具有改善微循环,下调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再生的作用[3].为探讨SS与PGE1联合应用治疗SAP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颖光;夏兴洲;李倩;阎国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9例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试验组)与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TNF-α、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TNF-α、MMP-2蛋白染色主要定位于腺体细胞的胞质,间质细胞弱着色.2者在试验组的阳性表达灰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TNF-α、MMP-2的过表达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赵倩;边爱平;吴惠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982年到1999年18 a间中国北方城市食管、贲门癌城市低发区与农村高发区居民中新发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的肿瘤TNM分期分布特征.方法:根据北京同仁医院和河北磁县人民医院的病例资料记录,动态分析这2个医院18 a间首次确诊时的食管癌和贲门癌TNM分期,并依据TNM分期,将患者分为早期(TNM 0和Ⅰ期),中期(TNM Ⅱa和Ⅱb期)及晚期(TNM Ⅲ和Ⅳ期).结果:18 a间农村居民患者首次确诊的4 928例食管癌(3 074例)和贲门癌(1 854例)中,早期患者仅占5%和2%,95%以上的患者均为中、晚期.城市居民患者首次确诊的751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早期食管癌(14%)和早期贲门癌(10%)均略高于农村患者(P<0.05),但是城市患者中,90%的贲门癌和86%的食管癌患者仍为中、晚期.结论:城市低发区和农村高发区首次就诊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仍以中、晚期为主,这是导致食管贲门癌预后差、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冯常炜;王立东;侯晓华;李吉林;李学民;刘宾;罗平;王能超;郭军辉;赵建波;宋昕;樊慧;郭涛;张梅;刘保池;吴爱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蛋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多态性.方法: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S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组MS A2756G 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9%、10.7%和0.4%,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2%和5.8%.对照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4.6%、15.0%和0.4%,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1%和7.9%.2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基因A2756G多态可能不足以构成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一个独立的遗传危险因子.
作者:宋波;李艾帆;郑红;连建华;张世峰;贺颖;齐华;王茜;许予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构建表达N端2-8位氨基酸缺失的突变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MCP-1),并观察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干预作用.方法:Megaprimer-PCR构建mMCP-1-pVAX1(pVMm).以脂质体将pVMm转染真核细胞系C2C12,ELISA分析mMCP-1的表达情况.采用趋化实验分析mMCP-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的趋化活性及其对MCP-1的干预作用.结果:①酶切和测序显示野生型MCP-1真核表达载体(pVM)和pVMm构建成功.pVMm在真核细胞C2C12中有效表达.②mMCP-1不具有趋化病毒性心肌炎小鼠PMNCs的活性.与单纯使用MCP-1相比,以不同浓度的mMCP-1和MCP-1同时行趋化实验,被趋化的细胞明显减少(P<0.01),25 μg/L mMCP-1可阻断10 μg/L MCP-1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PMNC的趋化活性.结论:小鼠MCP-1 N端2-8位氨基酸决定其趋化活性.mMCP-1可用于干预MCP-1的作用.
作者:孙改河;沈燕;张愔;王喜英;金雨琦;苏天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千金藤碱(CEH)对化疗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①CEH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白细胞(WBS)减少的影响: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CTX模型对照组、CEH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剂量为75 mg/(kg·d)的CTX小鼠腹腔注射,1次/d,连续3 d,造成动物外周血WBC减少,于第2 d开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CEH:5 mg/(kg·d)、10 mg/(kg·d)、20 mg/(kg·d),1次/d,连续5 d.分别于用CTX前和用CTX后第3 d、第5 d自小鼠尾静脉采血计数外周血WBC.②CEH对CTX所致荷瘤小鼠WBC减少的影响: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先接种H22实体瘤后24 h,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CTX小剂量组(10 mg/(kg·d))、CTX大剂量组(20 mg/(kg·d))、CTX小剂量与CEH小剂量(10 mg/(kg·d))合用组、CTX大剂量与CEH大剂量合用组,每组10只,进行腹腔注射,1次/d,连续8 d,于第9 d自各组小鼠尾静脉采血计数外周血WBC.结果:①CEH对CTX所致小鼠WBC减少的影响试验中,在用CTX后第3 d、第5 d外周血WBC计数CEH小、中、大剂量组与单用CTX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EH对CTX所致荷瘤小鼠WBC减少的影响试验中,CTX与CEH合用组与单用CTX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H具有明显的治疗由CTX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作用.
