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黎健茗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
摘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通过手术利用人工生物材料替代与重建病损的髋关节,以缓解症状、消除疼痛,改善及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种治疗手段[1].本文介绍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通过我们认真、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科学的功能锻炼,从了解到掌握,循序渐进,无-例发生并发症和人工假体断裂或脱位,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成功,为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做了良好的开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HRZS/6HR方案对原发耐药肺结核病人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应用3HRZS/6HR方案对患有原发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患有原发耐药肺结核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3HRZS/6HR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肺结核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情改善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肺结核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3HRZS/6HR方案对患有原发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旭峡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2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T检查临床表现,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本组128例患者经检查确诊继发性肺结核(III型)79例,结核性胸膜炎(IV型)35例,原发性肺结核(I型)1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2例.CT检查表现为结核渗出性病灶者83例,表现为结核增殖性病灶者15例,表现为结核干酪性病灶者7例,表现为结核性空洞者19例,表现为结核纤维化及钙化病灶者4例,占3.2%.CT检查可较准确反映结核病灶范围、类型及病情程度.结论 CT检查对肺结核的早期及分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临床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刘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心理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11月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2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46例;对照组痊愈19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4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龙玉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孕6-10周需终止妊娠的孕妇200例,其中100例为观察组,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麻醉药物下行人工流产术.观察2组镇痛效果、宫颈内口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宫颈内口松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O1);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优,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防范

    作为医院高危科室,产科的助产人员肩负母婴安全与健康的重任.助产的要求高、变化快,存有较大风险,任何微小疏忽都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当前社会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特别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对助产工作的要求更高,也引发产房的管理者对于安全助产管理这一项工作高度的重视.文章针对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管理防范措施,从而提升助产的安全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减少纠纷,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唐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保留迷走神经的胃癌根治术的研究现状

    现在全球发生胃癌疾病的几率比较高,在我国此疾病的发生率已经在恶性肿瘤中排在第2位[1],此疾病的死亡率也很高,为比较重症疾病.而外科手术治疗一直是治疗胃癌的基石.随着技术及治疗的不断更新,现今患者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得到了明显地上升[2-4],患者疾病得到控制.

    作者:李涛;曲日初;李胜;房学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警惕替硝唑所致的双硫仑样反应

    替硝唑与甲硝唑同属于硝基咪唑类,对原虫(溶组织阿米巴、阴道滴虫等)和厌氧菌有良好的活性,且对阿米巴和贾兰第虫的作用优于甲硝唑,且副作用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对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所致的双硫仑样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对于替硝唑所致的双硫仑样反应却缺乏足够的认识.现就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3例替硝唑所致的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付斌;刘全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影响的分析

    目的 分析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的并发症.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第二产程实行剖宫产患者5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第一产程实行剖宫产患者100例进行临床比较分析,观察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第二产程实行剖宫产比第一产程实行剖宫产对母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危害更大.结论 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应严密观察第一产程产程,掌握剖宫产时机,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母婴的并发症.

    作者:宋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宫腔镜下子宫壁间内突肌瘤电切术60例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妇科良性肿瘤的52%,在30-50岁妇女中,其患病率可达70-80%,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常用的方法.宫腔镜下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不开腹,恢复快,出院早,并发症少,无远期后遗症,可保留生育功能等诸多优越性.对粘膜下肌瘤IV型(实为壁间子宫肌瘤),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长,出血相对多.我院自2009年始,对粘膜下肌瘤IV型进行宫腔镜电切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世敏;朱敏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脂肪肝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4%-5%.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甚至15%时,就被称为脂肪肝.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是在做B超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

    作者:郑志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4例股骨髁间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股骨髁间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24例股骨髁间骨折合并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恢复情况,优19例,占79.17%;良3例,占12.50%;差2例,占8.33%.讨论 在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并韧带损伤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并给予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大鹏;邢元丽;王旭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WH01999年诊断标准,2011年1-1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按住院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依帕司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疗程均为8周.测定2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 依帕司他可有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李和祥;张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与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与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8例,随机性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4例患者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对其实施基础护理,通过对其使用焦虑量表、并发症情况来评估两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焦虑情绪与病情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病情与情绪进行对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B超配合临床治疗5288例妇女子宫后倾位所引起腰背部疼痛的探讨

    采用B型超声仪配合临床监测子宫位置和形态是目前科学而不使妇女痛苦的唯一可靠方法.尤其是能够以它高灵敏度和有效定位子宫的全方位置.其检测方法简单迅速,即对妇女无损害而准确性还极高.笔者在三年中对16218位妇女病检查和普查总结中发现;其中5288例妇女均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后倾和倾斜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隐疼和各种疼痛等.根据各种倾斜和各种疼痛程度的不同,采用B超配合临床分段给以不同程度的人工复位治疗,均受到了满意的效果.B超配合临床做人工复位术在目前为优选方法.在5288例中做人工复位法的有4392人,占发病数量的83.06%,治愈率已达87.81%.由此可见,B超引导临床采用人工复位法来治疗子宫后倾所引起腰背部疼痛的方法是可以采取和推广的.

    作者:郑洪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包头市2010-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包头市12个月龄儿童常规基础免疫接种情况,来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平衡开展.方法 利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值)、比值(R)值等方法,对包头市2010-2011年度12个月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5种疫苗累计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通过比较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两者的差距计算差值(D),评价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D值显示:2010-2011年BCG、OPV、DPT为不可信,MV、HepB为可信.通过比较各疫苗间的应种人数计算比值(R).R值显示:3BCG/OPV、3BCG/DPT、3BCG/HepB为可信,2010年3MV/OPV、3MV/DPT3、MV/HepB为不可信,2011年3MV/OPV、3MV/DPT3、MV/HepB为可信.结论 通过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注重对免疫规划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水平.

    作者:侯飞;李海;刘洪钢;李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 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选择90例急性牙髓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66.7%,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显效率46.4%,总有效率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黄立萍;王向阳;张建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新生儿肺炎生理病理结构实施精心护理方案

    自胎儿出生至二十八天,称新生儿期.由于分娩过程的影响,生活环境的骤然改变,在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中,新生儿各系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另外,由于家长护理知识匮乏,喂养不当,导致在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发生呛奶,溢奶现象,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处理措施,形成了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由于新生儿在解剖、生理、心理、病理等方面和年长儿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超越年长龄组,尤其是新生儿肺炎.因此强化护理工作中,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视,即时解决快出现的病变的问题.做好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工作.现将我科总结的新生儿肺炎护理经验,具体阐述如下.

    作者:刘淑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分析

    目的 探讨有效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确保手术室拥有一个良好的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方法 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保证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明确护理管理目标、量化考核制度、合理地安排时间.结果 在经过科学的措施使得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确保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结论 有效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不仅可以使患者护理效果得到大大提升,还可以提高整个医院的综合水平.

    作者:华安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本文就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后,探讨该方法对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方法 我院187例精神病患者运用医学心理知识,根据不同病患的心理特点,通过对其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与疏导.结果 187例精神病患者在运用心理护理方法后,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其精神症状得到极大地缓解,同时对自知力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结论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保持相对稳定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避免病情复发,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22例输尿管中段结石的超声诊断分析

    结石为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输尿管又为比较高发的位置,此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很严重的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很大.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可了解患者的疾病,到达诊断效果.但是此项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尤其是造影剂有过敏的患者,为此项检查的禁忌症.超声检查却可避免此缺点,其对患者没有任何影响,且诊断率也比较高,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22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以探讨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及诊断符合率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殷朴;王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