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燕杰
目的 观察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1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各68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FAP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皆有一定疗效,外科手术治疗对FAP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能够有效降低FAP的感染可能性及危险性;非手术综合治疗能够个性化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海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分析了我市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施员工职业化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的观点;论述了“职业化”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从业员工的意义,并对怎样实施员工职业化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作者:马玉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 -2011年间收治的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5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好,中药调整脾胃整体机能,西药改善胃运动功能兼对症处理,配合精神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的评估.方法 跟骨关节内骨折采取在伤后5天左右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6例,Ⅲ型15例,Ⅳ型2例.结果 按照Maryland足部系统评分:优3例,良16例,可1例,差3例.有5例发生少许皮缘坏死;1例皮瓣坏死较多,钢板外露;1例发生感染.结论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利于足部功能的恢复.
作者:孙志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集我院其行剖宫产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用药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单纯用罗哌卡因.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是较为理想的麻醉配伍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穆成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老年消化性溃疡指的是患有消化性溃疡的60岁以上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出现退化,其发病以及治疗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尽早确诊并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笔者对该病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治疗进行了分析讨论.1发病特点及并发症近年虽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不断下降,但是主要是中青年人的发病率不断降低,而老年人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反而逐年升高.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比例的增大使得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老年人的各项机能出现退化,其临床特点与中青年患者有所不同,不加以仔细辨别就会导致误诊.
作者:冯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 2012年1月收治的116例高龄初产,与同期非高龄初产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新生儿病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高龄初产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新生儿病率显著高于非高龄初产患者,高龄初产应加强孕期监护防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剖宫产率,提高母儿预后.
作者:陈喜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救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120例患者中,25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95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基础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玉兰;汤俭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评价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要求避孕的妇女162例,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和宫内节育器组,各81例,观察比较两组的避孕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口服避孕药组的意外怀孕、宫外孕、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宫内节育器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半年,体内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避孕药与宫内节育器皆为较有效的避孕方式,在整体评估下,口服避孕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稍高于宫内节育器,但宫内节育器经济方便,对内分泌影响极少,避孕药物及ICU皆有较多种类,合理选择有效安全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脑血管病为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尤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约占70%),随着人口老龄化,受卒中困扰人群逐年增加,由此引起瘫痪,语言功能障碍,痴呆,不仅使患者生存质量低下,更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防与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应用培元通脑胶囊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改善症状方面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腾跃;李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产后健康教育指导中的优势以及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产后接受健康教育指导的100名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接受循证护理.确定问题,收集证据,然后给出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组效果显著率为8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结果.结论 通过科学的手段能够提高产后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质量.
作者:刘林敏;朱倩;莫小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菟仙海蚣胶囊对生精细胞损伤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Bcl -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腺嘌呤诱导致生精细胞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菟仙海蚣胶囊对该模型大鼠生精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P53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大鼠睾丸、附睾指数及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结果 菟仙海蚣胶囊可明显抑制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升高睾丸组织细胞Bcl -2的表达,降低P53的表达,提高附睾指数,增加精于数量和精子活率.结论 菟仙海蚣胶囊治疗少精、弱精症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上调睾丸组织细胞Bcl -2的表达和下调野生型P53表达,并作用于附睾,提高附睾指数,促进精子发育成熟,增强其活力有关.
作者:张银川;徐瑛瑛;马红;张春霞;刘喜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我院在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本文分析了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现状及不足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作者:于海玲;朴日龙;李迎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提高绝经期取环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119例绝经期要求取环妇女给予术前3小时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按照常规术式行取环术,观察术中宫颈扩张情况、疼痛反应、一次取环成功率和药物副反应.结果 术中宫颈扩张有效率为84.87%.取环成功率98.32%,取环困难15.13%,取环失败1.68%.药物副作用;有6例轻度恶心、腹泻.结论 口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绝经期取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作者:周乃云;吴大东;杨相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用血状况,积极推广成分输血,指导合理用血.方法 对我院2008至2011年成分血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我院2008年至2011年成分输血量逐年上升,2008年成分输血利用率为93.97%,2011年成分输血利用率为99.46%,已经接近100%.结论 成分血能够节约血资源,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应该积极的推广.
作者:赵恒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分布于阿勒泰和塔城地区.该师肩负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为维护祖国统一、安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06年以来,根据《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 - 2010年)》、《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06 -2010)(简称规划纲要)要求,我师积极组织开展了农十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了我师职工群众健康水平.
作者:吴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产科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出一套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 有效地消除了产科的护理安全隐患,避免了护理意外的发生.结论 通过对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制定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升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何国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崩漏是由于冲任二脉经气失调,经血妄行所致,主要症状为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甚者达几周之久,量多而势猛者称为“崩”,量少而淋漓不断势缓为“漏”.常伴有头晕、目眩、心慌、面黄、身倦无力、腰酸腿软等症状.近几年来,我科收治了32例各种证型的崩漏患者,除了给予一般护理外,还运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2例,年龄16 -52岁.其中16 -22岁11例,23 -30岁5例,30-40岁6例,40 -52岁10例.中医分型:气虚型14例、血瘀型10例、血热型8例.
作者:王满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效果.方法 综合2009 -2011年所选出的50例肿瘤患者资料,在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上通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降低患者的忧虑心理,提高生物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进行生物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间隔每4小时对其体温进行检测,对高温患者的早期诊治起到绝对性作用.结论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针对肿瘤疾病进行生物治疗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对一些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值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吴婷婷;韦怡;仲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锡林郭勒盟大众对包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目标人群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方法 考虑我盟包虫病感染情况及农牧区人口分布特点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锡林浩特市、太仆寺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为调查点,并对调查地区人群采取随机抽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等信息.问卷由全盟统一制定,包含包虫病防治相关知识和相关态度8条核心信息.结果 本次共调查1680人,总知晓率为49.2%,其中城镇居民知晓率37.6%;农村牧区居民知晓率60.1%.各地区不同人群性别、民族与知晓率无明显差异.但城镇与农村牧区居民知晓率有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总体知晓率较低.其原因可能和我盟项目刚刚启动,人群了解程度低有关.农村牧区居民比城镇居民知晓率高,其原因可能与城镇居民重视及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农牧医生活习惯言传身教有关.加强城镇及农牧区居民宣传的同时,对城镇居民的宣教,提高各类人群对包虫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认识,对预防包虫病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立东;张晓红;娜仁;张立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