作者:夏薇;马方;江金花;王桂芳;张小俊;王庆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CA)发生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81例贲门腺癌及其中20例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特征,并分析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GCA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72%,58/8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1/20)(P<0.05).GCA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GCA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可能在GCA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邵珊;王立东;李苹娟;吴会芳;宋昕;焦新英;李吉林;樊慧;申秋;张彦霞;范宗民;李琮宇;高珊珊;郭花芹;尹艳春;吴爱群;邢国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模型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细胞组(PRBC组),每组30只.4组均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后3组借助立体定向仪分别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溶解红细胞和压积红细胞,造成TICH模型.于伤后1 d、3 d、5 d分别处死10只大鼠,5只用于测伤区脑组织含水量,5只用于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伤后不同时点比较:TBI、WB和PRBC 3组第3 d的脑含水量高,LRBC组第1 d的含水量高;4组间比较:1 d时LRBC含水量高,3 d时PRBC和WB组含水量均高于另2组.在WB、PRBC和LRBC组,TNF-α的阳性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相一致.结论:红细胞可使TICH大鼠的脑含水量增加,TNF-α表达增强,且2者的变化趋势一致,提示红细胞在TI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作者:史保中;范波;孟晓峰;刘劲芳;徐立新;刘运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动力学电位法测定野生葛不同部位磷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孔雀绿离子选择性电极监测磷钼杂多酸与孔雀绿形成三元离子缔合型络合物的反应,在固定时间内得到电位变化△E与lgCP的线性关系.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动力学电位法测定磷的新方法,分别测定葛根、近根藤、远根藤、葛叶、葛花及葛根粉中的磷含量.结果:固定温度30 ℃,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E=-20.97+18.37 lg(CP×103),r=0.999 0.回收率为91.80%~106.20%,RSD为0.212%~3.825%,检测限为0.04 mg/L.野生葛不同部位磷含量为:葛花>葛叶>远葛藤>近葛藤>葛根>葛根粉.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且准确度好.葛花中磷的含量高,为野生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利娥;韩秀丽;刘洁;丁利;韩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因能解决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已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但由于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康复不及时可导致肢体功能受限,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1].1996年1月至2005年10月,作者行TKR 166例(187膝),通过系统的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TR、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出生1周的豚鼠3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10只,实验组20只.实验组右眼为遮盖眼,通过单眼遮盖法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左眼为自身对照眼,正常对照组取双侧眼球.检影验光检测屈光度,A超测量双眼眼轴长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p75NTR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视网膜p75NTR mRNA的变化,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结束,遮盖眼屈光度加深、眼轴长度延长,可见凋亡细胞核.正常对照眼与自身对照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无明显变化,视网膜外核层及内核层几乎无p75NTR、Caspase-3阳性染色,无凋亡细胞.遮盖眼视网膜可见p75NTR、Caspase-3阳性表达、p75NTR mRNA增加和凋亡细胞.结论: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p75NTR和Caspase-3的表达增加可能与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陈悦;张金嵩;朱子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与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R353Q、5'F7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103例DVT患者和2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FⅦ基因R353Q、5'F7多态性分析.结果:2种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DVT组和对照组R353Q、5'F7 2种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多态性可能不是河南汉族人群DVT发病的遗传学风险因子.
作者:于海东;齐华;连建华;贺颖;郑红;董子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美沙芬颗粒对枸橼酸引咳豚鼠的镇咳作用及对蟾蜍食管纤毛运动的作用.方法:①以175 g/L枸橼酸喷雾制作豚鼠咳嗽模型,观察咳必清和复方美沙芬颗粒(53.6 mg/kg,26.8 mg/kg,13.4 mg/kg 3个剂量组)的镇咳作用.②以蟾蜍食管纤毛运动为指标,观察异丙肾上腺素和复方美沙芬颗粒(17.376 mg/L,8.688 mg/L,4.344 mg/L 3个剂量组)对蟾蜍食管纤毛运动速度的影响.结果:①复方美沙芬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枸橼酸诱发的咳嗽模型的咳嗽次数(P<0.05),中剂量组镇咳效果佳,且作用强于咳必清.②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加快蟾蜍食管纤毛运动的速度,与异丙肾上腺素相比,中剂量组加快纤毛运动的作用更加显著(P<0.05).结论:复方美沙芬颗粒具有显著镇咳、祛痰作用,中剂量组效果佳.
