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帅;陈言汤;牛扶幼;刘林嶓
目的:检测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βR Ⅰ,TβRⅡ).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0例病理性瘢痕(增生期瘢痕23例,退化期瘢痕9例;早期瘢痕疙瘩10例,晚期瘢痕疙瘩18例)、15例正常皮肤及15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TβR Ⅰ和TβRⅡ的表达.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GF-β1、TβRⅠ、TβRⅡ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病理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P<0.01).增生期瘢痕组织中TGF-β1、TβR Ⅰ、TβRⅡ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退化期瘢痕组织(P<0.05或0.01).瘢痕疙瘩组织中,早期病变与晚期病变组织比较,TGF-β1、TβR Ⅰ、TβRⅡ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βR Ⅰ、TβRⅡ表达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发生与TGF-β信号转导异常活化有关.
作者:康深松;陈言汤;牛扶幼;刘林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死亡状态对大鼠供肝肝移植后早期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活体大鼠供肝肝移植组(L组)和脑死亡大鼠供肝肝移植组(B组).L组仅建立活体大鼠供肝的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模型,B组供体大鼠建立脑死亡模型后切取供肝行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监测脑死亡模型建立过程中大鼠血压和心率变化,观察肝移植术后受体6 h、24 h存活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电镜观察肝脏形态变化,TUNEL法测定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组供体大鼠脑死亡模型建立后血压和心率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组和B组6 h和24 h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B组ALT、AST、TNF-α和HA水平均升高(P<0.05),肝细胞形态学损伤重、凋亡率高(P<0.05)、Kupffer细胞显著活化.结论:供体脑死亡可以加重脑死亡供肝移植后早期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和脑死亡供体血压、心率的改变以及Kupffer细胞的活化有关.
作者:史冀华;宋燕;崔雪艳;张水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培养,A组加入1×10-7 mol/L的地塞米松、1×10-7 mol/L的辛伐他汀和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为1 g/L);B组加入1×10-7 mol/L的地塞米松和与A组等量的DMSO;C组只加入与A组等量的DMSO作为对照.96 h后,以RT-PCR一步法分析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率.结果:A、C组成骨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量及细胞增殖率均高于B组(P<0.01),A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对抗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月白;胡新永;王义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电图检查是诊断癫痫的基本方法,但常规脑电图(EEG检查描记时间短,癫痫波检出率低,动态脑电图(AEEG描记时间长,假阳性率高[1].视频脑电图(video GAAB2 EEG,VEEG)监测可以同时观察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变化,是目前癫痫诊断和分型中有价值的监测方法.2000年8月至2006年6月,作者行VEEG监测196例,报道如下.
作者:熊华春;滕军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形成、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对53例胃癌组织行COX-2 、VEGF-C检测;Ⅷ因子抗体及Ⅳ型胶原抗体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淋巴管密度(MLVD).以15例手术切缘经病理证实的正常胃黏膜作对照.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率为62.3%(33/53,且COX-2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P<0.05);VEGF-C蛋白阳性率为34.0%(18/53,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COX-2表达正相关(rs=0.312,P<0.05);MLVD与COX-2、VEGF-C的表达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OX-2、VEGF-C蛋白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COX-2、VEGF-C在促使胃癌微淋巴管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作者:周慧聪;张艳;李继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基本术式,术中必须结扎切断腮腺主导管,将腮腺浅叶切除,使剩余腮腺组织萎缩,以减少肿瘤的复发.近年研究证实,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突入包膜内的瘤芽,甚至无包膜,循包膜剥离很容易将瘤组织残留,或者术中包膜破损,造成种植性复发;若手术时切除瘤体及瘤体周围部分腮腺,并保留导管,多形性腺瘤就不易复发,而不必将腮腺浅叶全部切除[1,2].1999年至2003年,作者应用腮腺部分加肿瘤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8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皇甫胜利;庞聪玲;慕娟;高艳;和鲁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豚鼠老年性聋的拮抗作用.方法:8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老年性聋模型组(B组),褪黑素治疗的老年性聋模型组(C组0.3 mg/(kg·d和D组1.0 mg/(kg·d).以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作老年性聋模型,4周后测量各组ABR、耳蜗组织谷胱甘搿-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变化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组ABR阈值、Ⅰ波潜伏期、Ⅲ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均升高,GSH-Px含量降低(P<0.05或0.01).D组上述各指标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蜗铺片结果,B组耳蜗基底膜各周外毛细胞排列紊乱,大小不一,胞内颗粒染色变浅,可见细胞点状缺失;A、D组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失;C组介于B、D组之间.结论:褪黑素对老年性聋豚鼠听力及耳蜗毛细胞有保护作用,且与剂量有关.
作者:尹志华;董明敏;王广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作者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3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肾积水患儿,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3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积水患儿,男24例,女6例.年龄38 d~13岁,其中38 d~岁9例,1~9岁17例,>9岁4例.左肾积水21例,右肾积水3例,双肾积水6例.中度肾积水14例,重度肾积水16例.29例肾积水量30~500 ml,另1例肾积水量达2 000 ml.临床症状:腹部包块13例,间断发热、恶心、腰腹疼痛者8例,泌尿系感染2例,胎儿期孕检发现4例,血压高3例.术前均经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IVU)证实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其中5例行螺旋CT检查.
