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波
骨科脊柱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应用阿片类药物自控静脉镇痛因能大幅减轻或消除术后患者的疼痛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阿片类药物易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现今疼痛治疗趋势是多模式的均衡镇痛,通过不同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充分的镇痛,同时因药物剂量的减少而使不良反应减少.氟比洛芬酯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其进入体内可以靶向分布到手术切口及炎症部分,释放有效成分进一步水解成氟比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本文研究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邓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六味地黄汤、生脉散、金匮肾气汤、真武汤加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因人制宜,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马青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手术室护理是医院全面护理工作的相当关键的一部分,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在衡量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高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提高手术的成功几率、改善医护、护患关系、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提高患者及患属对服务的积极评价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鉴于手术室护理的突出作用,笔者结合自身护理工作体会,从护理质量管理策略、护理工作人员素质、服务环境、护理工作以人为本四个角度对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对临床治疗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择于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理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心理调查并行心理护理.结果 在经过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和正规的健康教育之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有了明显的下降.2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相关因素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疾病知识健康教育,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能为临床上良好地控制患者的高血压及糖尿病提供有效的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玉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塞来昔布在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准备进行骨科围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作为对照组使用塞来昔布术后镇痛,B组作为试验组使用塞来昔布手术期镇痛.所有患者都由同样的医生手术,使用同样的麻醉方案,术后均接受48h的镇痛泵镇痛.观测指标主要包括:术后镇痛泵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康复所需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镇痛泵用量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h、10h、15h、1d、2d的VAS评分,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4d和5d的VA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发应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时间,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塞来昔布在骨科围手术期的超前镇痛疗效明显,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后镇痛剂的用量和早期的疼痛,还可以加快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并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颜立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分析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介入治疗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发病到溶栓的时间距离在3-24小时之间,对患者进行尿激酶的持续泵入,泵入速度为每分钟1.0万U,总共需要泵入尿激酶总量为120万U,再对患者进行其它的常规性治疗以辅助,连续接受治疗时间为14天,观察患者相对于接受治疗前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溶栓总有效率为87.5%(35/40),显效率为67.5%(27/40),血管再通率为80.0%(32/40),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对于治疗前有出现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使用动脉内溶栓,有着安全高效的特点,对于患者再通闭塞动脉有着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雪松;单媛媛;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我院急诊就诊的急腹症患者168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8%,化脓性阑尾炎准确率为94.4%,坏疽性阑尾准确率为100%,阑尾周围脓肿准确率为100%,超声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7.1%.另有2例误诊为阑尾炎.结论 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很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作为首选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盛建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保证医疗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结果 通过制定重点部门规章制度、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科学监测,大力督导,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遵守国家相关规范和条例,落实医院规章制度,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作者:关玉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11年3月,开始另外一种APN排班模式,新APN排班白天负责产前待产病人观察的护理人员为两个,为A1/A2班.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1年3月本科室实行新APN连续性排班,本科室共有14名护士,除护长及1名总务护士不参加APN轮班外,其余12名护士均参与APN排班.
作者:陈子江;陈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徒手旋转胎头法,降低胎先露异常引起的胎儿性难产,通过缩短产程,减少对母体、胎儿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4487例住院病例中持续性枕后位262例,持续性枕横位1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2例持续性枕后位旋转成功244例,成功率93.1%.184例持续性枕横位旋转成功181例,成功率98.3%.结论 及时发现胎先露异常,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不仅大大降低胎儿性难产,降低手术助产及剖宫产,减少对母体、胎儿的影响,而且方法简单易行,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推广应用.
作者:吴翠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国近年来在药剂学方面探索出了很多新技术,例如: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聚合物胶束技术,包合物的制备技术,纳米和亚微粒制备技术等.本文在研究国内技术和国外先进理论核心的同时,总结出这些新技术在改善药物功效中的作用、优势,同时将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完善,更有效地运用在治疗实践中.
作者:张汝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钡餐造影与CT扫描在诊断食道癌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临床病理诊断为食道癌患者56例纳入本研究,分别进行食道X线钡餐造影与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食道癌的价值.结果 X线钡餐造影可较好判断病变长度,观察黏膜破坏程度,观察食管收缩舒张功能情况;CT扫描可明确管壁浸润深度,观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转移性病变,对评估患者病情状况及预后有优势,且可指导临床手术.结论 X线钡餐造影与CT扫描在诊断食道癌均有其各自的价值,临床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效果,对食道癌的治疗计划有帮助.
作者:张超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为病人实施全身心的护理活动中,有效的护患沟通十分重要,护理人员的素质、准确的评估、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谐的沟通氛围是实施有效的护理沟通的必要条件.
作者:高春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彩色超声诊断价值,为以后的临床诊断作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的彩色超声诊断资料,对比两组彩色超声诊断资料的颈总动脉和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分析彩超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总动脉和颈总动脉分叉处厚度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级别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为及时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以及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78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在临床上的资料.结果 在这组78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成功的完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其中有4例患者因为腹腔中出现广泛的粘连情况,被中转开腹,没有出现并发症以及死亡的病例.结论 只要严格的掌握了手术的适应证,把握好了手术的时机,大多数的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是完全安全可靠的,在临床上是可以进行推广以及应用的.
作者:翟春亮;金虎;张红裔;李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78例患者中完全清除血肿63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0例;总有效率93.58%.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术后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张晓睿;闫波;杨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42例肛周脓肿患者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通过有效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选取的42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进行随访仅有3例患者发生复发.结论 给予肛周脓肿患者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复发率.
作者:赵林;朱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主要观察分析临床治疗胆源性胰腺炎(GP)的办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3例GP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其中13例急诊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其余30例入院先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炎症消退后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中,40例(93.02%)给予早期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术后出现严重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2例因胰腺出血坏死救治无效死亡,1例术后出现多器官衰竭死亡.死亡率为6.98%.结论 早期确诊GP并及时给予早期手术治疗是救治GP患者的关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方法 以自微乳化效率为指标对不同的油和乳化剂进行配伍选择,确定可行的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基础处方.结果 与结论 通过处方研究确定了一系列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处方.
作者:徐卓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主要阐述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度三查七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术中物品清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输血查对制度及标本查对制度,可大大减少手术室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吕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