作者:刘昌发;冯国清;付润芳;张卫;徐宏平;齐赤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脑梗死病死率、致残率极高,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微循环和神经保护等综合治疗,但迄今为止,均未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1].自由基清除剂是近年来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2].作者分别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单用降纤酶或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各26例,并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献;张殿印;杨玉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磷酸化AKT(p-AKT)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和35例非肿瘤性肺组织标本中p-AKT蛋白和PCNA的表达,分析p-AKT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非肿瘤性肺组织中p-AKT蛋白不表达,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63/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及鳞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仅在高中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5.0%(19/20))高于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0.0%(8/16),P<0.05).在NSCLC和非肿瘤性肺组织中,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52.45±26.14)%和(9.57±2.20)%,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在NSCLC中存在AKT的活化,p-AKT的表达与肿瘤的高增殖活性有关.
作者:苗丽君;王静;程哲;吴逸明;吴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及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蛋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的多态性.方法: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103例DVT患者、208例CHD患者和250例健康对照进行MS基因A2756G多态性分析.结果:DVT组A/G+G/G型频率为10.7%,低于对照组的19.6%(x2=4.114,P<0.05),但2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G/G型可能对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保护性作用,该型的分布存在种族和地域差异.MS基因A2756G多态可能不是河南汉族人群CHD发生的遗传危险因素.
作者:齐华;贺颖;于海东;焦昆立;连建华;赵洛沙;郑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 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吴会芳;王立东;范宗民;高珊珊;任景丽;王俊宽;李吉林;焦新英;刘小莉;邵珊;李琮宇;李苹娟;张彦霞;郭花芹;尹艳春;李江曼;何欣;邢国兰;刘保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激动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AAP10低浓度组、AAP10中浓度组、AAP10高浓度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灌流正常台氏液稳定后停灌40 min再灌.AAP10组灌流正常台氏液+AAP10(100 nmol/L、500 nmol/L、1 000 nmol/L)稳定后停灌40 min再灌.采用程序刺激诱发室性心动过速(VT).观察刺激反应间期(SRI)、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VT的发生率、IR后心肌恢复时间.实验结束后测量左室楔形心肌块质量、左室质量、全心质量.结果:①各组左室楔形心肌块质量与左室质量之比、全心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AP10组用药前后其心内膜及心外膜的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③不同浓度AAP10组,SRI较IR组均明显缩短(P均<0.01).④缺血再灌注组、AAP10低、中、高浓度组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0/10)、50%(5/10)、20%(2/10)和1%(1/10),P<0.05.⑤不同AAP10浓度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恢复时间均较IR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AAP10可以在不影响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的前提下提高缝隙连接的传导速度,降低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保护受损心肌,有望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一个新方法.
作者:黄琼;党瑜华;邱春光;申文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中国汉族96例PCOS患者和56例对照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并分析PPAR-γ基因的多态性与PCOS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模型(HOMA-IR)、促卵泡素(FSH)等的关系.结果:PCOS组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基因型(CC、CT、TT)频率分别为69%、17%、14%,对照组以上各基因频率分别为89%、7%、4%,PCOS组中C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布分别为77%和23%,对照组分别为93%和7%,PCOS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OS患者中PPAR-γ基因外显子6突变者BMI明显高于未突变者(P<0.05).结论:中国汉族PCOS患者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碱基突变与PCOS肥胖的发生有关,可能是PCOS的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刘惠娜;谭丽;黄玉荣;张梅;王艳丽;郭华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多采用氢氧化钙制剂,但其抗感染作用较弱,渗透差,作用慢,治疗周期较长.作者将日本森田株式会社生产的Vitapex糊剂应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进;石爱梅;刘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