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80例临床疗效分析

张伟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非超声乳化术
摘要:目的 对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患白内障的患者160例(1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改良组中的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术后视力小于0.1的占0.00%,视力在0.1至0.5之间的患者占16.25%,视力在0.6至1.0之间的患者占83.75%;而改良组中的术后,视力小于0.1的占0.00%,视力在0.1至0.5之间的患者占13.75%,视力在0.6至1.0之间的患者占68.25%,即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和脑梗死再次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初犯脑梗塞的患者,出院后随访1-2年,再次复发脑梗塞的52例为实验组,无复发的78例为对照组,研究两组患者之间颈动脉硬化的差别.结果 无狭窄、轻度狭窄的复发例数分别和中度、重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5);无狭窄和轻度狭窄复发例数无差别,中度和重度之间有差别.软斑块发生脑梗塞的复发率高,和无斑块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中度、重度颈动脉硬化以及软性斑块的患者,复发脑梗塞的几率高,需要早期防护.

    作者:何世栋;滕国志;李东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西替利嗪片稳定性深入研究

    目的 确保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西替利嗪片在有效期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该药品在中国大陆不同气候带分别进行长期稳定性研究及评价.结果 表明:药品在有效期内可以保证安全、有效.

    作者:周冰玉;王鑫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主要以风湿性心脏病居多,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之一,也是我国孕产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高、孕妇早产以及流产的主要原因.在妊娠期,绝大部分妇女身体内的血容量、心排出量会增加,同时血管的阻力也会下降,而在顺产胎儿以后,大量的血液迅速地进行了血循环,心血管疾病孕妇比较容易因此而发生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现象,严重的时候甚者导致死亡,而临床实践证明,加强对孕妇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本文对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进行了研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孙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生临床带教体会

    目的 探讨护生临床带教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带教老师的选择和系统性培训指导,以及根据护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和其他注意事项的带教.结果 明显提高带教质量,培养护理人才.结论 带教老师的选择和系统培训,以及对护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再次根据护生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从而明显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高翠芳;马莲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感染科护生带教体会

    感染科是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其工作环境,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护理对象是传染病患者.实习带教工作有其独特性,护生初到传染科往往感到难以适应.作为传染科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解决护生(护士临床实习生)实习中的问题,做好护生的临床带教、提高护生的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的能力,是带教的关键.现将传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与实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崔英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通过讨论对由于脑卒中而导致偏瘫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所产生的效果,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从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的80例脑卒中而导致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另一组为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采用分级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分级比较表明,两组患者上下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的康复护理对于偏瘫的脑卒中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偏瘫患者中推广.

    作者:喻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合理应用

    本论述了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钙制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在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黄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乙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乙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56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乙型糖尿病患者,其中A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有19例,B组:给予调整饮食和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及其他降糖药物治疗有21例,C组:给予运动、饮食调整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有16例,观察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几乎无明显改变,与A、B组相比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乙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重点是早期干预,定期对老年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早期采取运动、饮食调整和合理的药物辅助治疗,对早期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愈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米娜娃古丽·阿不来提;帕丽旦·吾甫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脑卒中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小脑卒中(包括小脑梗死和小脑出血)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高小脑卒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入院的小脑卒中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在住院过程中将其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结果 共有16例小脑梗死和2例小脑出血病人误诊为后循环缺血.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与医生对小脑卒中的认识不足、临床体格检查不仔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快以及未及时行头颅CT、MRI检查有关.结论 提高对小脑卒中的认识、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头颅CT、MRI检查是减少小脑卒中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关键.

    作者:周伟;张艳玲;蒋存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天门市居民∕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居民/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相关知识,了解现状,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3个乡镇,每乡镇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每行政村调查15岁以上人群不少于50人;每乡镇抽查中学和小学各一所,每校1-2个班级,每校不少于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居民对疟疾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9%,中小学生知晓率为52.43%.结论 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仍需加强,居民及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均有待提高.

    作者:张莉华;吴明雄;杨爱菊;何赤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标准化病人及其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的进展

    标准化病人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到护理教学领域,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了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引进及发展.对标准化病人的特点、护理教学中实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王烨;马秀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46例采用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其余34例均为拒绝单用抗病毒药物和自愿采用本法治疗患者标记为实验组,给予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3个月/疗程.结果 实验组在肝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91.2%)亦强于对照组(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会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危险因素评估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危险因素及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36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36例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发病危险因素中,母体因素有6例(16.66%),非母体因素有30例(83.33%).结论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有诸多危险因素,做好相关评估有利于做好充分的产前检查和产后预防工作,保障围生期的孕妇和新生儿健康,大程度地减少低血糖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左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臭氧液冲洗阴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臭氧液冲洗阴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而对改良组中的患者进行臭氧液冲洗阴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共有37例,占94.87%,而治疗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共有39例,占100.00%,即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的疗效,且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结论 在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臭氧液冲洗阴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治疗意义,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图尔妮萨罕·喀斯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主动脉瘤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是腹主动脉壁的扩张膨出,为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数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一般位于肾动脉远端.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达8.8%.腹主动脉瘤如出现破裂出血一般后果很严重,死亡率高达80-90%.因瘤体较小者也可能出现急性破裂出血,故腹主动脉瘤未破裂时原则上应行择期手术.1991年Parodi首先开展了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1],随着介入技术的进展,作为一新兴的治疗方法,其对于治疗尚无破裂征象的腹主动脉瘤有着显著的疗效,且手术风险较小,但介入术后的护理不同于一般术后护理,现将我院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芳;蒋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准妈妈的安全用药

    在怀孕期间孕妇都希望自己的胎儿为健康的胎儿,很多的孕妇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在孕期进行各项预防,尤其是在怀孕期间应用药物治疗方面,特别关注.所有人都知道在怀孕期间应当慎重应用药物,其会对胎儿有一定的作用.笔者对准妈妈的安全用药情况进行阐述,总结如下.

    作者:李申娟;王希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对应用超声刀技术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400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刀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超声刀技术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青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咽喉反流3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2010年9月-2011年9月间来我院治疗咽喉反流的患者,随机抽取30例,其中男患者有18例,对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共同治疗,将患者平均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对于A组患者雷贝拉唑治疗,对于B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于C组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共同对患者作用治疗,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显效率为70%,B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60%,C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的显效为90%,C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前两组患者.结论 通过利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咽喉反流与两种药物分别单独治疗咽喉反流的效果对比,能有效地减轻患的临床患病症状,使患者早日减轻痛苦康复出院.

    作者:梅余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ALT干片式生化分析仪检测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ALT干片式生化分析仪检测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9月-2011年11月无偿献血者50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采用ALT干片式生化分析仪检测,实验组给予ALT干片式生化分析仪检测,观察对比两组不合格率.结果 通过复检结果,实验组血液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ALT干片式生化分析仪检测在无偿献血中应用能够降低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报废,值得应用.

    作者:李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分析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在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及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骨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对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以及防治的意义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病例87例以及同期健康儿8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展开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佝偻病组BALP检测阳性率为90.8%,健康组BALP检测阳性率为15.0%.显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P检测对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陆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