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杨森;杨晓英
目的 检测survivin和癌胚基因cripto-1(CR-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CR-1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C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结论 survivin、CR-1在乳腺癌中表达呈正相关,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各自的作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12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治疗组患者口服金鸡片,于月经来潮第一天服用,每天3次,每次6片.结果 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120例患者均得到痊愈,治愈率为100%.结论 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病进行临床观察,可指导临床用药与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覃连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本文主要就采用超短波这一辅助技术应用于正畸牙齿等口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终为在临床实践上运用这一技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 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牙齿变为拥挤状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畸形患者需要做牙齿减数的治疗纠正牙的畸形,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患者,对照组同样为20例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需要在右上的尖牙处置于超短波的磁场的中心,每天采用超短波治疗30分钟左右,隔一日再测量右上第二个尖牙颊的尖顶和在患者口腔的右上尖牙距离,治疗时间为27天.结果 早期前21天二组牙畸形患者的牙齿移动速度没有发生显著差异,第21天之后,实验组的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结论 通过超短波的治疗能够有效的加速畸形牙齿的移动速度,对人体的其他组织没有毒副作用,适用较症牙畸形的初戴矫治器患者,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虎治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病因和药物性治疗无效的老年获得性上睑下垂的不同手术方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的56例(72只眼)老年获得性上睑下垂患者,根据个性化特点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其中,额肌瓣悬吊术8例(12只眼),提上睑肌缩短联合睑板切除术13例(16只眼),单纯提上睑肌缩短术30例(36只眼),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5例(8只眼).结果 1只眼过矫,1只眼欠矫,3只眼回退,其余随访一年以上均疗效满意,外形美观,无并发症,满意率达93%.结论 依照老年获得性上睑下垂病因、年龄特点以及提上睑肌功能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能达到安全、可靠、满意的矫正效果.
作者:金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监测、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疗法的指导、行为矫正等教育,对比教育前后两组的我管理能力、情绪变化以及吸烟量变化.结果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可以明显稳定患者的情绪,患者吸烟量明显降低.结论 在糖尿病健康管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得到促进和发展,大限度实现人人享受保健的战略目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的管理费用.
作者:谢明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本人恩师米老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并查阅大量文献,提出哮喘缓解期患者存在肾虚体质的观点,并以补肾为基本原则治疗缓解期的哮喘患者.本人通过对36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和450例不患哮喘的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证实了恩师的观点,认为以补肾为治疗大法才是哮喘缓解期防治的关键.
作者:刘主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充分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规范医院护理应急工作,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成立以急诊急救为主要工作的机动护士组,经过系统培训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结果 一年时间科室申请机动护士53次,覆盖全院60%的护理单元,调配机动护士97人次,共计928天,为医院节省资金近10万元,使部分科室床护比由调配前的1:0.32上升至1:0.40,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成立机动护士组,能适应目前医疗和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缓解护理人力不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史红;王春利;魏永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6例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代偿性乙肝肝硬化的患者作为代偿性肝硬化组,另选取28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行空腹肝脏超声造影,观察两组参与者的肝脏形态、肝实质回声情况等.结果 健康对照组以及代偿性肝硬化组的肝静脉开始显影时间、肝脏通过时间及肝实质达峰值时间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造影无创、方便,是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早期诊断一种较灵敏的方法.
作者:金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7例及同期体检人员52例分别为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使其有可比性.检查两组成员血浆总胆固醇及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血浆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5.61±0.48)mmol/L和(4.66±0.70)mmol/L,对照组分别为(4.37±0.41)mmol/L和(4.82±0.67)mmol/L.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通过红细胞胆固醇荧光测定法可以较为准确、客观、灵敏地反应冠心病患者的血胆固醇变化.