作者:范应中;万清廉;王家祥;张谦;许华峰;李泸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治疗非常困难,其感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为了解本院PA的耐药状况,作者对本院微生物实验室6 a中临床分离的PA耐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阎军;杨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病理性瘢痕是由创伤等引起、以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基质的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人类真皮区特有的纤维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创伤过度愈合反应的结果.其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瘤样增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组织学特点为大量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过量沉积、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瘢痕形成是创伤修复的一种必然结果,但过度修复所致病理性瘢痕形成,可引起外形的毁损和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近年研究表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与皮肤张力、部位、年龄、皮肤色素、感染、异物和遗传机制等有密切关系[1],作者从基质代谢、低氧、自由基等6大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李广帅;陈言汤;牛扶幼;刘林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2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1含量,以22名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结果:手术前食管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为(292.57±100.53 μg/L),手术后为(280.50±81.46 μg/L,正常人血清IGF-1水平为(196.75±58.31 μg/L).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手术前后食管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参与食管癌的发病过程,是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
作者:樊青霞;马望;王留兴;赵培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铁剥夺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以不同浓度(25 μmol/L、50 μmol/L)的去铁胺处理K562细胞,25 μmol/L去铁胺加等浓度的三氯化铁作对抗组,设空白对照组,分别收集不同时间点(16 h、24 h、32 h、48 h、72 h)的细胞,用磷脂结合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PI)进行双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特征.结果:K562细胞经25 μmol/L、50 μmol/L的去铁胺处理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凋亡,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周期检测发现25 μmol/L、50 μmol/L的去铁胺处理K562细胞48 h和72 h后,G0/G1期细胞数较对照组升高,S期细胞数和细胞增殖指数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铁剥夺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剥夺细胞内铁阻止细胞进入S期.
作者:汤有才;赵春;贾国存;李丰益;廖清奎;牛文忠;王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4种脂蛋白对平滑肌细胞(SMC)ApoE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兔主动脉SMC培养传至第3代,生长融合后,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普通型低密度脂蛋白(N-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普通型极低密度脂蛋白(N-VLDL)、ox-VLDL,37 ℃温育24 h后,进行细胞固定,然后以地高辛标记的ApoE cDNA探针进行核酸原位杂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LDL组、ox-LDL组、N-VLDL组及ox-VLDL组ApoE mRNA表达水平增高(P均<0.05),其中N-LDL、ox-LDL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由SMC所分泌的ApoE可能在局部掺入到上述脂蛋白中,促进SMC以受体途径摄取脂蛋白,导致SMC细胞内脂质堆积.
作者:李朝辉;王丽;唐兰;赵勇;曾和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8年至2005年,作者采用铸造嵌体桩修复因咬合紧、不适合用桩核冠修复的后牙残根、残冠89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秋霞;裴迎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严重的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内科治疗仅部分患者可暂时控制出血,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断流术、分流术及断流术加分流术.本院自1990年5月至2004年5月,采用联合脾腔或肠腔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5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冯留顺;黄天臣;马秀现;叶学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腓动脉是腓骨的主要营养血管.临床上,腓骨骨(皮)瓣常被用于骨不连、骨缺损的修复移植,而良好的腓动脉血供是骨(皮)瓣存活的关键.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了60例正常人120条腓动脉,以了解其行径及血流参数,报道如下.
作者:沈素红;田可为;陈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常见,以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为特点[1].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超短波治疗的同时,加用本院自制中成药二花液进行局部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苏琼华;李文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液对嗅神经鞘细胞(OECs)中的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活性的影响.方法:鼠龄14 d的SD大鼠,断头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嗅球,夹碎嗅球,剔除白质部分,用虹膜刀剪碎后,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的OECs,贴壁2 d后,将组织块软瓶培养2~3次,分别用按1:1 600、1:3 200、1:6 400、1:12 800稀释的银杏提取液37 ℃继续培养.以神经生长因子作为阳性对照;以DMEM作阴性对照.分别于培养后第24 h、48 h、72 h和96 h收集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使用[ly-32P]ATP掺入,液闪计数法测定PTK活性.结果:阴性对照组OECs的PTK无活性,阳性对照组PTK活性升高.银杏提取液组第48 h PTK活性升高(P<0.01),随后逐渐降低,至96 h PTK无活性.结论:银杏提取液有促进OECs分化的功能.
作者:布林白乙拉;钟环;谈山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99年5月至2003年8月,对于低度腰椎滑脱患者,作者在以小关节为中心椎管及神经根管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间、后外侧联合植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兴华;贺长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为新生儿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新生儿尸体标本的颈外静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颈外静脉上、中、下3段的外径分别为1.2~2.4(1.8±0.5 mm、1.8~2.9(2.2±0.5 mm、2.4~3.8)(3.0±0.6 mm,长度分别为4.5~8.5)(6.9±1.4 mm、14.7~28.0(20.9±5.2 mm、16.9~29.2)(22.5±7.6 mm).结论:新生儿颈外静脉走行恒定,穿刺点应选中段中点.
作者:程田志;刘荣志;陶俊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