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宏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收集到的58例ADR,分析药物使用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金英;芦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曼月乐治疗月经过多及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放置节育环的妇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例放置曼月乐节育环,对照组使用母体乐节育环.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规则出血、下腹疼痛、痛经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观察组患者平均月经天数逐渐缩短,平均月经量逐渐减少,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避孕效果较好,对子宫内膜抑制具有可逆性,治疗月经过多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娜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人性化护理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护理,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治疗应尽的护理义务外,还对患者的精神状况、心理思想、以及情绪给予服务关怀与体贴,让患者感受到温馨与亲情的感受,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结合产科病房的临床护理经验,实际,首先对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了综述,然后提出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措施.
作者:袁凤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剖宫产与正常分娩的初产妇早期子宫复旧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9月-12月在我院正常分娩初产妇100例,剖宫产分娩初产妇100例,分析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底下降情况,并对这两组产妇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统计发现,除产后即刻两组子宫复旧无明显差异外,产后1-4天,正常分娩组初产妇的子宫底下降速度较剖宫产组要快,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分娩相对于剖宫产而言对子宫复旧的影响较小,因此临床应倡导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安全.
作者:张爱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分析降低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方法和效果,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对某一时期内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切口是否感染做统计并分析原因和降低感染的办法.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有7例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83%;感染的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切口的长度、缝合技术和术后营养状况等有关.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系,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仔细操作,同时术后也应该注意嘱患者加强自身营养和护理.
作者:牟春山;宋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在医疗改革中面临着服务模式的转变,而人力资源的配置是保障中心供应的前提,人员配置和人员的培训、管理是这项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分析其治疗方法,探讨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现象,并且11例有湿疹样皮炎患者的皮炎均明显改善,8例下肢溃疡患者的溃疡创面均愈合良好,15例色素沉着患者的色素沉着症状明显改善,跟踪随访2年,无1例患者复发,并且50例患者的皮肤点式切口瘢痕均在出院4个月内消失.结论 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治疗过程操作简洁,患者的创口较小,术后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良好,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恩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笑气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镇痛对产程活跃期的影响活动的观察分析其在产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近几年来在产程中用笑气吸入镇痛的足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50例,另1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并对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活跃期使用笑气者活跃期平均时间经过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产程时间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笑气吸入不仅可以镇痛,而且可以明显缩短活跃期时间,从而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痛苦,进而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适合在麻醉人员紧缺的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郑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80例施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观察分析.结果 施行手术的孕妇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出现.结论 合理有效地进行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孕妇的痛苦,避免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陈秀玲;解秋兰;侯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培养的方法,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164份粪便的标本,皆对其粪便性状进行观察,并使用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镜检,分别应用SS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5%血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 164份标本中,传统单独应用一种培养方法检出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比例与联合使用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传统应用单纯一种的SS琼脂平板培养的检验结果,已无法满足目前的肠道致病菌的检验需要,临床建议分别联合应用SS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5%血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全面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热西旦·沙吾提;吴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在静脉镇痛下,充气气囊枕治疗胸腰段稳定型屈曲压缩骨折.方法 选择80例胸腰段稳定型屈曲压缩骨折患者,在静脉镇痛下应用充气气囊枕复位治疗,同时加强背部伸肌锻炼治疗.疗效观察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80例患者,获得随访者74例,随访者短半年,长4年,6例患者留劳累及阴天雨季、寒凉时腰背痛,余68例均治愈,无一例出现胸腰椎后凸畸形,复查x线片,治疗后压缩椎体高度均恢复到正常高度的85%以上.结论 在静脉镇痛下应用充气气囊枕治疗胸腰段骨折,是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积极配合,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明;高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入住我院的496子宫肌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子宫肌瘤的年龄分布、发病率、肌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通过治疗496例患者中,267例患者成功施行子宫肌瘤剥除术;92例患者改行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其中,子宫腺肌症77例,子宫肌瘤15例);130例患者进行全子宫切除术;7例患者因术中探查发现为子宫腺肌瘤,无法剥除.结论 子宫肌瘤一旦确诊,医护人员则应根据患者的肌瘤的生长的大小、部位等情况进行对应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征求患者同意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孙跃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或冠脉痉挛所致.冠心病心绞痛为内科常见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笔者所在医院应用芪参胶囊对疾病进行治疗,疗效肯定,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郝柏杨;卢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及预防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孕妇进行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从中筛选出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3例不给予药物只做定期常规检查及一般护理,实验组103例使用药物及特殊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结果 实验组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有2例,与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8例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手段能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具有一定得推广意义.
作者:卞宜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留有瘢痕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康宁克通和普鲁卡因对手术切口局部注射,对照组使用常规外科切口护理方法,不在腹壁切口周围使用药物.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切口瘢痕情况.结果 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后切口瘢痕均愈合,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良好,瘢痕淡化,患者的满意度高.
作者:高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程序化管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82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组采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结果 管理组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留室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程序化管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白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高血压为现今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此疾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如疾病控制不好会致使其他严重疾病发生.现今我国各级医院都强调对此类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措施,以让患者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良好地控制疾病.从而避免患者疾病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有着很重要意义.
作者:周金辉;强丽萍;戴风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我院本年度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特点及概率,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和手段.方法 通过对我院本年度共计输注血液制品6359人/次进行统计与分析,对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加以记录.结果 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1%,处于较低水平,不良反应概率高见于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发生率为77%;输注血浆者不良反应多数为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8%;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者的不良反应以发热多见,发生率为74%.结论 加强对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够有效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赵恒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据WHO<2011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2010年,全球共登记报告了570万例结核病新发和复发病例,2010年,印度和中国占全球登记报告结核病例的40%,可见中国虽然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取得一些成就,但仍是结核大国,因此加强对结核病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和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 的教育,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之病情向健康方向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旨在降低肺结核新发病率,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论文将从影响肺结核患者康复因素、健康教育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了解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重大意义.
作者:唐有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综述了宫内复苏治疗胎儿窘迫的进展.
作者:林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