作者:刘汝胜;席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CT与MRI的影像特点,比较两者在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经病理证实和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痊愈的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溶骨性、虫蚀状、碎骨片状骨质破坏伴有硬化,椎旁软组织中见砂粒样钙化,冷脓肿形成,椎间隙变窄,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椎骨质破坏,破坏区周围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型等.结论 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MRI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病变范围的确定方面要明显优于CT,而CT在显示死骨和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作者:李明鉴;王国栋;谢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探讨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为小儿进行输液的案例,从中抽取80例对其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小儿在输液过程中为其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为小儿输液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与其沟通的技巧,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输液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实验组患者治疗比对照组更顺利.结论 在为小儿进行静脉输液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沟通技巧可以促进小儿在输液的时候,护理人员有效的进行穿刺,提高护理人员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胥常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行青霉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53例患儿中,治愈了32例,20例好转,1例无效;对照组的53例,共治愈了21例,25例好转,7例无效.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具有临床疗效良好的特点,可推广使用.
作者:刘桂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测定对桥本甲状腺炎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1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TGAb、TPOAb含量,并将两者作一对比分析.结果 桥本甲状腺炎疾病患者血清中TGAb、TPOAb含量和阳性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P<0.05).结论 TGAb、TPOAb检测对桥本甲状腺腺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天美;张咏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液现已或成为需中长期输液病人的重要输液通路之一,应广泛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的建立等方面.还有极大的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导管不宜脱出液体流速不受患者的体位影响,避免化疗药物外渗保留时间长,经常应用于一些穿刺静脉条件差,体表静脉破坏多或需快速大量补液的病人.
作者:斯琴格日乐;尚辉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近年来,肾结石发病机制有所变化,过去多形成于膀胱内,现在则主要出现在肾区,且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肾结石成分不定、形成原因多样,因此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腺癌的术后随访通常以视诊、触诊、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为主,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乳腺摄影、CT、MRI及放射性核素全身扫描[1].原发性乳腺癌的10年内复发以及转移率高达35%[2],早期诊断复发或转移灶对及时进行治疗及评估预后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以鉴别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和肿瘤复发病灶.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18F-FDG PET/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作者:朴永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慢性咳嗽患者吸入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观察.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咳嗽标准的患者,首先测定基础肺功能再吸入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结果 236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阳性者110例,占试验人数46.6%.结论 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是变态反应性哮喘的特异性检查方法之一,对长期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激发试验有助于确认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及顺利完成,密切观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秀萍;崔丽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患侧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方法 采用3年时间分别对我院36例乳腺癌患者做好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术后各项常规护理.结果 经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36例乳腺癌患者中33例行改良根治术,3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乳腺癌发病率高,术后采取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对帮助乳腺癌患者较好地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继红;王绚茗;殷世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规范手术患者交接流程,规范术前、术后交接各个环节的内容和步骤,明确交接人员职责,使每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记可查,严格监督实施手术交接过程质控,提高了手术患者交接的安全性和效率,保证手术质量安全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实施期间无手术交接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从85.2%提高到96.8%.
作者:周带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半年来,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及全县妇幼专干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各项妇幼卫生信息的上报内容.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下面对全县2012年上半年报表的各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1 孕产妇保健情况2012年上半年全县孕产妇总数1871人,产妇1161人,流产6人,外出2人,遗留孕妇数702人,出生总数1169人,活产数1153人(非农业户籍活产174人,农业户籍活产979人),死胎数10人,死产数6人,早期新生儿死亡6人(围产儿死亡22人,率为18.82%),产妇建卡人数1142人,率为98.36%,产妇产前检查人数1142人,率为99.05%,孕早期产前检查人数993人,率为86.12%,产后访视数1150人,率为99.74%,产妇系统管理数970人,率为84.13%,住院分娩活产数1032人,率为89.51%,剖宫产数208人,率为18.04%,农业户籍住院分娩活产数858人,率为87.64%,新法接生活产数为1134人,率为98.35%.高危孕产妇数301人,管理301人,率为100.00%,高危产妇数247人,高危产妇住院分娩243人,率为98.38%.孕产妇死亡数2人,率为173.46/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数2人,率为1.73%,新生儿破伤风死亡1人,率为0.87%.
作者:陈玉萍;友碧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