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南汇钦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8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另一组为护理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血压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增加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本文对近年来糖尿病肾病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三组,三组患者均接受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丙泊酚用药剂量分别为2μg/ml、3μg/ml和4μg/ml,对比分析三组观察对象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小剂量组患者术后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均短,而大剂量组患者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均长,三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小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过程中,具有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早,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胡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褥疮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严重缺血缺氧,营养不良,造成组织坏死而形成的溃疡,通常发生在有骨突起的部位.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褥疮感染引起败血症常成为老年人和ICU病人的死亡原因.因而,褥疮的防止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就如何预防和治理褥疮,做了大量研究和护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就褥疮危险因素的治疗及预防有效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陈志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选择不同年代放射线技师,对其岗位职能进行分析.选择不同层级医院放射线技师,对其岗位职能分析.选择不同设备,分析由此对放射线技师职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找到对职能演变产生影响的因素和效果,促进放射线技师职能全面发展,提高其临床服务能力.
作者:王亿群;梁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效果.方法 脑损伤后10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治疗后3-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语言障碍程度分级评价,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组的疗效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为主辅助药物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对减少伤残率和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安久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脑出血病人术后鼻饲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1年8月住院的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鼻饲采用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结果 79例患者鼻饲后出现误吸1例,返流6例,胃潴留8例,腹泻31例,托管3例,堵管1例.结论 脑出血患者长期鼻饲出现并发症,不可避免.出现并发症可以通过护士和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共同干预,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天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我院28例锁骨骨折患者使用不同临床固定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归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01日到2013年03月01日收治的28例锁骨骨折患者,患者分别使用双克氏针钢丝环绕、钢板螺钉内固定以及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分别有9例、9例、10例.比较3组患者疼痛消失请、患侧的肩关节达到的运动范围情况以及患侧肩部承受力量情况,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双克氏针钢丝环绕组(A)的有效率为77.78%,钢板螺钉内固定组(B)的有效率为77.78%,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C)组的有效率为100.00%.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C)组与双克氏针钢丝环绕组(A)、钢板螺钉内固定组(B)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方法用于锁骨骨折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连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导致孕妇胚胎停育患者日常危险因素.方法 选自某三甲医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胚胎停育孕妇共100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同期该院顺利妊娠的孕妇100例,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2组孕妇的基本情况和日常生活进行收集了解.结果 通过非条件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导致孕妇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工作环境、家庭通风状况、长时间使用电脑与手机、急性感染以及妊娠期间生殖保健服务质量等.结论 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中导致孕妇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有许多,需要对孕妇进行健康宣教,大程度的避免出现胚胎停育事件,保障母婴平安.
作者:赖智双;陈银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89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例资料,并随访6个月.结果 89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原因主要有交通事故32例(35.96%),砸伤29例(32.58%),高空坠落伤16例(17.98%),钝器击伤12例(13.48%).其中硬膜外血肿36例(40.45%),硬膜下血肿22例(24.72%),脑内血肿,多发血肿12例(13.48%).采用手术治疗后治愈36例(40.45%),轻残34例(38.20%),重残10例(11.24%),死亡9例(10.1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具有多种因素,并且致残及死亡率高,应密切观察,及早治疗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冯兴慧;王达;王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95例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西美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来曲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肿瘤转归情况等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8周后肿瘤缓解率为44.8%,对照组为45.3% (P >0.05).观察组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口干等,无血压异常、肝肾功能、外周血象等.结论 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轻微,是较好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剂.
作者:孙志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方法,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方法 切断毒物源迅速清除毒物、阿托品拮抗剂、胆碱酯酶复活剂、对症治疗等.结果 127例痊愈,6例死亡.讨论 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前提、防止“反跳”关键,胆碱酯酶复活剂与阿托品合理使用在抢救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对症支持治疗是维持心肺功能的重要保障.
作者:甘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多发脑动脉瘤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其对多发脑动脉瘤预防等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4例多发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35例单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分别对多个变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单因素进行分析,女性占比、高血压发生情况、吸烟、绝经、家族病史对比,达到了统计学变量(P<0.05);对吸烟的性别分层分析认为,未发现二者有明确关系;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性别、高血压、家族病史进入后模型.结论 多发脑动脉瘤患者可能与性别、高血压、吸烟、绝经时间及家族病史有一定关系,但对多发脑动脉瘤危险因素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蔡立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血肿抽吸术后的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0年2月到2013年4月我院脑出血血肿抽吸术患者86例,按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三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4.42%,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0.70%,经过三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都比治疗前小,实验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抽吸术后,清开灵注射液结合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脑出血血肿作用显著,可降低患者体内水肿的程度,并且还能加快血肿吸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永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证实其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一组仅使用刮宫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一组使用刮宫术联合孕激素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完全止血28例,控制止血16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87.5%的治疗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不良发应发生率的比较中,两组研究对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刮宫术联合孕激素在围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止血迅速,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谢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并发穿孔的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一时间行开腹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45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大于对照组(82.2%),且P <0.05;②手术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 <0.05;③并发症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2.2%)小于对照组(20.0%),且P <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疗效确切,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德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方法 针对神经内科护理所存在的风险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针对性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其中未实施风险防范为对照组,实施风险防范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差错发生、医患纠纷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临床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比较包括意外伤害、服药安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针对风险因素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后在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安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不同的护理风险,影响护理质量,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安全,预防和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
作者:徐明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互动式晨会交班是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梳理出的又一个优化护理流程,较传统式交班可以提高护士发现、防范及解决护理安全隐患的能力.
作者:解云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寻求提高检验质量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份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份血常规检测结果中有50份复检检测结果,复检率41.67% (50/120),分析显示影响血常规检验准确度的因素有技术因素、仪器因素及固定因素.结论 血常规检验受众多影响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质量.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2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对其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中,抢救脱险112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93.33%,20-60min是有效的抢救时间.结论 使用针对性、连续性及预见性方法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进行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孙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